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周王朝,终于唐隆政变
 / 子

神龙政变标志着武周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武氏的标签只是由宗亲转换为外戚而已,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权力以及在帝国的话语权。武周的残余势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还要等到唐隆政变,那才是武周王朝的终结期。

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帝国爆发了震惊天下的神龙政变,以张柬之、桓彦范等五臣为首的朝臣以军事政变的形式强势给女皇武则天时代、给武周王朝按下了暂停键。

但皇权虽然回到了李唐皇族的手中,可武氏此后依然长期、深度影响着帝国政局,其影响力一直从武则天太后摄政的684年延长到唐中宗李显驾崩的710年。

为了淡化五臣的功劳,使其不能以恢复社稷之功架空皇权,李显在刚即位的时候并没有急着更改国号,而是继续以武周王朝的继承人自居,他监国后前往武氏宗庙向武周列祖列宗汇报即将即位的事就是具体表现。

也就是说,李显以顺势继承女皇的皇权才更具合法性,而依靠政变夺位不仅合法性被打了折扣,还会被五臣以拥立之功和恢复社稷之功给架空

直到二月初四,李显才在各方的压力下将国号改为唐。可更改国号并不能改变李显要保留武周基因的决心,因为,他需要用武氏来制衡以五臣为代表的功臣派和相王集团、太平公主势力。相王和太平不仅本身势力庞大,凭借神龙政变功劳的加持更是直接威胁皇权的存在。为什么李显要给太平开府治事的特权,要立相王李旦为皇太弟,就是忌惮这两方势力的表现。

所以,不管是出于合法性的需要,还是制衡五臣、相王、太平三方势力的考虑,李显都必须联合武氏,打造李武并存的政治格局。

很快,武三思就走进了李显的核心圈层,深度影响着李显的各项决策。不久,李显还任命武三思为司空并拜相,任命武攸暨为司徒并将其由安定王改封为定王。虽然武三思和武攸暨迫于压力很快辞去司徒和司空的职位,但李显还是给他们佩戴上了“开府仪同三司”的标签,还是宰相,拥有绝对的权力。

本质来说,中宗开局还是外戚政治

在武三思的密集性打击下,以张柬之为代表的五臣先是被以封王的方式明升暗降夺取了实际权力,接着又将他们贬谪到边地,完了就是残杀的终局,彻底终结了五臣势力。

当然,五臣留下的权力空白肯定会由武三思来填补,武三思在李显时代不仅成为武氏的领头羊,更恢复了武氏往日的风光。为了突出帝国的武周基因,武三思还建议李显全面恢复武周时期的政治路线。

武氏,再次成为主角之一。

武三思当时甚至口出狂言:“我不知道好人和坏人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但我有我的标准,那些站我队的人都是好人,与我为敌的都是恶人。”

就差将自己的野心标注在脸上了。

武三思的权势在中宗朝得以延伸

图源/剧照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趋炎附势的人,尤其是政治场上。随着武三思的水涨船高,一部分朝臣也顺着风向以最快的速度站了武三思的队,包括兵部尚书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太傅卿纪处讷、鸿胪卿甘元柬...除了这些人的站队,武三思还有所谓的“五狗”,分别为御史中丞周利贞、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作为他在朝堂中打击异己的武器。

武三思以武氏外戚的身份经营起了一个以武氏为核心、以武周旧臣为中坚、以攀附武氏的朝臣为外围的庞大势力,开始左右着帝国的政局。

神龙三年(707),李显又下令重建武周的太庙崇恩庙,并恢复武士彟陵墓昊陵的称号,完全以武周王朝继任者的身份自居。

李显的所有动作都指向四个字:唐周一体

一方面是强调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淡化神龙政变的历史作用,一方面是继续整合武周遗留资源来打压相王和太平公主势力。

作为武周势力的代表,武三思的权势还会继续攀升。

武三思对李显时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动员武氏的力量将卫王李重俊扶上了太子之位,通过拥立皇太子之功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权威,将武氏的权势延伸到了下一代身上。就像当年的长孙无忌将陈王李忠运作到太子的位置上一样,就是想将长孙家的权势延伸到李治百年之后的二代身上。

长孙无忌是外戚,武三思也是外戚,这两人打的其实是一张牌,通过控制储君,将外戚专权的格局延伸到下一代身上

为了进一步控制太子,武三思还建议李显让儿子武崇训和杨慎交充当太子宾客,作为自己链接东宫的联络人。

结果是,李重俊根本就不吃武三思那一套,在武氏和李氏之间,李重俊果断选了李唐本位,站到了武三思的对立面。

武三思肯定不能容忍李重俊的背叛,于是就联合女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对李重俊发起了密集性的攻击,安乐公主甚至还闹着要当皇太女。就连宫内势力的上官婉儿也将自己与武三思深度绑定,以起草诏书的权力处处针对太子。

