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 || ​《古诗日历》:读懂诗意每一天






《古诗日历》:

读懂诗意每一天

毛江凡 /


《古诗日历》  吴兰俊 选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11月版

4000多年前,自华夏始祖轩辕黄帝起,中国发明创造了沿用至今的古老传统历法;3000多年前,中国开始出现最早的古诗,从此诗意在中华大地流淌弥漫。

时光流转,岁月在每一个日子里都刻下了印痕:春闻流水潺潺,夏聆蝉儿欢鸣,秋赏晴空云鹤,冬寻雪里梅花。

在南昌,有一位叫吴兰俊的文化学者,倾10年之心力,将农历中的节气、物候与中国诗歌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编撰了一套闪烁着智慧灵光的著作——《古诗日历》。该书将天文历法与诗歌意象相互交融,通过360首古诗,串起了一年(农历)360天,作品一经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便受到业界关注与读者追捧。



360首古诗,
串起一年360天


一年四季,春有鸟鸣,夏有雷鸣,秋有虫鸣,冬有风鸣。

那么,能不能用360首古诗,串起农历一年360天?让每一天都能在古诗中,有最契合的诗意表达与呈现?《古诗日历》这本书做到了。

编撰者吴兰俊历时十年,按农历历法,从海量古诗中悉心甄选,上起《诗经》,下至清代,对应农历一年360天,选取了共360首古诗(中小学语文课本里选的古诗,基本收入),每首诗都脍炙人口并与每一天的节景有着高度的契合。打开《古诗日历》,跟着农历和古诗数九,数伏,数四时八节,数二十四节气,数七十二物候,可以真切地感悟时光的有形流逝,让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

吴兰俊说,《古诗日历》按季节分册,以声籁命名,一套四本分别是《鸟鸣之春》《雷鸣之夏》《虫鸣之秋》《风鸣之冬》。套书采用裸背锁线精装,可以完全平摊开来,跟台历尺寸相近,很适合放在写字台上。

从目录中窥豹,就知道编者的选诗与历法的契合有多严谨:比如大年初一,选取的是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月初七,历属人日,家人团聚,选的是“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人日思归》;惊蛰这天,当然是“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的《观田家》;三月初七,正是柳绿桃红时,“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八月十五,月圆怀思,唐朝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读罢掩卷,有没有一种在相宜的时间遇见相宜的诗情,人面桃花、相看不厌的惊艳?

记者发现,日历在体例上,编撰者先录出原诗,然后对字词句进行细致的“注释”;接着采撷历代名家对此诗的华彩“点评”;最后是了解节气风俗、扩容文史知识的“阅读延伸”。在每本分册的最后,都有详细的当季物候详解;套书的最后,还附录有农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二十四番花信风、九九歌的详解。文字都通俗易懂,一望而知。


历法与古诗,
两种文化的完美交融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古诗是世界最早的诗歌之一。中华民族历来都有诗教的传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农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生存的背景和时间。自古以来,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多少诗人在四季轮转中,用最美的语言,非常应景地记录下了一首首经典诗歌。

吴兰俊说,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在探索天人合一,在他们的诗里就有诸多的表达。《古诗日历》从古诗里汲取养分,将古诗与历法两种文化进行相互交融,为诗意栖居提供灵感源泉。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它把天象自然与农耕时代人们的生活作息做了精密的安排,这是何等伟大浪漫的发明与设计!直到今天,二十四节气依旧是今日日历上不可或缺的生活讯息。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耕文化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四大发明’。

为了将一年(农历)360日的每一日对应最为贴切的诗作,他先是从先秦到晚清数万首诗中精选出1000多首,最后又遴选出360首与节气和农历日期相关的诗作。但最难的还不是这个,为了让这些诗不仅在时间上有顺序,还在逻辑上有连接,他精心查询诗歌在情感或者意象上的承接关系,选择排序,光注释卡片就用掉了上万张。

采访中吴兰俊透露,虽然自己钟爱中国传统文化,但现代人都以阳历来计算时日,中国的农历和传统文化遭受冷遇的现实尴尬让他觉得很遗憾。在长期的学习中,正是古诗词给了他灵感。因为这种灵感的驱使,让他产生了为何不结合农历的每一个日子,对应一首古诗呢?这样既可以发扬中国诗歌文化,也可以唤起人们对农历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兴趣,何乐而不为。如今十多年的努力有了回报,《古诗日历》 这本书终于在2018年来临之际出版发行。


开卷有益,
读书当从读诗起


开卷有益,读书当从读诗起,一向被古今读书人所倡导。

吴兰俊说,他是一个阅读杂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感兴趣,其中最爱的又是古诗词。出生于知识贫乏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他,小时候除了购买小人书,最大的兴趣就是从就职于南昌市图书馆的邻居家借阅书籍。古人有云,熟读古诗三百六,不会作诗也会吟。他用了10多年时间,翻阅了大量的古诗集。在他的书房中,有一万多册藏书,既有《诗经》《楚辞》《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全唐诗》等经典的诗集,又有《节令诗》《中华传统节日诗词选》《唐诗排行榜》《重温最美古诗词》等新出版的诗选。而他最常用的《全唐诗》,已经被他翻得破损不堪。

吴兰俊强调说,自己编写的这本古诗日历,既不是像《唐诗三百首》选取一个固定时期内诗篇的诗选,也与《千家诗》按照诗歌形式划分归类不同。它是以农历时序为时间轴,加入应景应日的诗作,可以让读者在体会诗歌魅力的同时了解天文历法。因此他将《古诗日历》这本书定位为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考虑到读者覆盖人群,特意精选了较为通俗易懂,又具有代表性的诗文,将大部分中小学课本中的诗也都涵盖其中。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孩子,将这本书作为传统文化或者是古诗的启蒙读物。也希望这部作品能唤起中国人生命蛰伏着的诗意,成为大家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本文刊登于《江西日报》2018年1月5日B3读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意栖居2016年诗歌日历:让岁月留下诗歌的印记
【左岸风文学】孙继平 | 最后一天(外二首)
世界不急不躁 ,我们何必匆匆(每天为你写首诗1035)
日历 | 初雪洒遍长安,TA在诗中等你
你要知道!中国的日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
5,更改历法显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