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买房故事丨进击的“地段论”:从福利分房到市中心学区房

都说80后是处在变革年代节骨眼上的一代。

这一点,我深以为然,特别是经历了福利分房的年代,结合楼市的几波红利的时间点,感慨颇多。

账很容易算的。


本   文    约  1796   字       阅   读   需   要      min

被访者 | 长喜      写作者 | 金捷


1984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双职工家庭。父母都是天津近郊农村读书进城的大学生。父亲是公职人员,母亲是银行职员。按需分配的年代,父母双方单位都为职工提供住房。但如有一方单位已经提供住房,另一方就不再享有单位的福利分房指标。

在福利分房时代里,我们一家人一直居住在母亲单位的所分的房子里,每次都是新房,地点都由单位决定,自己毫无主动权。

第一次分房,住在当时的天津外环附近,第二次是市中心和平区的边缘,第三次又回到了外环附近。在福利分房时代,我们一住就是近十年,几乎是我整个的青少年时代,但我所上的学校一直都在市中心的核心区域。

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地段”的重要性。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同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母亲的单位以总价五万元左右把曾经的“公产宿舍”转让给职工个人,如今回想起来,父母都是近郊农村读书才进城的,直到那时才他们终于感觉在城里“站稳脚跟”。

单位福利分房成为历史后,买商品房成为了绝大多数城里人住房的唯一选择。2000年,我家从天津的外环附近又搬到了内环,虽然房子地段并不算很好,当时年纪小,对房子的“地段” “价值”没有概念,只觉得“奔波”了这么多年,上学路程终于近了。




2006年大学毕业后,我一人来到上海闯荡,结识了很多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朋友,虽然友谊是真挚的,无关金钱,但是贫富的差距让我开始思考人生。这时天津城区在大规模拆迁之后又飞速重建了起来,一直从事金融行业的母亲突然说要考虑给我准备婚房了,那时在上海的我有一份收入还不错且相对稳定的工作,在婚房的问题上,虽然我嘴上说“靠自己”,却也深刻认识到,纯靠自己的工资收入在上海买房纯属“痴人说梦”。

最后,还是顺从父母的决定——在天津购置婚房。

我家当时住在天津市河北区比较好的地段,也有对口的学区,所以母亲原本的想法是在本小区或附近的地区选址,想着婚后的父母照顾小两口或者说带孙子也方便,但在和平区读书和之后在上海闯荡的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地段”的重要性,所以我和父母商量婚房还是买在和平区。 

2006年,天津市和平区的房价在六七千元左右,且只有在和平区的边缘与南开区交界的地方才有新盘,当时和平区处在拆迁后的“百废待兴”状态:没有好的学区,没有配套商圈,没有地铁。

2007年,经过了大半年的考虑,我最终看中了一套总价为70万元的房子,这个价格在当时对于普通工薪阶层可以说是“天文数字”。(根据我的实地考察,同样的价格可以在上海打浦桥附近买到十年左右房龄的两房,但是父母比较保守,没有同意我“在上海买房”的想法)

父母单位还不错,可以用公积金还贷款,为了减轻我的压力,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父母又向亲朋好友借钱凑够了首付,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买完房后我除了在上海的本职工作也做了一些兼职补贴家用。

买完房后我依然留在上海工作,所以新房拿到手后全家决定先“以租养贷”,这样经济压力也能小一些。之前说过我从小住的都是“新房”,所以后来真正结婚时住的却是“二手房”,此后我经常跟全家调侃此事。

2010年,综合考虑到婚房和赡养父母的问题,我从上海回到了天津。一直没有结婚的我,婚房就那么租着,天津房租并不高,但几年间房价已经飞涨,2006年天津新房均价不过5000元/平方米,2010年已经破万了。好在那时我已经还清了首套房贷款,每月除了工资,还有些房租收入,日子也还算滋润。四年时间,婚房周围也新建了公安分局新址、重点小学、大悦城、地铁二、四号线,包括目前在建的七号线,这一切的利好发展都让我更加关注着楼市,并开始寻找下一处目标。

2015年底,我的单位准备搬迁至西青区,这时我才突然意识到不应该只把目光放在市中心,如果之前能渐进式地置换房产,手上也应该不止一套房了。

2016年1月,我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上海朋友发的一条新闻,内容大概是“深圳房价再次起飞”,这加速了我买第二套房的想法,后面的事大家可能猜到了,又是一轮“家庭会议”和选址看房。最后在2016年上半年,我在西青区购置了第二套房产,总价虽然不高,但一年后,房价大涨,如今的价格已经翻倍,此时我家也没有任何房贷压力。

之后,楼市就进入了“冰河期”,虽然两次购置房产的决定并没有让我衣食无忧、财富自由,但是日子过得还算踏实。有趣的是,我的妻子是外地人,属于“傻白甜”的那一类,我们结婚后得很长一段时间,她对于“和平区学区房”都没有实质的概念。

经历过这些,对于未来的“楼市”,我个人依然持保守乐观的态度,只有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乐观的生活,谨慎投资,才有更多“好故事”留给后人。


时间和经历让冰冷的房子有了温度,

也是房子让浪漫的感情

和最初的梦想有了落脚地。

每个买房或租房人心中都有个故事,

或心酸或奇葩,或温暖或纠结。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买房、租房故事,

欢迎读者们说出你的故事。

这里,你可以分享或吐槽你的搬家经历。

与大家一起分享你买房时的心路历程。

置业路上不再孤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拆迁安置房是不是福利分房?
住房咏叹调
买二手房不后悔先知道8件事
福利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区分是什么
深圳海关为员工福利分房 20万买入转手卖400万|海关|深圳|福利房
深圳海关为员工福利分房 20万买入转手卖400多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