上官婉儿也站了武三思的队

图源/剧照

都说大唐的储君是高危职业,几乎没有顺利继位的太子,如今的李重俊正在亲身验证附着在储君身上的魔咒。

面对女主和外戚的攻击,李重俊在不能得到皇权支持的情况下就只能铤而走险,以军事政变来干掉政敌。神龙三年(707)七月初六,李重俊率领李多祚、李思冲等人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震惊天下的景龙政变。

由于李重俊能力和实力都极其有限,最终还是在玄武门下一败涂地,在逃往终南山的过程中被属下所杀。

储君成为了外戚专权的牺牲品。

这里多说一点,李显是通过有意扶持武氏和韦后来制衡相王和太平公主势力,但武氏和韦氏也有坐大的风险,也需要来制衡,这个时候东宫就是一张很好的牌,李显完全可以利用李重俊的力量来压制武氏和韦氏的肆意扩张。

这样,三驾马车互相制衡,谁都不能坐大,皇权反而会更加稳固。

可惜,李显的平衡术玩得确实不怎么样,不仅要承受新一轮政变的惊吓,还失去了一个儿子,最终让帝国的政局走向失衡。

由于武三思和武崇训父子被李重俊所杀,武氏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就站队了韦后势力。为了完全吸收武氏残余势力,韦后又将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延秀。景龙二年(708)十一月十一,安乐公主与武延秀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次日,李显任命女婿武延秀为太常卿,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衔,改封恒国公,赐实封五百户。

此前的武氏是独立的一股势力,如今在武三思被杀的情况下被迫融入了韦后势力,韦后不仅在景龙政变中毫发无伤,反而还通过吸收武氏的残余势力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已经成为威胁皇权的存在。

和当年的武则天一样,当手中的牌足够多的时候,个人的欲望也就会外溢,韦后自然也想复制婆婆当年的女皇路。具体表现就是,韦后先是在景龙政变之后被上顺天翊圣皇后的尊号,接着又在景龙三年(709)十一月十三日于长安南郊举行的祭天大典上充当亚献。

当年,武则天就是通过在泰山封禅仪式上充当亚献夺了大臣手中的祭祀权,从此一路高歌,如今韦后只是在复制婆婆当年的做法。

当然,祥瑞自然也不能缺。韦后裙子上出现五色祥云就是其一手设计的祥瑞事件。

但此时的韦后还必须得深度依赖李显的皇权,因为,她既没有武则天当年的顺势,又有太平公主和相王这样庞大的对手,根本不具备更进一步的条件。她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李显的皇权将镇国太平公主和安国相王的势力给摧毁,完了才具备太后摄政进而成为下一个女皇的可能。

只是,韦后还没将计划落地,中宗李显就于景龙四年(710)六月初二驾崩,享年55岁。

李显驾崩,韦后马上就与太平公主和相王势力是狭路相逢。最终,相王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以天降猛男的神勇姿态发动政变将韦氏、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给诛杀,夺取了朝政的主导权。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的总指挥是临淄王李隆基

图源/网络

作为韦后势力延伸的武氏也在此次政变中被扫荡殆尽。此时,帝国肌体中的武周基因才被彻底剔除,天下才完全回归李唐。

等于说,唐隆政变不仅清除了韦后的女主势力和韦氏外戚,更进一步清洗了武氏外戚,彻底将权力收归李唐宗室所有。

武氏外戚终究没有走出被权力更迭快速洗牌的命运,女皇改朝换代和李显的重用只是让他们的生存周期稍微长了点而已。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永不衰弱的外戚势力,除非他们玩改朝换代。为什么武氏极力想接手女皇的江山,原因就在这里。

事实证明,李唐王朝每一次的权力更迭和利益重置都必须得通过血腥的政变来完成

唐隆政变虽然剔除了外戚势力,但女人问鼎皇权的历史惯性并没有被刹住,大唐还得再来一次政变才能完成利益重置。

下一次退场的人就是太平公主了。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元朝之亡,大体如此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中宗邀请武三思跟皇后私通,是政治谋略,是战术性绿帽|文史宴
东汉中后期皇权为何衰落?"外戚干政与宦官擅权"埋下祸根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
“神龙政变”是多此一举,还是意义重大?背后又牵扯了哪些缘由?
在大唐,如何成功发动一场政变?
安南外重内亲导致宦官外戚接连作乱 神棍冒充皇子造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