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斗争的本质是等待
 / 子

交易的本质是等待,同理,斗争的本质也是等待,谁先出招谁先暴露,然后被对方抓住机会反杀。

公元683年十二月初四,唐高宗李治驾崩,皇太子李显继位。当李显坐上皇位之后,他才猛然发现,自己和当年父皇初即位时面对的局面一样,就是个傀儡:

李治当年被太尉长孙无忌所代表的关陇集团是完全孤立,如今的李显被太后加宰相的组合是全面压制

是的,宰相裴炎是李治遗诏中唯一的顾命大臣,太后武则天更是凭借先皇“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遗命接手了帝国的大部分业务。

更重要的是,裴炎由于自身实力不足,为了坐稳宰相之位就全面倒向了太后武则天,将相权和女主进行绑定。宰相和太后联手,皇帝李显马上就感觉到了泰山压顶般的压力。

尤其是,李显还未登基,裴炎就已经先出牌了,他上书太后:“太子未即位,未应宣敕,有要速处分,望宣天后令于中书、门下施行。”

裴炎的中心意思就一点,让太后摄政。明显的不将李显当回事。

有了朝臣的表态,有了高宗皇帝的遗命,武则天就可以合法地做起帝国的掌门人。而且,宰相裴炎还将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迁到了他所负责的中书省。

宰相和太后都是大包大揽,留给皇帝李显的就只剩下垂拱而治签字盖章了。

但李显明显是一个有追求的皇帝,要的是实至名归,于是,他迅速就打出了外戚这张牌。

嗣圣元年(684),李显提拔皇后韦氏的父亲普州参军韦玄贞为豫州刺史,以左散骑常侍杜陵韦弘敏为太府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显的认知是,太后没有娘家势力的助力,自己完全可以扶持皇后韦氏的家族为新的外戚势力来架空太后,同时制衡朝臣。

这是两汉皇帝的常规打法,联合外戚制衡朝臣,以新的外戚势力压制旧的外戚势力。李治当年也是想打外戚这张牌压制舅舅长孙无忌,结果是王皇后的舅舅柳奭非常干脆地就站了长孙无忌的队,他在无奈之下,只能打武则天这张牌。

按照宫廷斗争的规律,李显的做法没毛病,只是他过于低估了对手的实力,而且操之过急。

为了全面压制裴炎,李显就准备进一步提拔岳父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但裴炎却是坚决反对,李显直接是暴怒:“朕就是将整个天下给了韦玄贞那又如何,不过就是一个侍中而已。”

结果是,武则天马上就联合宰相裴炎废掉了李显,改立相王李旦为皇帝。李显才做了五十五天的皇帝就不得不以庐陵王的身份被发配往房州。

废掉李显是朝臣们的共同意志

图源/网络

复盘李显的失败,实力不足是他的致命短板,急于夺权是他政治的不成熟

李显登基后,朝堂被宰相裴炎所控制,后宫被太后武则天所掌控,而且两者都有合法的身份,裴炎是顾命大臣,太后有先皇让其摄政的遗命。而李显则只有皇帝的空头名号。

这个时候,李显最成熟的做法就是,等待,完全服从于既有体系,然后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完了再向对手开炮。

看看汉文帝当年的做法,他在进入长安之后是完全将权力下放给了丞相陈平和周勃,自己则按照“垂拱而治”的剧本本分出演自己的角色,而且,就连丞相周勃下朝,汉文帝都是一路目送的节奏,将自己低到了尘埃里。

这就让功臣派产生一种错觉,这个皇帝选对了。

怎么说呢,人在势弱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主动示弱,然后在暗中积累力量为将来的逆风翻盘做准备。

汉文帝在一边示弱的同时已经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通过举贤良方正将贾谊等一大批地方精英吸收了进来以稀释功臣派对朝臣的垄断。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之后,汉文帝已经初步在长安站稳了脚跟,并培养起了自己的基本盘,然后就是出台列侯之国的政策将丞相周勃赶回了封地。

周勃被踢出中枢之后,汉文帝就已经基本掌控了长安政局,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指挥帝国的运转。

可见,汉文帝制胜的法宝就是:示弱、等待

李治当年对待长孙无忌也是如此——舅舅要立李忠为皇太子,他同意;舅舅通过房遗爱谋反案大肆打击政敌,他也默认并予以配合;舅舅要杀皇兄吴王李恪,他虽然流着泪不忍,但还是同意了...

