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今解:男人本色,有啥好指责的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篇》

论语今解:

1、贤贤易色,一个人如果能够推崇贤明有道德的人,而不是以美色为重。说这句话的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easier said than done,道理大家都懂,问题就是臣妾做不到啊。因此夫子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因为男人本色,好色,说得更直白一点,来自人的动物本性,甚至从生物学基因学的角度,是人类的基因为了繁衍和传承而设置的一种底层代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句话是在和人类的本能做斗争,但纵观历史,好像大部分文人士大夫,都没过得了“色”字这一关,读书是为了干啥,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还经常听说过一句话: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因此在我看来,做不到亦在情理之中,做得到只能说精神可嘉。况且那个自称要“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老爷子面对自己漂亮的儿媳也都未曾把持住,只能说能够坐怀不乱、不为美色所动的人,至少在自控力上,大都是值得高看一眼的。

2、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服侍君王,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诚实、恪守信用;在子夏,这个孔子的高徒看来,除了第一点贤贤易色外,如果再能做到这三点,即使不曾读过圣贤书,但已经跟接受过圣贤教诲没有什么区别啦。因为在子夏心目中,读书不只是为了充门面,更是为了学以致用,甚至学习理论知识只是表层,更重要的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和运用。对此,我也深以为然。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为何那么多书呆子和两脚书橱呢,就是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而不懂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那些书呆子中,好一点的会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中等的则“食古不化”,而坏一点的甚至读书读得连生活都无法自理,这其实已经走向了事物的反面。因此还是跟上一章一脉相承的道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正如杨炯在《从军行》中所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书生如果染上了空谈的老毛病,实在是害人害己不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经典语录解读58:人生的意义最终在于收获感情
【品读《论语》第7篇 贤贤易色】
再读《论语》:学而第一.7
论语精读(8)贤者的本色
书法《论语“子夏:贤贤易色”》等两幅
读《论语》学成语:贤贤易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