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莲梦觉,芳灼千年

青莲梦觉,芳灼千年

  作者:春绿花红香
 
 
  【题记】
  
  为李白歌
  
  李白一座山,高耸入云天。
  山头枕东海,山尾靠夕边。
  太白当空亮,月阴日淡光。
  山尽平原野,江流绿大荒。
  行得名山水,玄宗慕赠羹。
  朝辞白帝去,夜驻太行亭。
  剑长趁酒兴,山美踏歌行。
  云青青兮鹿马腾,水澹澹兮离舟横。
  游衣破兮霓为裳,思亲切兮月同乡。
  长歌短句飞豪气,出水芙蓉自散香。
  唐径去犹远,诗仙来梦长。
  千载复千载,华夏驭光翔。
  
  【太白入世显英豪】
  暮明西月,晓亮东阳。太白星,以他,一亮众星暗之辉光,闪亮,在清朗的天空,耀月炫日。星空,因他,明净而瑰丽、温馨而浪漫,夜缓缓的追随他,走向黎明。
  701年,这颗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悄然的滑落人间。在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一李姓客商之妻梦星入怀,喜得一子,眼明声亮,聪慧绝伦。其父惊喜之余,望其成司马相如之才。便举家迁居至繁华、并孕育了司马相如的蜀国,定居锦州昌隆(四川江油),为其取名白,字太白。自此,蜀之山川,赐李白以灵性,养山之飘然卓然之英豪气,滋水之淡泊纯净之高洁心,性比青莲,得号青莲居士。
  李白五岁读书,遇山中老妇磨杵成针后,更是发奋勤学,《诗》《书》及诸子百家,烂熟于心,灵用自如。15岁其诗赋便享誉锦城(成都),遍游周边名山大川。20岁更进一步,长史苏颋读其诗,惊道“此子天生英丽”“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
  【修身养性养志:道缘逸诗,剑法灵诗,纵横壮诗壮志】
  李白嚼品千书,也兼修百家。他与东岩子隐居岷山习道,潜心学习,深得道教之精髓。25岁时,与道学大家司马祯,在江陵相遇,与之交谈,令这位道法精湛,篆书了得、诗文隽秀飘逸,皇妹甘拜为师的大师,惊叹不已,大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乐极而就《大鹏赋》,表其心,明其志。44岁时,由天师高如贵授录济南道观紫极宫,正式入道为道士。
  习道后的李白,使他有远高常人的淡然心性,习得仙风道骨的超然气质。道教的思想、神话,又丰富了李白的文学底蕴,让他的诗歌,自有一种独特的气韵和飘逸,如春之花,秋之叶,瑰丽、空灵、芳美。
  君诵《清平调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一种华丽,在时花时人中,香艳;一种美妙,尽起言花而意在人,言人而香自来的意境里。飘飘然,醉迷其中,如仙子飘动眼前,影亮眸,香沁鼻;其语浅明而意深渺,云与月,花与人,风与露,在其巧夺天工的技法里,绮丽谐和,让感官沉迷,让心灵醉美。让吟者的思想,紧随诗中空灵华丽的意象,去想象杨玉环的高贵与妖媚、倾城又倾国的芳姿与绝色。
  16岁,李白隐居大匡山,随空灵法师学剑术、从赵蕤学纵横术,并进一步潜心研读古典诗赋。
  学剑术,练就了李白仅次于第一剑术名家裴昱的剑术;习剑,更是让李白有了侠士之风范。自此,侠,贯穿于李白的生活与诗歌,侠的精神,赐他豁达畅快,越挫越勇的情怀;飘洒他的诗歌,如高明的剑招,奇幻神妙、舒缓得适、轻重有度,或势若惊雷,或轻如灵燕,自生一种豪情与奔放,自带一份飘逸与洒脱。诗如剑,无定式,随心而生,随势而发,如春之绿,夏之阳,清新、大气、热烈、壮美。
  道与剑,使李白的诗,或激昂如奔流澎湃,或柔婉若飞絮灵空,道为骨,剑为魂,铸就其诗骨诗魂。
  君听,《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让你的想象,一直在瑰丽、神奇中游走、飞腾,如剑走风云,变幻无端,收发无定。让你的心,在长短错落有致的结构里,纵横跳跃,极为的奔放快意,雄健飘逸。蜀之山川景致,或旖旎延绵,或削壁料峭,或高或险,或俏或雅,博大而浩渺,读之张眸咋舌,若仙侠行剑,惊颤不已,畅快之至,豪迈之至;诵读中,自感一份仙风道骨,一份豪情畅意,在升腾,在飞萦。
  学纵横术,得王霸之道、治国之能。在侠士情结的驱使下,李白有了“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有了投身政治,报国济世,大展其才之志向。于是,25岁便仗剑远游,遍游名山,遍访名仕,结交天下名流,言其志,明其能。
  李白匡山苦读,为其诗歌创作,积淀了丰厚的文学素养。而问道、习剑、研究纵横之术,不仅为李白增添了一抹瑰丽的色彩,也无疑,对李白形成独特鲜明的个性、狂放飘逸的气质,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他诗歌的创作风格和人生坎坷以求的道路。
  【艰苦的政治路】
  这落入红尘的金星,身入俗世,其心却高高的亮在天空,不媚眼,不折腰,即使满身伤痕而志不成,即使扬起的俗尘凡灰,晦暗了他的辉光,他也不曾摧眉折腰。
  730年初夏,李白来到长安,结交权贵。后又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寻求明志之机会,可,那时李白的名气,还不足以响破权贵的耳,响亮权贵的心。权贵们于他,是行乐,是应付。一年之后,时运不济的他,离开了长安,重拾他的旅行。
  742年秋,李白再赴长安。此时的他,乘着脍炙人口的诗歌,直入长安,此时正是:李白萦春天下香,横名京街亮霓裳。连名诗人贺知章,读《蜀道难》和《乌栖曲》之后,深为诗歌的狂放气势和深婉索隐的芬芳瑰丽,所逼服,惊为神来之笔,大叹“谪仙人也”!
