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朝北伐为何总不能成功?
 / 子

南朝在地理、人口、经济、武备等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虽然屡次发动收复失地的北伐战争,但都折戟沉沙,根本原因还是实力问题。

理论上来说,以东晋为代表的南朝是华夏文化的正统,不仅继承了华夏数千年积累的文化优势,在生产方式上也是碾压五胡的节奏,但有时所谓的优势反而是束缚个人、团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用现实验证了北伐这条路到底有多难走。归根结底还是,南朝在多条赛道上都不如北朝。

首先,南朝人口不如北朝

永嘉南渡,北方门阀加流民虽然使南方人口瞬间呈现爆炸式增长,但在当时的交通和经济条件下,能在南方安家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呆在了北方。

先来看一组数据: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刘宋的户口数是九十余万,人口四百六十余万;北朝北周大象年间,北方的户口数为三百五十余万,人口为九百万。

可见,北方在人口方面长期高于南方。而人口又是赋税、兵源的直接来源,人口不占优势的南朝肯定会在兵力、财力两条赛道上长期输于北方。

更重要的是,南方在不断的内斗(士庶之争)、改朝换代(东晋、宋齐梁陈)以及农民起义(孙恩、卢循之乱)中人口被不断消耗,到最后只剩被北朝兼并的命运。

其次就是经济。

北朝虽然经过了五胡十六国的蹂躏,但黄河流域毕竟开发得比较早,有足够的积累,那些没有去南方的世家和百姓们继续在故土上维持着经济上的优势。而南朝虽然有北方人带来的先进生产力,但普及还得需要一个过程,再加上南方有大量的少数民族部落,比如,山越,他们拒绝被汉文明同化,所以,南朝在经济上一直落后于北方。

打仗就是打钱,南朝在经济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肯定不能维持与北朝的长期战争。

再说技术层面——

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在战斗力上始终对农耕民族是降维打击,而北朝又基本脱胎于游牧民族,所以,战斗力自然是碾压南朝的存在。

▲骑兵是北朝的优势

图源/剧照

北朝军事有这么几方面的优势:胡人善于骑射;游牧民族因为长期的射猎习惯组织严密;北朝的军队大多擅长搞侦查,能迅速做到知己知彼

也就是说,北朝将士在素质和战斗力两个维度都是碾压南朝的节奏

再加上北方盛产牛马,不仅能源源不断地给军队提供优良战马,大量的牛马更能给北朝提供粮草物资运输方面的便利。

而南朝因为地理原因限制,战马严重缺乏,这在冷兵器时代一下子就被放在了弱势地位。北朝的骑兵优势对南朝将士武力、心理两个层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更重要的是,因为牛马的严重缺乏,南朝在北伐时粮草辎重的运输往往成了掣肘前方战事的重要因素。南朝在北伐时,对于物资运输只能选择水路,但这根本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比如,刘裕北伐时,为了能使粮草顺利运输到北方,这位战神竟然亲自来干粮草督运这件事。而且,北方的将士常常因为粮草不能及时运输到北方而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是的,从敌人手中抢物资、自己动手收割北方的粮食、在北方民众中搞众筹是北伐将士的常规操作

说实话,这样的后勤模式是很难支撑南朝打持久战的。南朝多少猛人都是吃了物资短缺的亏从而功亏一篑的。

这个问题,桓温看到了,因此他强烈建议迁都洛阳,以洛阳为跳板作为北伐的前沿阵地,本质上就是为了消弭运输上的短板。

但在世族门阀已经在南方站稳脚跟的情况下,桓温建议迁都的想法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

是的,没有人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然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做物质方面的积累

再加上南方政权被世族门阀所控制,朝廷本不能以皇室的权威来操盘这件事。而且,还有一点桓温没想到,那就是,迁都这样大的动作也需要后勤的强大支持,东晋是没有这个实力来操盘这个事的。

其次,南朝也存在地理上的短板。历史上操盘北伐这件事只有朱元璋一人成功就已经说明,北伐成功纯属概率事件。因为,从地理层面来看,北伐属于逆势操作,而北朝的南征却属于顺势而为,占据地理的优势俯冲南方

所以,从地理层面来看,南朝也不具备北伐的优势。

再说人心——

说实话,桓温、刘裕这些猛人对于北伐的难度以及成功概率心里肯定是非常清楚,而他们之所以坚持北伐就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以强化自己的权威,进而改朝换代。

对于桓温的心理,王猛看得是倍清楚,所以他才会选择跟随苻坚。

▲桓温北伐纯粹是面子工程

图源/剧照

至于刘裕呢,虽然他气吞万里,成功灭掉南燕和后秦,但在刘穆之病逝之后还是迅速南归,导致其在北方取得的成果迅速就归零。

这就说明,刘裕的心思也在南方,北伐更多是他为改朝换代积累军功和威望的操作

而且,当年的北方人在南方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又复制了他们山水田园诗词歌赋般的生活模式,没人愿意去战场上拼命。

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希望南朝和北朝维持划江而治的对峙局面,各过各的日子。实际上就是不想被打扰。

而王羲之的态度也是南方世族的共同心理。

对于北方人来说,在时间的作用以及胡人汉化的大趋势下他们的民族意识不断淡化,与南朝的离心力也越来越强,南朝北伐时北方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情况很少发生。

也就是说,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他们都已经习惯了眼下的生活,并不希望大的改变

▲世族已经在南方彻底躺平

图源/剧照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活力:南朝暮气沉沉,北方朝气蓬勃

南朝因为复制了西晋的组织架构以及生活方式,所以,西晋王朝暮气沉沉、尚清谈、不务实的基因也被南朝继承。

想想,西晋开国就是一套老机器,南朝的机器配置和当年的西晋王朝是一样的。再加上士庶的鸿沟越裂越大,南朝在退化的路上是越走越远。

相反,北方因为都是新建的王朝,在从游牧民族到农耕民族的过渡中,五胡也在迅速进化,不断迭代,他们在士气和活力上势必在南朝之上。

是的,一个雄心勃勃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在交锋的那一刻,胜负就已经决定

再加上北方的胡汉融合以及不断迭代更新,北朝已经总结出了最先进的治理经验,远远地将开着老车的南朝甩在了身后。

对,就是说,北朝是将胡人和汉人的优势整合之后形成的新势力,当这种优势转化到战场上时,南朝根本就不是对手。

所以,不管是哪个层面,南朝都是落后于北朝的存在,北伐也就很难成功,混一天下的重任也就只能交给北朝来完成。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从北齐皇室的胡化看北魏王朝的失败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伐,到底难在哪里?
历史上为什么北方常常统一南方,而南方很少统一北方?
东晋篇 · 什么?琅琊王带着大批人口跑啦!「中国通史笔记」1.50
桓温,介于英雄与枭雄之间
科举到底是为了什么才产生的?真的是选拔人...
东晋十六国时期帝位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