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蹲守故宫6年,公务员拍下30000张绝美「故宫证件照」

好消息!故宫开园了~

前段时间故宫因为工作需要暂停开放11天,可急坏了「宫外」的游客们。

注:想浏览故宫的朋友注意了,故宫10月2号开放,只能线上购票哦

就在大家惋惜无缘得见故宫美景时,一套磅礴大气的故宫「证件照」却突然火了:

朱红色的宫墙绵延不尽,鎏金琉璃瓦飞檐入云;

天地被利落的线条切割,岁月掀开尘封的新篇章;

宫苑深深,草色入帘,

亭台楼阁,花鸟虫鱼;

四时美景,尽收眼底;

春花秋月,风雷雨雪,

故宫十二时辰有一千种风情。

历史风云朝夕变幻,

唯有建筑静守家国。

任时光匆匆流去,

在石板上刻下痕迹。

镜头里有千秋百代繁华,

也有朝朝暮暮情深。

只恨史书的册页太薄,

载不下这堂堂宫苑的流光溢彩。

褪去拥挤熙攘的人潮,

隔绝纷扰喧嚣的尘世,

这些图片构图精巧,画面澄净,

每个角落都有诗意的风景。

步下森严皇权的阶级神坛,

镜头下的巍巍故宫,

保留了盛世风骨,暗藏明清气韵,

屹立天地之间,静观岁月变迁。

是恢宏的史诗,也是无字的典籍,

故宫这本石刻木雕的庞大「史书」,

也有了温暖鲜活的生命。

可少有人知道,如此惊艳世人的照片竟是出自河南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民警苏唐诗之手!

而在这些美图刷爆朋友圈之前,他已经用镜头默默守护了故宫长达6年之久,留下了30000张精美珍贵的故宫影像。

其中的部分图片收编成册《看见,不一样的故宫》,业界赞他是「小城巨匠」,还被故宫前网红院长单霁翔「翻牌」作序:

「我被眼前这些有关故宫的照片所打动……虽然尚未谋面,但已惺惺相惜……

在他的镜头下,寒来暑往,四季交替,诉说着穿越百年的厚重与静美,让我们看到了故宫的静谧、优雅与庄严,感受到了这座伟大建筑蕴含的匠心与温度……」

翻看着苏唐诗的作品集,很难想象,他最初只是个半路出家的「发烧友」。

进入公务系统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后,他在2006年买了第一部数码相机。

在刑警队,他常常背着相机勘查案件现场,后来分管公安宣传,也跟拍基层民警的工作生活日常。

那时候他拍自然界的风光、巍峨壮阔的古建、也拍温婉精致的花草,人间百态的市井。

2014年他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参加了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没想到在百万人中获了奖,一举夺得「十佳古建筑摄影师」称号。

曾经漫不经心走马观花,原来中华大地还有这么多辉煌灿烂的遗产等待发掘。

从此他开始把镜头对准了泱泱华夏的千年古建筑,摄影创作灵感一发不可收拾。

离家近点儿的山陕甘会馆,

为了蹲守最佳的天气和光线,

他不厌其烦连续10次开车前往,

赫赫有名的武当山,

为了抓拍到道士与道观的最佳角度,

他可以在角落里蹲一整个小时,

按下无数次快门;

他去云南楚雄看风雨洗刷檐角,

去承德行宫看苍山落日照拂城楼,

也去五台山看如洗碧空下的飞檐。

他发现中国古建筑遵循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互动和谐,蕴含在横平竖直架构里的稳重和秩序,和自己公安工作中追求的公平、秩序、和谐,其实异曲同工。

而集结中华民族古建筑智慧的故宫博物院,也成了他心心念念的朝圣之地。

于是他带着相机,以游客的视角,利用节假日,6年间「进宫」40多次,几乎踏遍了每一个角落的风景。

「每次来了我就借宿在北京的朋友家里,6点钟就起床出发,转四趟地铁,去晚了游客多,就拍不成了。」

春天的杏花哪一株最早冒头,

盛夏的莲池哪里的最美,

故宫的一草一木他心里门儿清;

等到秋天银杏染黄宫墙,

他满故宫「扫街」,

自己造一个金色的天地。

四季美景各不相同,最拼运气的是故宫的雪。

为了拍到故宫最美的雪景,他蹲守每天的天气预报,

有一次逆着春运的大潮,买了无座车票一路站了5个多小时来到了北京。

当小雪如约而至,纷纷扬扬洒在宫苑之间,那一刻的欣喜若狂瞬间抵消了等待的漫长焦急。

也有人质疑:三天两头进宫,莫不是家里有矿?

去一趟故宫路费加门票,乱七八糟要小一千,他把比赛挣的奖金全搭进去了。

为了方便拍照,他还买了故宫的年票:「300块能去十次呢。」

按下快门只需要半秒钟,一幅作品的问世却凝结着作者看不见的汗水。

但苏唐诗从来没觉得辛苦:「我想拍的故宫,是老百姓都可以看得到的故宫,是大家旅游时忽略了的故宫。」

就这么走着,拍着,一晃眼就拍了6年。

金碧辉煌的宫墙,斑驳参差的檐角,榫卯错落,斗拱相连,雨雪风霜里,花开花落间,千年岁月缓缓流淌。

王朝更迭的兴衰,民族历史的沧桑,化作一张张隽永的影像,供后人收藏品味,留下浓墨重彩的珍贵记忆。

感谢他用普通的摄影器材,踩着普通观众的脚印,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示出这样一座属于人民的故宫博物院。

苏唐诗说:「我对古建筑的影像记录,不仅仅是简单的摄影创作,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古建筑文化,树立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从而传承民族血脉。」

是呀,我们之所以一次次为画面里的绝美古建筑倾倒,不仅仅醉心于精巧的亭台楼阁、鱼虫花鸟,而是因为这些风花雪月的背后,藏着一个民族的风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唐诗:小城摄影师的大情怀
苏唐诗:晋北古建筑巡礼
拍故宫不是只有角楼!每一张都收藏级印刷品质
故宫别样之美
故宫暂停对外开放!他蹲守6年,拍下30000张照片一夜刷屏……
在故宫潜伏7年,他拍下281张照片,每一张都一眼万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