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说周世宗没有忠臣?
 / 子

北宋皇帝对于太祖开国始终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每个人都将“本朝不戮一人而得天下”这句话挂在嘴边,但谁信?

事实是,赵匡胤建立宋朝不仅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就是陈桥兵变的过程也充满了变数,赵匡胤是险胜。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三,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消息扔进了正在早朝的后周庙堂,现场瞬间就炸了:

以尚书左仆射范质为代表的文官集团除了紧张就是无奈,范质甚至将尚书右仆射王溥的手都抓出了血;而此时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却是二话不说就出了门准备组织军队,抵抗赵匡胤的叛军。

韩通比谁都明白一个事实:朝廷与叛军的胜负将由谁先控制汴梁城所决定,韩通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收拢士卒,迅速控制外城、内城和皇城。

是的,只要控制了汴梁城,将赵匡胤阻隔于城外,那么就会给勤王大军争取到时间,因为,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都是后周的忠臣。

而且,只要形势对朝廷有利,坐镇魏博的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也会以外戚的身份前来勤王。周世宗去世前之所以立符彦卿的女儿为皇后就是为这一天准备的。

同时,像前殿前都点检张永德这样的人也会站朝廷的队,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

对,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过,站在历史拐点的人做选择时从来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为考量的,谁更有前途,他们就倒向谁。再加上范质这样宰相级别的人物,文官集团肯定也会跟着韩通走。

只要韩通控制了汴京,那么立刻就会整合忠于后周的内部力量来抗衡赵匡胤集团

但现实却是,赵匡胤出征时已经将殿前司和侍卫司集体搬运拉到陈桥驿去了,就是侍卫司中剩下的人也都在第一时间离开了侍卫司这个敏感之地或者直接站了赵匡胤的队,充作内应。

没办法,韩通虽然是侍卫司事实上的控制者,但侍卫司早就被赵匡胤是全面渗透——

作为侍卫司三号人物的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韩令坤已经于显德六年(959)冬天前往了河北重镇成德,现在来看,韩令坤事实上是帮助赵匡胤控制河北去了;分别担任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的高怀德和担任步军都指挥使的张令铎此时正簇拥着赵匡胤向汴梁城赶来。

直到这一刻,韩通才感觉到了无力,感觉到了之前的自己确实愚钝。儿子韩徽早就劝他要防备赵匡胤,可自己总是被赵匡胤的表演给骗了过去。就是在赵匡胤出征前和韩通告别的酒宴上,韩徽已经埋伏了杀手,可那时的韩通依然相信赵匡胤的忠诚从而制止了儿子的行为。

同样被赵匡胤的表演所骗的还有,宰相范质。殿中侍御史郑起早就公开反对赵匡胤并致信范质,要严加防范赵匡胤。右拾遗杨徽之甚至公开扬言:“赵匡胤在禁军中的根基太深了,不应该再担任禁军将领。”

▲赵匡胤  图源/剧照

可范质却在批准赵匡胤带兵出征这件事上是绝对信任。只能说,文官确实单纯,赵匡胤的演技也是影帝级别的。

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韩通迅速聚集了数百名将士准备从东边的左掖门出皇城,但却遭到了埋伏在此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的冲杀,韩通顿时就丧失了一百多人的兵力。

正是石守信截杀韩通的这一过程给赵匡胤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在陈桥门的守军不给开门的情况下赵匡胤又迅速奔向了封邱门,由于封邱门士兵选择站赵匡胤的队,叛军才得以顺利进入外城。

在进入内城的过程中,由于望春门的守军在站队问题上出现了犹豫,赵匡胤也不纠缠,直接就舍弃望春门进而向南奔去,准备从仁和门入城。由于殿前都虞侯王审琦早就在此接应,赵匡胤得以顺利进入内城。

可见,汴京城中的守军并不是都选择站赵匡胤的队,而赵匡胤同样明白他是在与时间赛跑。因此,在从陈桥驿狂奔四十里地来到汴京城外时他依然是在人困马乏的情况下在各门之间辗转,根本不敢做任何纠缠,只求尽早顺利入城。

