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散后,一勾新月天如水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幽梦影》

生活美学解读:

也许是天道忌盈,美好的事物总给人一种短暂、易逝、不长久的感觉。

新生的事物总是给人无限的遐想和希望,譬如娟娟新月。在唐朝甚至有拜月的风俗: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而在形容女子眉目清秀、娇艳动人时,也常常用眉目艳新月。但牛希济在《生查子》中却说: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作者传情入景,以迟迟不肯圆的新月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相思之苦。

其实说起明月,总是给人以许多美好的遐想,并由此引出许多迷人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蟾蜍蚀月、仙人乘鸾、天狗吞月等,历代诗人亦是亦是用明月作为寄托情致、抒发情感的意向载体,留下了许多妙词佳句: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如杜甫的“月是故乡明”,如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如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如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如秦观的“夜月一帘幽梦”,如范成大的“愿我如星君如月”,更如我尤其喜欢的于良吏的“掬水月在手”......这些抒写月色的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长盛不衰,无不是因为其中既有自然之美,又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情思。

新月有其易沉之憾,缺月又有其迟上之忧,因此大文豪苏东坡也曾感叹: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然而,天有阴晴,月有圆缺,自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此事亦古难全。这是自然规律,亦是人生之缺憾。但话又说回,月如无恨月长圆,如果月亮一直圆而不缺,其实我们倒反而容易习以为常,反而忽略其缺憾之美。其实站在外太空和上帝视角,月亮又何其有缺,是我们的人生有缺失和遗憾,所以才把这种缺憾移情给月亮,认为都是月亮惹的祸,才惹出诸般闲愁来,其实关月亮何事!

丰子恺说,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那就让我们对多情的春庭月下酒,一起把酒言欢笑看人生几何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此词一出,令所有的中秋词都成了陪衬
古诗词里话中秋
中秋感怀 【情感美文】
赏析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宋·苏轼
留点缺憾给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