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勿把下载当认知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基于原则,积极反思。

【每日一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上善若水》

01

在互联网时代,你认为人与人之间,是近了还是远了呢?

设想一下,每个人都孤立存在,从不见面,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人们之间靠打字交流,出行时坐的是封闭式汽车……

这是波普尔所忧虑的现象:开放的数字世界让每个人都成了独立的个体,像鲁滨逊一样生活在智能手机这座孤岛上。

这个忧虑不无道理。

这样一个虚构的社会可以被称为完全抽象的或丧失人格的社会。

02

然而,相比起孤独的个人,或许更引人思考的是:互联网正在增强“群体极化”效应,人们在逐渐形成孤立的部落。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已经变得不可分离,我们向对方发送邮件、微信、推文,可能很快我们就可以向对方传递思维了。

但是,我们在和谁交谈呢?我们又在倾听谁的声音呢?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们倾听和诉说的对象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小圈子、小群体和同路人。

我们倾向于阅读那些和我们观点一致的博客文章,观看有线新闻网以大众视角播出的世界报道,并且发布和分享“另一方”的笑料。

互联网用户“反复地接触某一极端立场,存在心里暗示,认为很多人都持有这一立场,从而受到引导,人云亦云”。

我们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互联网会不会不仅分裂我们的道德和宗教价值观,而且使我们的理性标准产生分裂呢?

我们会不会变得更不理性了呢?

03

不仅如此,从社会协作角度来看,目前的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秩序。

亚当·斯密首先意识到,我们碰巧找到了一些使人类的经济合作井然有序的方法,它处在我们的知识和理解的范围之外。

他的“看不见的手”,其实是一种看不见的或难以全部掌握的模式。

我们在自己既不十分了解、其结果也并非出自我们的设想的环境引导下——譬如通过市场交换中的价格机制——去做某些事情。

我们所服务的人,我们几乎全不认识,甚至我们不在乎他们的生存。

同时我们的生活,也要依靠不断接受另一些我们一无所知的人所提供的服务。

亚当·斯密明白,人的知识是分散的。

04

这种秩序的形成,以及存在着目前这种规模和结构的人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逐渐演化出来的人类行为规则。

特别是有关私有财产、诚信、契约、交换、贸易、竞争、收获和私生活的规则。

它们不是通过本能,而是经由传统、教育和模仿代代相传,其主要内容则是一些划定了个人决定之可调整范围的禁令。

人类通过发展和学会遵守一些往往禁止他按本能行事的规则。

从而不再依靠对事物的共同感受,并由此建立了文明。

05

在这种协作的社会中,“分立的个人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更重要的是,它还会不断扩大参与协作的社会成员之间在天赋、技能和趣味上的差异,从而大大促进一个多样化世界的形成。

这进一步增强合作的群体的力量,使它超出个人努力的总和。

所以,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的以分工为特征的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与使它得以存在的秩序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

秩序的重要性和价值会随着构成因素多样性的发展而增加,而更大的秩序又会提高多样性的价值,由此使人类合作秩序的扩展变得无限广阔。

06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再也没有必要像在小团体中那样必须追求统一的目标。

人们可以完全互不相识,只根据个人能力和价值引导去安排自己的生活目标。

用大卫·休谟的话说,它可以让人们为别人提供服务,而无需怀有真诚的善意。

这样一来,“即使是坏人,为公益服务也符合他的利益。”

因此,它使我们可以避开自霍布斯所说的 “人人为敌的原始状态”的人性善恶之争。

而是把限制权力的必要性建立有充分经济基础的知识传播的原理之上。

07

形成这样的协作秩序的过程,与它最终发展出的世界范围的文明所能够给予人的提示相比,其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它所产生的形态变异也要大得多。

大概用了几十万年而不是五六千年的时间。

而市场秩序只是相对晚近的产物。

一切新近开化的群体,都表现出一种通过学习某些传统而获得文明的能力。

由此可见,文明和文化的传递,几乎不可能受遗传的决定。

它们必定是被所有类似的人通过传统而学会的。

08

让我们来做这样的假设。

这种通过学习规则逐渐消除本能反应的过程,使人和动物有了越来越大的区别。

其实,人类的动物先祖,在它们通过模仿变成现代人之前,就已经具有了一些“文化”传统。

不过,从动物到人的决定性变化,要归因于由文化决定的对本能反应的限制。

这些通过学习得到的规则,个人逐渐习惯于服从,甚至像遗传本能那样成了一种无意识行为,它们日益取代了那些本能。

然而我们无法对决定着行为的这两种因素做出明确的区分,因为它们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发生作用。

09

被我们称为“智力”的抽象结构,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来自遗传,并内在于我们中枢神经的生理结构之中呢?

或者,它不过是个使我们能够吸收文化传统的容器?

不得而知。

智力不是文化进化的向导,而是它的产物。

它主要是以模仿而不是见识和理性为基础的。

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漫长的本能发展过程所提供的主要好处之一。

人类个体由遗传赋予的超越了本能反应的最重要能力,就是他能够主要通过模仿式的学习掌握各种技巧。

我们通常会认为,掌握各种技巧的能力是从理性中产生的。

这里需要打个问号。

更可能的是,我们的理性就像我们的道德观念一样,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的产物。

但是它并不是从另一种分离的发展中产生的。

因此绝不应当认为,我们的理性是处在一个更高的检验者的位置上。

10

认识到这一点,会有助于我们在信息洪流中分辨真假。

如果成功了,我们就是在以另一种方式进行认知。

我们不是在单纯地接收信息,而是在反思过程中负起责任,分辨信息的可信度。

如今的认知过程会变得如此迅速,如此相互依赖,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把下载过程当作认知过程,而这个过程无非是在被动地接收信息。

我们需要的是独立思维。

这就要求我们给出自己的理由——基于原则,积极反思。

▼ 第一性原理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价值的三个渊源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读书札记
哈耶克 | 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
范亚峰:什么是扩展秩序——读哈耶克《致命的自负》--飞翔思者
《致命的自负》读书笔记(致命的自负)书评
读书笔记—2019—2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