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州市中心医院王泽敏主治医师:长期血透导管从阻碍到通畅:DSA下球囊破坏纤维鞘后换管

王泽敏

特邀

- 温州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 肾内科工作多年,擅长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脏病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王先生是一位多年来依赖长期血透治疗的患者,但最近,他面临着一个令他异常着急的问题——长期血透导管的流量下降。这个问题让他的血透变得异常困难,也威胁到了他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长期血透导管是尿毒症患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那些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而言。然而,经常忽视的是,导管的健康和畅通对于透析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纤维鞘导致的长期血透导管问题,并介绍DSA下球囊破坏纤维鞘后的导管更换,以及更换后的注意事项。

病例特点

  1. 患者73岁,已婚。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年,未服用药物,否认糖尿病史、心脏病史、脑血管疾病史、肺部疾病史、肝病史。

  2. 患者12年余前在当地体检发现血肌酐升高(具体不详),无呼吸费力,无肉眼血尿,无解泡沫尿等不适当时未予重视未行治疗。近年来不定期监测肾功能,自诉血肌酐逐渐上升。

    - 于2017-09-06至2017-10-13期间收住我科,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于9.19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后行腹膜透析治疗,过程顺利,好转出院。

    - 出院常规腹透门诊随访,半年前因“右侧腹股沟疝伴嵌顿”,于我院胃肠疝外科住院手术治疗,因肠管术后,无法行腹透治疗,遂行“右颈内长期血透导管置管术”,并开始行血透治疗。

    - 3月前血透时出现长期管血流量不佳,需溶管两次后方能行血透治疗,予以更换长期血透管后继续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现长期管流量仍欠佳,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拟“血透通路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病5期”收住入院。

查体:意识清楚,耳温36.5℃,脉搏80次/分,血压137/86mmHg,血氧饱和度96%,呼吸20次/分,慢性病容,颜面无浮肿,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脏杂音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外形平坦,见手术右下腹手术陈旧性癫痕长约2*3cm,腹壁紧张度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

完善相关检查后,予以DSA下更换长期血透导管。

DSA下股静脉置入6F鞘,沿导丝置入单弯到右锁骨下静脉造影见上腔静脉通畅(见图1),予以颈内置入导丝,沿导丝置入6F鞘,造影显示纤维鞘形成(见图2),于家属商议后决定行球囊破坏纤维蛋白鞘重新放置新导管,予以更换10F鞘后沿导丝置入8mm球囊,球囊至于导管功能段位置,予以加压破坏纤维鞘(见图3),再次造影显示纤维鞘破坏上腔静脉通畅(见图4),再予以右锁骨中线锁骨上约2cm处做一切口,向血管方向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贯通两个口,建立一皮下隧道,利用隧道针把双腔管引入隧道,固定卡夫的位置,接着利用扩张器扩张静脉,最后利用外套管撕裂法把双腔管置入右颈内静脉,回抽血流量可,透视下显示导管位置可(见图5),予以拔除原导管卡夫段,局部敷料包扎固定,操作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主诉,局部创口无渗血渗液。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讨论

按照《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2版)》建议:

3.5.2.1导管功能不良--纤维蛋白鞘/血栓的形成和处理:国外指南认为导管有效血流量小于300ml/min或者当血泵流速达到300 ml/min时动脉压小于-250mmHg(1mmHg=0.133kpa)和/或静脉压大于250mmHg,可判断出现导管功能不良。

鉴于国内患者体质量普遍低于国外患者,专家组认为中国人群中导管有效血流量小于200 ml/min,或者当血泵流速达到200 ml/min时动脉压小于-250 mmHg和/或静脉压大于 250mmHg,或者导管再循环大于 10%,或者特别低体质量的患者或儿童患者流量低于体质量4倍、无法达到充分性透析,可判断出现为导管功能不良。

纤维蛋白鞘和/或血栓形成是导管功能不良的最常见原因,良好的置管技术和理想的导管位置可以减少其发生率。采用适宜的封管技术亦有助于减少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

3.5.2.1.3更换失功能导管:如果多次溶栓无效或导管异位,可以更换新导管。可供选择的处理手术方法有:

①通过导丝更换导管,换新导管时,多数人认为导管顶端最好比原导管深入约 1~2cm。

②更换部位穿刺,放置新导管;

③球囊破坏纤维蛋白鞘重新放置新导管。

患者因尿毒症需要长期血透,因上肢血管条件差,暂未予以行动静脉内瘘术,长期血透导管为患者的唯一血透通路,此患者此前更换部位穿刺,放置新导管后流量仍不佳,考虑更换导管仍进入原纤维鞘,因此此次采用第三种方法球囊破坏纤维蛋白鞘重新放置新导管,破坏纤维鞘后置入导管流量可,效果较好。

纤维鞘对于长期血透导管的健康和功能具有潜在的危害。通过DSA下球囊破坏和导管更换,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透治疗效果。

然而,为了保持导管的畅通性和健康,患者和医疗团队需要密切合作,并采取适当的封管等预防措施来避免纤维鞘再次出现。长期血透导管的成功管理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提高血透治疗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透室医护必备!静脉导管最全知识点!
【慢阻肺·百问百答】—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如何吸氧?选低流量还是高流量,鼻导管还是面罩?
无泵的动静脉体外肺辅助系统治疗ARDS
主任提问:给慢阻肺患者吸氧需要低流量还是低浓度?
在家做氧疗,这几点要千万注意!
氧疗面面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