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元763年,大唐已不再是那个大唐
 / 子

安史之乱是一把刀,将大唐拦腰斩为两段,前半段的大唐是盛世的巅峰,世界性帝国,后半段的大唐只剩下苟活,被各种“疾病”所折磨。

是的,安史之乱深刻改变了大唐,包括经济、文化、组织架构、人文气质等各领域

先说组织架构——

安史之乱是由以安禄山、史思明为代表的节度使在与朝廷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给了大唐致命一击,但随着叛乱被平定,节度使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比之前更加严重,并最终成为灭亡唐朝的直接原因。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唐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又亲手培养了另一批节度使。

首先就是那批投降朝廷的叛军:薛嵩被任命为相、卫、邢、洺、贝、磁六州节度使;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

这些人以前都是叛军的中坚力量,只是迫于形势的发展不得不投降唐朝而已。而唐军也因为自身太过疲弱不能再继续陷入战争中还不得不重用这帮人,这帮人依然是唐王朝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并在未来发起了多次叛乱,泾源之变导致唐德宗逃离长安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也就是说,唐朝以高官厚禄收买了这帮人,本质上并没有解决问题

其次就是唐朝为了平定叛乱又新设立的一批节度使。战争刚开始,玄宗就迫不及待地设立了河南节度使,以张介然为首任节度使。

这是唐王朝首次于内陆设立节度使,直接改变了唐朝的权力格局,外重内轻的局面不断加剧,逐渐失控。

在叛军兵围长安时,玄宗又于荆州的山南地区设立了节度使辖区,以永王李璘为山南节度使。

▲唐玄宗大打节度使这张牌

图源/剧照

截至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的这一年,大唐的藩镇数量是三十四路,分别为:

北庭、安西、河西、卢龙军、陇右、西川(剑南西)、东川(剑南东)、朔方、河东、福建(威武军)、平卢淄青、淮西(彰武军)、汴宋(宣武军)、泽潞(昭义军)、淮南、河中(护国军)、山南东(忠义军)、荆南、振武军、浙江西(镇海军)、浙东(义胜军)、宁国军、江西(镇南军)、保义军、靖难军、同华(同州或华州)、武昌军、凤翔(兴平军)、保大军、义成军、成德军、相卫、天雄军、山南西。

可以看出,此时的藩镇已经从边疆地区延伸至内陆,甚至国都所在的关中地区,大唐事实上是被这三十四路藩镇给瓜分了。而事实又是,安史之乱之前,大唐的藩镇也不过才十路,且集中在边疆地区。此后,皇帝治理大唐的手段只剩下在这些藩镇之间合纵连横。

大唐天子成为了当年的周天子,诸侯们对于皇帝的态度完全是由心情决定。

更重要的是,皇帝和藩镇之间完全没有了信任可言,这就加速了朝廷和藩镇之间的疏离。

上元元年(760)十一月,肃宗皇帝为了除掉宋州刺史刘展,于是假意任命刘展为江淮都统,然后又私下命令在任的江淮都统李峘在刘展上任的半道将其截杀。

呵呵,皇帝为了处理一个藩镇竟然要绕这么大的弯子,可见此时的大唐天子已经完全变质,由以前的说一不二到现在的扭扭捏捏。

结果是,肃宗此举直接激起了刘展的造反,淮河流域烽火狼烟。安史之乱的战火没有延伸至淮河流域,大唐内部的叛乱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虽然刘展被杀,但此事结束之后大唐的武将们却突然发现,他们其实也和刘展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皇帝联手其他节度使给搞掉了,即使他们有战功。

于是,为了保住性命,节度使们不仅将军队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还进一步将自己的辖区发展为世袭的格局。

本来节度使的权力就已经大的没边,如今他们又打了世袭这张牌,大唐彻底成为了遍地割据的局面。而且,这些节度使们还私下签订了协议,实施互保的战略,只要哪一方受到朝廷的打击,他们就会联合行动。

朝廷更没辙了。

关于皇帝与节度使们之间的不信任还表现在两件事上: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李光弼根本不敢离开自己的军队,最终抑郁而终;同样有巨大战功的仆固怀恩竟然被逼反了;代宗皇帝为了整死坐镇襄阳的来瑱竟然让宦官程元振诬告来瑱谋反,直接将其给整死了

这就更加让藩镇们意识到,一定要牢牢将军队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要世袭。

大唐君臣互不信任,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安史之乱后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

▲李光弼根本不敢离开军中

图源/剧照

同时,宦官集团也在安史之乱中强势崛起。因为,皇帝对官僚集团、武将群体、宗室都不信任,于是就让宦官代表自己监军,结果导致了宦官集团在大唐的迅速崛起,甚至发展到了后期可以废立皇帝的恐怖地步。

是的,大唐最后就是被藩镇和宦官这两个群体联合给送上不归路的

还有,安史之乱也导致唐朝的财政系统彻底崩溃,经济崩溃又进一步导致了内部起义不断:

上元二年(761)四月二十八日,梓州刺史段子璋于四川造反,在击败东川节度使李奂之后,他自称梁王,改元黄龙;
宝应元年(762)二月,河东地区的将士们造了河东节度使邓景山的反;
同年,南方的台州地区也发生了叛乱;

...

除了内乱,外患也是不断——

回纥人以帮助大唐平定叛乱的名义来中原抢劫就不说了。看着大唐这座大厦慢慢倾覆,周边的党项、奴剌等边疆民族都来趁火打劫,进攻大唐的边境。

当然,最剧烈的还是吐蕃对大唐的打击。

▲吐蕃一直是大唐的外患

图源/剧照

广德元年(763)七月,一支吐蕃军队突然出现在甘肃地区,他们来势凶猛迅速就攻克了河西、陇右,关中震动。

更离谱的是,宦官程元振竟然将消息给隐瞒了下来,并最终导致长安城被吐蕃兵攻破代宗皇帝仓促出逃的结果。

虽然吐蕃最后撤军,但大唐不仅再一次丢脸、经济损失之外,还失去了川西的松州、维州、保州等地。

大唐天子简直丧到家了。

可以说,自安史之乱后,大唐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之所以还存在了那么长时间完全是因为,藩镇之间还需要进行角逐,等朱温扫荡群雄之后,大唐只剩灭亡。

更重要的是,自安史之乱后,大唐人的精气神也再也找不回了:诗歌再也没有了李白那样的大气;着装也逐渐显得臃肿

大唐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大唐。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大唐的太监之祸,始于安史之乱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最后的守护者———神策军
大唐中后期的支柱神策军,是怎样堕落的?
大唐如此繁荣,为何都城长安屡被外敌攻破?致命弱点在哪?
看似昏君的唐代宗李豫是不是大唐中期后期最有作为的皇帝
“安史之乱”遗留的癌细胞:宦官掌兵与藩镇割据
神策军,从拱卫皇权到倾轧皇权,最后跟随大唐日落九世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