只要是长孙无忌的决定,李治看都不看就是签字盖章。完了就是漫长的等待与准备的过程。

众所周知,李治后来是将武则天引入后宫作为打手,然后联合以李义府、许敬宗为代表的出身寒门的大臣,并将作为关东士族和军界的代表李勣拉入了阵营,最后才打赢了这场针对权臣的战争。

这是一场持久战,从永徽元年(650)一直持续到显庆四年(659),李治用了九年的时间才彻底剿灭了长孙无忌集团的势力。

怎么说呢,一个政治势力他不是一天两天成长起来的,自然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清理出局。在这场针对权臣的战争中,李治和当年汉文帝的做法是一样的:

示弱、等待

说白了就是忍。

其实汉文帝和李治还都算幸运,通过长时间的等待和准备积累了一定的势能并最终打败了权臣,但汉宣帝面对的却是一个经营了汉武帝、汉昭帝两朝,势力可以强大到废立皇帝地步让他感到如芒刺在背的霍氏集团。

为了保住皇位和生命,汉宣帝就只能将忍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一直将霍光熬死才出手的。

可见,博弈的本质就是等待,当合适的机会没有出现之前就必须得忍。为什么佛家总是强调让人修忍辱功,这其实就是智慧,是斗争的规律。

不按规律办事的人,注定只能被淘汰出局

李显的失败就是太急了。本质来说,朝廷的蛋糕是一定的,而李显一上来就想将韦氏外戚塞进来,而且还是重要位置,这其实就是在公然抢食的节奏,大臣们肯定有意见。

如果说,皇帝的权威可以允许他如此,那李显的行为绝对没毛病,但李显初即位面对的其实是宰相和太后的全面围堵,他只能老老实实地扮演垂拱而治的角色。然后表面上配合表演,暗地里开始积蓄自己的力量。

但李显一上来就忽略了时间这个重要元素,而且是公然提拔韦氏外戚的节奏,马上就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而且,你说你提拔也就算了,还非要说什么“将整个天下都给老丈人都无所谓”的话,这不是故意给裴炎和老妈废掉自己的理由吗?

他这刚出牌就将自己给暴露了,完了还给了对方攻击他的理由。

再说,你就算想培植自己的势力也要从既有势力中搞合纵呀,就像李治当年联合寒门大臣和山东士族一样。政治斗争的本质就是,联合一派势力打击另一派,你得有自己的盟友

可李显倒好,既不联合既有势力,而且还是大肆提拔韦氏外戚抢食朝臣蛋糕的节奏。朝臣们肯定会问:“韦玄贞是谁呀,一个七品的参军也配当宰相?”

分分钟就站队了裴炎和太后。

可以说,废掉皇帝李显是朝臣们的共同意志,武则天和裴炎只是顺势而为而已。而李显在被废的时候还天真地问了一句:“我何罪?”

呵呵,确实没罪,你只是抢食了朝臣和太后的蛋糕而已。

从这就可以看出李显政治的幼稚,既没有忍辱的功夫,又错判了形势。武则天虽然没有武氏外戚作为支撑,但她有大量出身寒门的朝臣的支持。从公元660年开始,武则天就协助高宗李治处理朝政,在660年到683年这二十四年的时间区间内,武则天提拔了大量寒门子弟进入各个岗位。

寒门是武则天的基本盘

图源/网络

这就是她能够打太后摄政这张牌的有力支撑。何况先帝还给了她摄政的合法权力。

可以说,李显既不是宰相的对手,也不是太后的对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演出,然后等待。在等待的岁月中,他可以选择培养自己的势力,联合既有势力,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再向太后亮剑,也可以选择将太后熬死,不过就是周期长点。

但李显明显忽略了时间在博弈中的重要作用,急于出招只能是置自己于死地的节奏。

所以呀,李显被废一点也不冤。

和他同样没有耐心的还有当年的海昏侯。霍光虽然表面上说他在二十七天内干了一千多件荒唐事,但本质原因还是,刘贺急于出招,将朝廷的高职、列侯都分配给了他的昌邑旧臣,抢食了以霍光为代表的朝臣的蛋糕。

当时,朝臣们是一致同意,废掉刘贺,刘贺属于自己作死。

本来他可以参考汉文帝的模板耐心等待,结果他却急于求成自不量力向霍光宣战,失败也就一点也不奇怪。倒是接棒的汉宣帝参考了汉文帝的案例,耐心等待,一直将霍光给熬死才出手。

所以,刘贺和李显被废都是因为不能耐心等待。只是李显比较幸运,后来又被立为了太子成功复位,但这毕竟属于概率事件。

怎么说呢,一个不能等待急于求成的人是不可能干成大事的。本质来说,这类人都是想跳过忍耐的过程直接拿到结果。

这本来就是违反客观规律的行为。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元朝之亡,大体如此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史里的唐高宗李治到底有多厉害?
武则天当年称帝的苦衷:当太后很失败,队友太坑,只能下场自己拼
刚继位55天的李显,到底说错了什么,就被武则天抓住把柄,从皇位上赶了下来?
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男人可以倚仗,就不会有女皇帝武则天
唐高宗到底是不是傀儡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