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站在历史拐点的史思明
 / 子

安禄山有安禄山的宿命,史思明有史思明的宿命,在特殊的历史大背景下,他们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至德二载(757)正月初六,大燕皇帝安禄山于洛阳被儿子安庆绪、丞相严庄和宦官李猪儿给联手干掉了。之后,安庆绪成为了大燕王朝的皇帝继续与唐军作战。

这是安史之乱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身在范阳的史思明突然发现,自己的地位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

以前他是安禄山的下属,只管执行命令带兵打仗就行了,但现在,他不仅有范阳的基地,还有安禄山多年积累、打包存放于范阳的财富助力,更重要的是,他史思明的个人能力完全在安庆绪之上。

为什么要给安庆绪打工,凭啥?

安禄山在实力膨胀到一定程度与唐朝唱起了对台戏,史思明在后安禄山时代也成为叛军中的实力派想要自立门户。人呀,此一时彼一时,当他手里掌握的资源足够多时,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就会不一样,这是人性,也是规律。

再说,军阀的本质是强人政治,当那个凭借个人威望和能力管理团队的猛人退出之后,底下那些有能力、有实力的小弟根本不会对强人的子孙做他们的上级这件事服气,叫板是迟早的事。

对,能力、实力、个人威望才是军阀的标配

将这一规律演绎得最淋漓尽致的是五代十国,几乎每一个王朝都在循环上演藩镇反噬朝廷的戏份:

李从珂不服李从厚、石敬瑭不服李从珂、刘知远不服石重贵、刘承祐对坐镇邺都的郭威极其不放心、赵匡胤在柴荣驾崩之后直接就将其幼子柴宗训赶下了皇位...

没办法,这是外重内轻产生的必然结果,史思明本质上也是安禄山手底的一个强藩而已

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军阀和他们手底下的将士粘合力特别强,安禄山有他的嫡系,史思明肯定也有他的基本盘。

这在唐军中也是正常现象。当唐肃宗准备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召回长安时,朔方军死活不肯让郭子仪离开,郭子仪还是以送朝廷使者为借口才悄悄离开的。接任的兵马元帅兼朔方节度使李光弼上任时竟然白天不敢进门,而是选择在夜里悄悄上任,怕的就是郭子仪的军队不认他。

▲郭子仪极得人心

图源/剧照

接着,李光弼通过斩杀郭子仪的心腹将领张用济之后才迅速稳住了郭子仪的部众,从而指挥这些人与史思明作战。

可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将士们只对他们的直属节度使表示忠诚,当这个核心人物退出之后,人心马上就变了。

再说,安庆绪当时是从洛阳逃到了邺城,是以虎落平阳的模式接受安禄山的盘子,史思明就更瞧不上这位公子哥了。

所以呀,史思明的独立是必然。

但当时的他绝对是有多重选项的:要么继续接受安庆绪的领导、要么自己单干、要么归顺朝廷、要么和北方的契丹联手一起与大唐作对

是的,史思明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选择都会深度影响历史。

相信当时的史思明面对这道多选题时一定是一个头两个大,最终,安庆绪帮他作出了选择。

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安庆绪派遣大将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带着五千精兵前往范阳,理由是征兵。史思明马上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他允许这两人在范阳征兵就等于是承认了安庆绪对自己的领导,但代价却是,安庆绪迟早要完蛋,史思明肯定会被连带。

▲安庆绪根本不具备驾驭局势的能力

图源/剧照

最终,史思明在判官耿仁智的提醒下选择认清形势,投降唐朝。

史思明通过酒局拿下阿史那承庆之后就派遣部将窦子昂带上降表以所部十三郡八万人的名义向唐朝投降。同时,云州的高秀岩也跟着史思明的脚步选择了朝廷。

唐肃宗当然高兴,在欣然接受了史思明的降表之后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同时,也给了史思明七个儿子职位不等的官职。

马上,朝廷就享受到了史思明投降带来的红利,唐朝从太原通过井陉顺利进入河北地区,安庆绪的辖区很快就缩水到只剩下相州。

但此时,大唐系统的弊端马上又显露出来了,大唐群臣对史思明是极度不信任,都给皇帝建言献策如何除掉对方。

没办法,史思明控制着范阳,他的儿子史朝义是冀州刺史,同时,他的两位心腹还担任着恒州刺史和博州刺史,加上河北的许多将士都和史思明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简直就一个再版的安禄山,唐朝怎能放心?

以前的唐朝是如何挤压安禄山的,现在这些压力都聚焦在了史思明身上。唐朝节度使一旦强大到可以叫板朝廷的程度,肯定会受到打压,而结果一般都是身死。

这是唐朝的传统,不管是宫廷政变还是别的形式的内斗,一般都会见血

是的,史思明也有了和安禄山当年一样的烦恼。

当然,事情还没有发展到最坏的地步,但李光弼很快就送上了助攻,他建议肃宗皇帝策反史思明手底的乌承恩和阿史那承庆,让这两个人干掉史思明。

可惜,这个阴谋被史思明得知,双反的矛盾一下子就发展到了就要开战的地步。

史思明明白,到了这时,他只能硬着头皮复制安禄山的老路。在唐军眼看就要吃掉安庆绪的关键时刻,史思明出手了。

乾元元年(758)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攻克了魏州,歼灭守军三万人。

次年(759)正月初一,史思明于魏州称王,自称大圣燕王

三月初六,唐军九路节度使步骑一共六十万与史思明的五万精兵大战于安阳河附近,结果是,唐军神奇战败,史思明彻底在河北站稳。

▲唐军大败

图源/剧照

没办法,唐军战斗力本来就不如边军,再加上唐军是九路节度使的势力拼凑出来的,更要命的是肃宗又没有设立大元帅统一指挥而是让一位太监行使自己的权力,被史思明以少胜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打仗有时候人多并不是优势

接着,史思明将安庆绪斩首完成了对河北势力的整合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安史之乱由安禄山时代转化到了史思明时代

四月初,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

战争的时间线被人为拉长。

其实吧,史思明的叛乱是必然,肃宗的失误是在拿下安庆绪之前就对史思明动手,结果让史思明抓住机会完成了对河北的再次整合。

对,有些事是注定要发生的,但节奏完全可以人为把控,肃宗明显不是一个好的操盘手。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安禄山的困局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氏家族文化之郭氏历史名人(续二)
每天了解一个人——郭子仪 平定安史之乱,千古功臣
历史上最有可能灭掉大唐的武将竟是个大忠臣!
话说隋唐六十八
UC头条:安史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郭子仪又是如何平定安史之乱?
叛军内讧不断,朝廷兵多将广,大唐为何花了八年才平定安史之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