复盘赵匡胤入城的过程,他是在外城东边的陈桥门不得进入的情况下又转而从西边的封邱门入城,在进入内城的过程中他又舍弃近在咫尺的内城北三门不入而绕道东边城墙。在东边的望春门态度不明确的时候他又迅速折道东南的仁和门从而顺利进入内城。

足足绕着半个开封城来了一场马拉松。可见赵匡胤对控制汴京城的急切心理。

是的,时间才是决定此后历史走向的重要因素,赵匡胤跑赢了。

就是在进入皇城的过程中,赵匡胤依然遭遇了抵抗,当叛军到达宣祐门时,守城将士不仅不给赵匡胤开门,反而用弓弩来招呼叛军。

赵匡胤只得奔左掖门而去,在那里,他得到了石守信的接应才得以顺利进入皇城。至此,陈桥兵变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石守信  图源/剧照

而在宣祐门抵抗叛军的两位卒长在听闻消息后直接选择自杀,为后周、为世宗殉了葬,毅然决然。

谁说后周没有忠臣,谁说周世宗没有个人魅力?

接着,韩通也做了后周的殉葬者。在皇城左掖门遭到石守信的攻击之后,韩通又接着去了赵匡胤家属的藏身地定力院,由于寺内住持的特意保护,韩通并没有发现赵匡胤的家属,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韩通只能跑回了家里。

是的,既然忠国已经没有希望,也只能守护家人

但在回家的路上,韩通却遭到了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的截杀,韩通被杀,接着,王彦昇又杀进了韩通家里,将韩通老婆、长子韩徽、连同其他两个儿子一并杀死,韩家仅有韩通三岁的幼子和四个女儿幸免于难。

谁说没有屠戮一人?

而且,后来的李筠和李重进在起兵失败之后也是全家自杀的结局,全是血。

是的,和所有改朝换代者一样,赵匡胤的江山也是以杀戮所得,只是覆盖范围控制在最小罢了。再加上赵匡胤运气比较好,成功控制了汴京,从而控制了全天下。

但即使他凭借武力取得了江山,但依然有人对他表示不服,在赵匡胤接受后周小皇帝柴宗训禅位时,翰林学士王著就站出来大哭,表示强烈思念周世宗,赵匡胤还生生就没有脾气。

对,周世宗还是有个人魅力的,只不过,这种人格魅力并不能对历史的走向产生多大的影响,但世宗能够有这样一群拥趸也够了。

▲周世宗  图源/剧照

所以,赵宋官家嘴上虽然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是险胜,而且绝对是建立在牺牲一部分人的基础之上的。

北宋初年,赵匡胤驾临开宝寺,在看到墙上有韩通父子的画像时,赵匡胤立刻变脸,要求马上铲除。

韩通,从此也消失于主流历史中。

最后再说说韩通这个人——

韩通属于后周王朝创业者的角色,当年曾经跟着周太祖郭威南征北战,并参与了世宗柴荣后来发动的一系列战事,功勋卓著。

当韩通已经在江湖扬名并成为郭威的左膀右臂时,赵匡胤还只是一个低级校尉。也就是说,韩通在后周军界的威望是高于赵匡胤的

而且,韩通在别的领域也有建树,世宗改造汴梁城时,原计划三年的工期,韩通半年时间就给搞定了。

在世宗英年驾崩之后,韩通和赵匡胤一样,都是辅政的角色,区别只是,赵匡胤后来变了心。

史书,应该给韩通留下一席之地。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能被司马光点赞的皇帝,绝对是个猛人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荣作为一代明君,为啥不提防赵匡胤造反?
韩通908—96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又称作“韩瞠眼”,后周将领。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在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屡建奇功,官至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柴荣驾崩后,赵匡胤发动
柴荣去世,赵匡胤篡位,短短半年时间里,后周内部经历了什么?
柴荣就没有留下一些心腹忠臣吗?为什么赵匡胤如此轻易就得手了?
后周最后的忠臣韩通:士为知己者死
从“杯酒释兵权”说起,聊聊宋朝是如何杜绝“军将作大下克上”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