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社会切莫矮化职业教育!

文章原标题:《技能矮化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发展障碍》

“以前没想过,'刮腻子’还能走上世界舞台。”法国当地时间10月23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法国赛区在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收官。中国代表团斩获2金2铜,其中,浙江选手马宏达摘得抹灰和隔墙项目金牌,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首先要祝贺马宏达同学,因为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出生于2000年的马宏达目前就读于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参加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训练已有5年。摘得这块具有突破意义金牌,无论是对于他自己,还是对于他的学校教练团队,都是一种意义非凡的付出回报。


但是,祝贺归祝贺,反思归反思。“以前没想过,'刮腻子’还能走上世界舞台”,这句话,无论是语出马宏达自己,还是媒体记者采访他人的结果,都折射出一种职业教育的巨大隐忧,即有意无意间矮化了技能,导致了职业教育本身应有的重要价值和人才培养意义被弱化,造成了整个社会,甚至也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本身在内,普遍缺乏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比如,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常常被称为“学做饭的”,物流管理专业会被说成是“学习送快递的”,这种对于专业人才培养内涵的简化性认知,表面是方便了大众对于技能学习的理解,实质上是对以技能发展为主要内核的职业教育的严重误读。这种误读的结果,一方面是矮化了技能,人为降低了技能学习的难度和价值,造成了技能学习简单化的假象;另一方面,则伤害了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形成了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弱势特征。从这个角度上说,技能矮化其实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发展障碍。


实际上,任何的技能都是一种长期化训练的结果,哪怕是用筷子吃饭这种基本的生活技能,要想形成稳定性的能力,都必须反复训练,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固化。更何况,职业教育赋予受教育者的技能,是要支撑其进入社会就业,并最终获取幸福生活状态的一种能力资本。因此,包括媒体在内,任何人对于技能的认知,都不能简而概之,否则极其容易产生技能被矮化的严重后果。


比如,就拿马宏达获奖的参赛项目来说,所谓的“刮腻子”从专业角度上表述,其实是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是指用涂料、装饰材料等,对房屋建筑进行修建、改善和整修,考验选手的金属框架建造和石膏板安装技术,以及隔音、隔热、防火、抹灰、装饰线条制作与安装和艺术创意等技术的运用。这种专业学习的内容属性,与我们日常所熟知的“刮腻子”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了。而且,马宏达的项目赛程为期4天,赛题在比赛前才公开,选手不仅需要读懂英文图纸,还要在短时间内施工完成。他此次夺金,考验的不只是技艺,还有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所以,用一个“刮腻子”来描述马宏达的参赛项目,也许从新闻的角度会有阅读效应,但是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对于职业教育的误读与矮化,不得不令人警惕。


其实,关于技能矮化,笔者更大的担心是职业教育的参与者,包括教师与学生,他们的专业视野以及学习心态因此会走偏,潜移默化中形成教育的自我矮化,错误地认为,既然社会都认为技能可以这样简单化地理解,在专业的教学与学习中,就可以自我减压,不自觉地降低专业学习的难度要求,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了职业教育地位的不断式微。


自强者,人恒强之。面对社会对于技能培养的矮化与误解,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坚强的定力和职教强国的自觉,科学设计好人才培养计划,并予以严格彻底的落实。学生的技能习得有了充分的保障,学生自己和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就会得到提升,也能够从另一个方向改变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一旦这种认识得到正面的确认和固化,技能矮化的问题就会逐步得到消解。

作者:朱小峰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本文为投稿文章,已获作者授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仅供参考之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刮腻子”世界冠军马宏达:不关心“土味冠军”调侃,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李镇西:教师要捍卫自己的权利,但也别矮化我们的职业尊严|李镇西专栏
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当实现的十个转变
李镇西:教师从事的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
“刮腻子”刮出世界冠军,中国式现代化呼唤新时代大国工匠
00后小伙“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