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圆锥曲线专题解析3:焦点弦问题

圆锥曲线专题解析3:焦点弦问题

Ø方法导读

圆锥曲线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主要命题点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圆锥曲线中的弦长、弦中点、面积、定点、定值、最值、取值范围、存在性问题,综合性较强.从近三年高考情况来看,多考查直线与椭圆或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常与向量、圆等知识结合,难度较大.解题时,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同时注重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以及注重对运算能力的培养.在解题过程中常用到点差法、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等技巧,注意掌握.

如果圆锥曲线的一条弦所在的直线经过焦点,则称此弦为焦点弦.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涉及到离心率、直线斜率(或倾斜角)、定比分点(向量)、焦半径和焦点弦长等有关知识.焦点弦是圆锥曲线的“动脉神经”,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于一体,倍受命题人青睐,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频频亮相,题型多为小题且位置靠后属客观题中的压轴题,也有作为大题进行考查的.

Ø高考真题

【2018·全国I卷理·19】设椭圆

的右焦点为
,过
的直线
交于
,
两点,点M的坐标为
.

(1)当

轴垂直时,求直线
的方程;

(2)设

为坐标原点,证明:
.

Ø解题策略

【过程分析】

第一问,先求出椭圆

的右焦点
的坐标,由于
轴垂直,所以可求出直线
的方程,从而求出点
的坐标,再利用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即可求出直线
的方程;第二问,对直线
分三类讨论:当直线
轴重合时,直接求出
.当直线
轴垂直时,可直接证得
.当直线
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时,设
的方程为
,
,
,利用斜率公式表示出
,把直线
的方程代入椭圆
的方程,消去
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证明
,从而证得
.

【深入探究】

破解此类解析几何题的关键,一是“图形”引路,一般需画出大致图形,把已知条件翻译到图形中,利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或两点式,即可快速表示出方程;二是“转化”桥梁,即会把要证的两角相等,根据图形的特征,转化为斜率之间的关系,再把直线与椭圆的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斜率公式即可证得结论.

Ø解题过程

(1)由已知得

,
的方程为
.

由已知可得,点

的坐标为
,

所以

的方程为
.

(2)当

轴重合时,
.

轴垂直时,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
.

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时,设
的方程为
,
,
,

,
,直线
,
的斜率之和为
.

,
.

代入
.

所以

,
,

.

从而

,故
,
的倾斜角互补,所以
.

综上,

.

Ø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性质、焦点弦斜率问题,考查考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考查的核心素养是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对比2015年全国I卷理科数学第20题:

在直角坐标系

中,曲线
与直线
交于
,
两点.

(1)当

时,分别求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2)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当
变动时,总有
?说明理由.

2018年的全国I卷的第19题只是把2015年全国I卷的第20题的“抛物线”变为“椭圆”,仍然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两个交点的位置关系,都是“求方程”与“相交弦的斜率”问题,只是去掉了原来的是否存在型的外包装.在强调命题改革的今天,通过改编、创新等手段来赋予高考典型试题新的生命,这成为高考命题的一种新走向,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高考真题的训练,把握其实质,掌握其规律,规范其步骤,做到“胸中有高考真题”,那么我们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Ø拓展推广

1.圆锥曲线过焦点的所有弦中最短的弦

过焦点且与对称轴垂直的弦称为通径.

(1)椭圆

过焦点的最短弦为通径,长为
.

(2)双曲线

过焦点的最短弦为通径或实轴长,长为
.

注意:对于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双曲线,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3)抛物线

过焦点的最短弦为通径,长为
.

注意:对于焦点在

轴负半轴上,焦点在
轴上的抛物线,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2.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叫做圆锥曲线关于该点的焦半径,利用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很容易得到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1)椭圆的焦半径公式

①若

为椭圆
上任意一点,点
,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则
,
.

②若

为椭圆
上任意一点,点
,
分别为椭圆的上下焦点,则
,
.

(2)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①若

为双曲线
上任意一点,点
,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当点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时,则
,
;

当点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时,则
,
.

①若

为双曲线
上任意一点,点
,
分别为双曲线的上下焦点,

当点

在双曲线的下支上时,则
,
;

当点

在双曲线的上支上时,则
,
.

(3)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

①若

为抛物线
上任意一点,则
;

②若

为抛物线
上任意一点,则
;

③若

为抛物线
上任意一点,则
;

④若

为抛物线
上任意一点,则
.

3.圆锥曲线的焦点弦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为定值

(1)椭圆

的焦点弦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为常数,
(其中
).

(2)双曲线

的焦点弦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为常数,

当焦点弦的两个端点

,
在同支时,
;

,
在异支时,
(其中
).

注意:对于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双曲线,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3)抛物线的焦点弦的两个焦半径倒数之和为常数

(其中
).

涉及过焦点的弦的问题,可考虑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解.另外熟记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些重要结论,可以快速求解与焦点弦有关的最值或范围问题.

变式训练1

 如图,椭圆

的右焦点为
,过点
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两点,直线
轴相交于点
,点
在直线
上,且满足
轴.

(1)当直线

轴垂直时,求直线
的方程;

(2)证明:直线AM经过线段

的中点.

变式训练2

 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
与椭圆
的右焦点重合,抛物线
的动弦
过点
,过点
且垂直于弦
的直线交抛物线的准线于点
.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求

的最小值.

变式训练3

 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
,过
且斜率为
(
)的直线
交于
两点,
.

(1)求

的方程;

(2)求过点

且与
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变式训练4

 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过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
两点.

(1)若以

,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求抛物线
的标准方程;

(2)过

,
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
,
,证明:
,
的交点在定直线上.

变式训练5

 抛物线

的焦点为
,
上一点,且
.

(1)求

的方程;

(2)过点

的直线与抛物线
相交于
,
两点,分别过点
,
两点作抛物线
的切线
,
,两条切线相交于点
,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判断四边形
是否存在外接圆,如果存在,求出外接圆面积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圆锥曲线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详解【免费】
高考圆锥曲线六类热点问题的简便解法
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圆锥曲线(二)
高中数学:焦半径公式及其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