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人之道

为人之道 


 
  一
  “为人之道”就是:做人的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什么叫哲学,狭隘的说就是一切带有真理的智慧与知识都叫哲学。
  人是一个改造自然世界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是万物的统治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都要学会如何在一个竞争的世界生存下来,这就是为人之道。
  人是不简单的高级动物,且不说进化,单解一个人字。
  我觉得道德中心就是一个“玄”字,暗藏玄机,我认为“人”的中心讲究“和谐”以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的内心很复杂,并不是医学界所说的“三百零六块骨头”那么简单。
  说人就要从圣人说起,什么叫圣人,是不是能泡妞就可以称为“情圣”,偷盗的贼就可以称为“盗圣”,或者打架就可以称为“武圣”。
  鲁哀公曾经问孔子:“何谓圣人?”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智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测物之情性者也。”
  “圣人”既是人格与智慧超凡脱俗的人才可以称为圣人,中国公认的儒家大师孔子,是圣人。它具有高尚的人格与智慧,几千年了,我们都还在学习他的智慧,他做圣人当之无愧。还有孟轲、荀卿、老聃、庄周等……
  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说:“对于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可能有的最高的成就。例如从事于实际政治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大政治家。从事于艺术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大艺术家。人员有各种,但各种的人都是人。专就一个人是人说,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什么呢?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什么叫同一,达到心如止水,将自己融入宇宙的万物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天地境界。
  冯友兰又把人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冯友兰得出一个答案: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然而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把人又分为这么几种人:“一种人只琢磨事,不琢磨人,这种人为的是事业。第二种人,不琢磨人,只琢磨事,这种人是为了当官。第三种人只琢磨钱,这种人是为了发财。第四种人既琢磨事,又琢磨人,这种人是办大事的人。还有一种人既琢磨事,又琢磨人,还琢磨钱,这一种人包含了其它三种人的特点。这种人阴险且狡诈,摸不透。”王立群就讲出了一种为人之道。
  我分析了一种与他相反的人,这种人不为事业,不为做官,不为钱。那么这种人又是什么人?
  在古人眼里这种人就是圣人。
  这种人不为名利、事业、金钱。他就是说教,让一些为名利、钱财、权势的人走一种正道,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弄权一时,凄凉万古。谦虚受益,满盈招损。谨言慎行,君子之道。修身种德,事业之基。
  在当代人眼里何为圣人?
  能领悟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圣人。
  无论是儒家、佛家、法家、墨家都对人生的理解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的问题,为人之道的答案不止一种,有很多种。圣人之口出名言,我们不能全盘接受,必须用自己的思想与智慧作一个新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量体裁衣,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二
  “为人之道”有三点必须注意,为人之道的准则,自我修养、自我认识、自我反省。

  第一:自我修养。
  修养就是自我修饰,文明礼貌,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修养又引申为修身,《大学》“正心修身”篇阐述了修身之道:“所谓修身在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谓修养自身的品德,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自身有所愤怒,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畏惧,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逸乐,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忧患内心就不能端正。”
  当代大学生,当然与古代不同,礼仪虽然没有那么复杂,但是文明礼貌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
  比如一个男生不小心被人撞了,那人低头认错,这人不领情,一个大帅哥,突然冒出一句骂人的话:“你走路没长眼睛吗?”然后就是一拳,打得别人鼻青脸肿,自己的形象不是大打折扣吗?这样的人一定存在,只是没有这么夸张。这一句话说明这人自我的修养还不够。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做人难,说话更难。
  庄子天生就是逍遥,而且是道家的集大成者。他看一个人有没有修养,首先就看这人会不会说话。
  自我修养,首先体现在语言之上,说话谨慎,不急不躁,温文尔雅。
  古代的圣人们对说话颇有研究,在接受君王的邀请时都是经过一番考虑。我们当代人说话好多都没有经过大脑考虑,不是出口成脏,就是说话伤人,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必须谨慎。
  我有一次坐公交车,就看见一个让座的现象,这也是一种修养。我也见过没有修养的,一妇女带着两个孩子,一个男孩八九岁;一个女孩五六岁,这两个孩子上车一人一个座位。后来公交车到站,又上来一个妇女,站在小男孩身边,过了几个站台每见那个小男孩让座就脱口而出说:“现在的小孩越来越不懂事?”这话被小孩的母亲听见反驳了她一句:“我家小孩给了钱的。”意思不言而喻。也就是说给了钱,就应该坐。因为说话不慎,导致一场骂战。这涉及到道德观,中国的教育问题。
  两个妇女都没有修养,一个没有耐性,一个没有道德,因为两人的自我认识还不够。

  第二:自我认识。
  认识:就是对自己的一个了解与解释。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告诉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在与他人交换意见时,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有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而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样做,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矛盾往往就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人们往往有个人主义的特点,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全面。自己做错了事,自己认为是对的,还有一点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说得一点也没有错:而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样做,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大学》“正心修身“篇说:“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这句话说,所谓整治自己的家族在于修养自身的品德,人们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偏爱,而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人往往会憎恶,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偏敬,对于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会偏护,而对于所轻视的染往往会偏轻。因此喜欢一个人而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而了解他的长处,这样的人天下少有。”
  人很奇怪,喜欢听甜言蜜语,不喜欢听真话,真话往往就像良药一样,都知道它苦,都不想喝下它,可是当万不得已的时候喝下它以后,却是自我解脱的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的所恶之人或者敌人,所看到的是我们的缺点,我们只有自我认识到缺点,不要“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尤其是那些不好听的话,我们要客观的认识,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学习。
  举个例子:当有人说我,不懂得做人,说我损人利己。当我做出强烈的反驳为自己辩解:“你才不会做人。”我没有对自己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接受呢?
  我们应该虚心请教,无论对方是谁,他至少看到了我的一个缺点,我应该改正而不是一味的错下去。我会改正我不会做人的毛病,下一步就该反省。
 
文 / 尘世的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古语中的“境界”
《道德经》的哲学观点
太极拳修养之道浅谈
道家所认为的人生三境界是怎样的?
道家丹道派之上乘养生要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