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庄子》精读笔记Vol005:《逍遥游》篇精读05

005

《庄子-逍遥游》精读05

→点此查看上一期:《庄子-逍遥游》精读04

原文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翻译

小的智慧无法理解大的智慧,小的寿命无法理解大的寿命。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菌无法理解一个月,蟪蛄无法理解一年,它们是小的寿命。楚国的南面有一株叫冥灵的树,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天,把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天;上古年代有一株叫大椿的树,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天,把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天;它们是大的寿命。然而彭祖如今凭借活得长久闻名于世,一般人和他去相比,不也太可悲了么!

注释

朝菌:朝生暮死的虫子。

晦朔: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晦,农历每月第一天为朔,晦朔代指一个月的时光。

蟪蛄: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

冥灵:传说中的神树。

大椿:传说中的神树。

彭祖:传说中人物,相传活了八百岁。

批解

庄子在上面通过对鲲鹏、蜩和学鸠的论述,阐述了他辩证的逍遥观点,给予我们非常多的深刻思考。其中有一点就是:鲲鹏、蜩和学鸠都可以看作是逍遥的,是一种尽性而为的逍遥。

但是,从另一角度,在庄子看来,鲲鹏、蜩和学鸠之间又存在区别,那就是蜩和学鸠无法理解鲲鹏高飞九万里南飞的行为。而从这个角度,庄子便引出了他下面要论述的小大之辩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是一个论点句,这句论点不是凭空给出的,而是在上文论述后给出的,于是便很好理解了。这里,蜩和学鸠,显然就是小知,鲲鹏就是大知。

那么,小年和大年呢?庄子为了说明这个概念,又给举例子了。举了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一些例子来对比。朝菌和蟪蛄在庄子笔下是小年,那么这两个到底是什么呢?

大芝也。天阴生粪上,见日则死,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终始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彪注

《淮南子·道应篇》引此,朝菌作朝秀。——郭庆藩《庄子集释》引王引之注

朝秀,朝生暮死之虫也,生水上,状似蚕蛾,一名孳母——高诱《淮南子注》

蟪蛄,寒蝉也,一名蝭蟧,春生夏死,夏生秋死。——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彪注

蟪蛄,蛁也。——《广雅》

关于蟪蛄,人们没有太大的争议,指的就是今天所说的蝉。但是对于朝菌则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朝菌是一种菌类,有人则认为它是一种昆虫。

按照庄子行文来看,庄子似乎在时刻注重类比,并且由于古人对真菌一类生物的概念还不明确,所以这里将朝菌理解为一种昆虫应该更加合理。这样,它与蟪蛄是同一类,都是寿命短的小虫子,是庄子笔下的小年。

晦朔春秋的用法一样:晦朔,分别指月末和月初的一天,合在一起指代一个月的时长;同样,春秋,分别指春季和秋季,合在一起指代一年的时长。

朝菌,是早晨生晚上死的小虫子,也就是说它顶多只能知道一天这样的时长概念,故而不可能理解一个月那么长的时间。同样,蟪蛄,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只能活一个季节,自然无法理解一年那样的时长。

冥灵大椿,并木名也,以叶生为春,以叶落为秋。冥灵生于楚之南,以二千岁为一年也。而言上古者,伏牺时也。大椿之木长于上古,以三万二千岁为一年也。——成玄英《庄子注疏》

冥灵,木名也。江南生,以叶生为春,叶落为秋。——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李颐注

大椿,木,一名橓。橓,木槿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彪注

冥灵大椿,都是树的名字,是庄子笔下的大年。冥灵,把人间的两千年当作一年,换言之,也就是人间过了两千年,对于冥灵而言,感觉才像过了一年一样。

大椿,就更加长寿了,人间过了三万二千年,它感觉才像过了一年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寿命一生最长也不过百来岁,自然是无法体会千万年寿命的感觉的。

所以,小年不及大年,作为小年的朝菌、蟪蛄无法理解一个月、一年的概念,同样,相对而言作为小年的人,也无法理解大年的冥灵和大椿,见识也自然无法赶上冥灵和大椿。

彭祖者,姓籛,名铿,帝颛顼之玄孙也。善养性,能调鼎,进雉羹于尧,尧封于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历夏经殷至周,年八百岁矣。——成玄英《庄子注疏》

彭祖讳铿,帝颛顼之玄孙,至殷末年,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遂往流沙之西,非寿终也。——葛洪《神仙传》

彭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活得很久的一个人,相传他活了七八百岁,尽管他活得寿命年岁各种说法不一,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都是很长久的了。

庄子在这里说完了小年的朝菌、蟪蛄和大年的冥灵、春秋,特别加了一个彭祖,实则是为了引出“不亦悲乎”的感慨。这里的“不亦悲乎”有两层含义。

其一,彭祖活了几百岁,而一般人通常活几十岁,顶多活一百来岁,这样的比较下,一般人羡慕彭祖长寿,小年相对于大年,故而会感到悲伤。

其二,一般人只知道彭祖活了几百岁,就羡慕渴望活到彭祖那样的年岁,但殊不知还有能活成千上万岁冥灵、大椿等,如此小知的一般人,无法理解甚至都无法知晓大知,更是可悲。

简论

在阐述小大之辩的时候,庄子先是提出“小知、大知”和“小年、大年”的概念,并通过举例来让人们形象理解这些概念。这样的化抽象概念为具体形象的方式,在庄子文本中时长出现,值得仔细体会和学习。

显然,在庄子笔下,小和大有着区别,小的无法理解大的,换今天常用的科幻的说法,也可以说就是:低维度的存在一定无法理解高维度的存在,这是一个必然现象,因为低维度的存在始终要受到他自身生存环境的局限。

跳出这里来思考:尽管低维度一定无法真正理解高维度,但是还是可以不断通过思想和主观精神的突破来试图理解高维度的存在。比如,人们一般只能活几十百来岁,无法直接体会千万年的感受,但是却完全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来了解千万年岁月的变迁。从这一点上,人们的主观精神和能动性给了人们可以试图不断接近无限的可能。

End

文字:含谦  图片:网络

林含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心理咨询师、通识学习爱好者,业余作者。忙来育人授业、谈心解惑,闲来读书治学、写文烹菜,愿陪你发现这世间未知的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逍遥游》
宋毅峰:《大哉庄子:未有知其修者》(五)
高考语文《逍遥游》情景默写||教师版与学生版(带原文及翻译)
心理漫谈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人都有时间局限
庄子学习心得——鲲鹏与蜩鸠之志,小大之辩孰是孰非!四
松颜读庄子:《逍遥游》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