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是一场心灵的救赎

行走,是一场心灵的救赎

﹏﹏﹏﹏﹏﹏﹏﹏﹏﹏﹏﹏﹏﹏﹏﹏﹏﹏﹏﹏﹏﹏

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里更多的是庆幸,庆幸自己勇敢的走出温养自己的小圈子,接受外界风雨的洗礼。一天的舟车劳顿,几天的紧张学习,在行走中我见识了这个世界的精彩,在同仁们彼此的思维碰撞中更见识到他们丰富多元的人格魅力,便更加确定:行走,是一场心灵的救赎。

1

救赎,源于心灵深处的震撼。

7月22日上午八点,坐在会场的第二排。会场内,屏幕上不重复的播放着英才小学日常的活动照片,与耳畔雄浑的音乐融为一体;会场外,一位位面带期望的同仁们有序走近,5秒、10秒、30秒,依旧是长长的行进队伍。那刻,心里毫不意外的激动起来:心,已沉睡了半年,再一次被唤醒,死灰复燃;泪,已封尘数日,再一次被打开,泪眼婆娑。

是啊,正如谢云老师主持词里说的那样:“教育,需要独唱;教育,更需要合唱。教育,需要安静;教育,更需要行走”。全国26个省份的美仁们为了五月份营员名单里那个口头的承诺,为了亲身感受这个炎炎夏日的精彩纷呈,更是为了教育的不忘初心,我们聚集在一起,探究教育的美妙与美好,解决教育中的烦恼与焦躁、疑问与困惑!

“热情”是表达同仁们精神状态最精准的词语,从“破冰之夜”的喧寒问暖,到会场上与专家的一对一交流,再到“教育沙龙”的争抢话筒,还有最后一晚的“厦门飞歌”。老师们的热情刷新了我对教师沉闷性格的认知:教师的生活,原来不仅仅只有呆板和无趣、说教与规劝,更多的是风雅与风趣的融合,勇气与创新的完美结合!第一次参加“教育沙龙”,如孩童般懵懂无知,小尘老师主持开场后,便开始了美仁们的TED演讲与自我展示环节。老师们争先恐后的发言甚至让话筒直接跳过了主持人的掌心。看着这种情况,在羡慕他们勇气可嘉的同时心里又在胆怯,如果上台说的不好,岂不是在全国教师面前出了丑?身边的河南老乡步会敏老师告诉我:“你一定要发言,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句话使我醍醐灌顶、高高的举起右手。“举手”虽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远离了怯懦、克服了心中的恐惧。

2

救赎,源于内心信念的坚定。

很喜欢孙明霞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是的,我们不可以纵容自己,让自己颓废、碌碌无为平庸的生活,平凡的我们需要积极向上、健康主动的坚定自己内心的信念,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对于阅读和写作,自己一直也在坚持,但总被懒癌打败,在自己劳累之时、在自己观点混杂之时、在自己教育迷茫之时,总是想给自己放假,停歇几日,还美其名曰:“停留,是为了走的更加卖力”。可是张文质先生这样循循善诱的指导我们:关于写作的恐惧,起初每个人都有,所以不要逼迫自己写什么,要自由的写,想到什么就要记录下来;关于写作观点的混杂,那是因为自己的大脑没有思考太多,没有经过提炼,还不够成熟;关于教育随笔的坚持,他甚至提出每日300字、坚持写两年的建议。

通过聆听专家的报告,我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感觉自己的写作习惯已经养成,但是一直在“贪多贪长”,所以经常在空闲时间不多的情况下,放弃写文,这是错误的,应该有无论长短,只要记下就好的心理。还有就是自己在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时候,突然也会有很精彩的句子表述,杨红萍老师说:“惊喜,就是不经意间的灵光闪现”,平日里自己因为简短就不屑于记录的错误心理,失去了许多储存知识的机会。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坚持阅读的输入与写作的输出,才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丰盈我们的心灵、发展我们的专业。正如李晓蓉老师说的那样:“坚持,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一路前行、奔跑,总比原地踏步好!”

3

救赎,源于教育引领的专业。

看到这次“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的会务日程表,就已经很激动,一个个只有在书中才可以看到的名字跃然在日程表上:除了张文质、谢云老师之外,还有王木春、孙明霞、刘良华、查建渝、涂玉霞、陈香吟、杨东平、钟杰、刘发建等教育大咖的公益主题讲座,他们与我们一起度过了紧张而又兴奋了整个学习历程,无论是会场上的光彩夺目还是会场下的平易近人,他们都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有侧重点的答疑解惑。初遇谢云老师,颠覆了我心目中他老学者的呆板模样,他的幽默、随和、灵动的表达,更甚至于笑的前俯后仰如同孩童的模样都给我惊喜;孙明霞老师扶着我的肩膀,亲切的问我任教的学校和名字,那句“好,要加油”的鼓励,让我信心倍增。

刘良华老师在《教师如何是好》的主题讲座中,讲到新三好老师:身体好、性格好、学习好,这样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教师一定要身体好,只有身体好才能做好工作,这点是周所众知的。但是“性格好”的诠释上,他用了这样的句子:“男人找女人是做老婆的,但一不小心找了一个班主任,最悲惨的是找了一个追求真理的班主任”,这样的例子真是闻所未闻的,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计较太多,要性格好。“学习好”就是能干,学什么像什么,学什么是什么。在谈到读书境界的时候,刘良华老师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读书的最初境界在于提高自己,养成习惯之后,就要当作游戏一样,享受书中带来的快乐。

钟杰老师在《我和孩子们的美好生活》讲座中,详细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案例,语言风趣、幽默,掌声和笑声一片,其中她在讲到“当着孩子面,绝对不可以干坏事”时,她用了自己家庭中老公骑摩托闯收费站逞英雄的例子,有血有肉有警示。她说:当老师不可以总是生气,班里孩子们都叫她死变态,但她不生气,在班级里反而调侃道,变态就是改变状态。这样的心境是长期研究班主任工作历练出来的。

涂玉霞老师是一位数学老师,在《我创故我在》的讲座中,用班级中的鲜活案例和课堂中真实的课例,对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方式方法、例题的编写、数学教师课堂中的状态等做了专业引领,她的一句话我记得特别牢固:“教育里的创新,不需要另起炉灶;只需要做好小事,稳步改良”,这样的观点,恰好与张文质先生“我们还要做很多小事,一不小心就会做成大事”相呼应,更让我坚定了做好每一件小事、上好每一节课的决心。

谢云老师在最后的总结仪式上吟诵了顾城的两句诗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离别的苦涩与心酸顿时湿润了我的眼角。是啊,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由素不相识到见面彼此的点头、微笑、打招呼,到最后的相拥而泣,几日的点点滴滴、相处的每分每秒都让我们铭记于心。

今日,读到一句话十分应景:“所有的激动,都不可能长久,唯有找到自己,才能够沿着明确的方向前行”。行走,是一场心灵的救赎,愿在这场救赎中,我能把聆听到的案例经验与理论知识落地生根,照亮我的教育前行之路!

作者介绍:一个死抓80后尾巴的写作者,一个坚持原创推文的数学教师,写教育、谈生活、论社会。来吧,期待与你相遇,一起向时间交付一份有价值的人生答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培训主持词(共10篇)
小学优秀班主任事迹集锦
【看刀】擎着微明的火,穿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阅读照亮教育》读书札记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爱与责任
五种学生观的领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