  轻读《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一幅幅美丽的景致,随诗中时间的递进而翩然展开,在寒林栖鸦、吴王醉施、落日衔山、银漏滴时、秋月坠江的景物变换中,吴王的悲剧不点自明,致其灭亡的因——荒淫自现。末句更是变偶为奇,嘎然而止,使纯叙写的笔调,在陡然的收煞中,让讽刺更为尖锐凌厉、冷峻浓烈,直刺对象的精神与灵魂,扬不尽之妙趣。又在收敛含蓄,深婉隐微,别样的诗境里,叩心亮眸,温长回味。
  这次入长安,有了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引荐,再加上唐玄宗,早已贯耳他的诗与名,遂被供奉为翰林,专为皇帝及宠妃写诗弄文。其间,李白写了大量赞美皇帝和杨贵妃的诗,《清平调词》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佳作。玄宗深被李白的诗才所折服,曾亲自为其龙巾拭吐,御手调羮。李白在醉酒后,诗情酣畅时,更是叫贵妃捧砚,力士脱靴。这些,让李白引以为傲,荣光于世,可也说明,他不懂政治,不知傲颜怎敌谗言,蔑视权贵,也断送仕途。故两年来,受尽权贵们的打压,依然不得其志,不展其才。随之厌倦,便上书请还山,皇帝赐金后,再次悠悠而来,戚戚而去。
  李白离开长安,他追逐政治,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理想,并未停止,在遍游各地时,也在寻求自我实现的机会。
  755年,安史之乱时,作《猛虎歌》“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头漂母做主人。”以张良、韩信自况,渴明主,用其才。足见他追逐政治之情仍盛,之心未灭。
  756年,永王李璘,趁安史之乱起兵,数次聘书相邀,李白终不得推而入幕。其间,写《永王东巡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自比谢安,大祸临头而不自知。不久,李璘夺权兵败,他受牵连,还好,有郭子仪等友人的极力营救,才判其流放夜郎(今云贵川交界一带),759年,行至巫山白帝城,逢天大旱遇赦,惊喜之余,作《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极尽浪漫飘渺之美,一份获释的轻松、畅快的心情,穿过字里行间,越过山川、时空,回荡、传递……
  尽管李白磨难重重,仍未挫其志,761年,李光弼派兵镇压史朝义,李白还主动请缨入幕,后半道病回。抱憾而唱“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居,一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气概。
  由上可知,李白的政治抱负,在坎坷磨难面前,至死不屈。尽管如此,我想说,李白理想化的人格和品性,更适合做诗人,而不是政治家。为诗人,能吟出千古绝唱,诗能温暖,豪情无数人的情怀,美丽无数人的心灵。可他偏用诗人的豪情、单纯、浪漫去想象官场,想象政治,足见,官场上他只是一个童稚的幼儿,献媚奉迎他太过肤浅,哈腰折眉因损傲骨,他又不愿着其道。这些都注定,他在官场,只能似昙花一现,更多的如水中月、若镜中花,见而美,实而空;注定是空怀一腔志,无处用其才的政治宿命。
  也许,正因为政治抱负的失意,李白与酒更结不解之缘。你听,李白在“兰陵美酒郁金香”里,在“笑杀山公醉似泥”中,在明知“举杯浇愁愁更愁”时,还在喊“岑夫子,丹丘生,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足见,酒,能放松他身心,能灵感、豪迈他的诗情,能倾泻而出一首首气势奔放、飘逸的佳句美诗,豪留“斗酒诗百篇”之传奇。同时,酒,是李白用来完美其志的神丹,是麻痹和慰藉他愁的妙药,更长他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与豪情。
  诚然,李白一生追逐政治,也非普通人般为升官发财,追名逐利,荣华一生。而他,仅为实现其济世的人生理想——建奇功伟业,继而身退。你看,青年时,他是“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的潇洒;中年得意时,亦如是“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的淡然;老年还如是“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的超脱的矢志不移。更有“我以一箭书,能去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于时人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的淡然,藐视名与利,去追求理想人生、追求自由人格。诗人的这种人生追求,更显其坚贞执着、“羞伐其德”、宁折不屈、热爱自由的美丽品德。
  【游学淬砺,华光万丈】
  政治的泥尘,阴霾了太白星的辉光,那激扬的诗情却飘然化雨,洗尽铅尘,秀他与日月同辉,光耀千秋。
  游学,是李白一生中,最多最重要的经历和时光。遍游祖国名山大川,不仅增长了他的知识、阅历,拓宽了他的视野、胸怀;还广交朋友,在获得友谊的同时,也拓展了李白诗歌创作的广度和深度,使其诗歌创作达到一个不可仰视的高度!是他,与杜甫、白居易一同引领唐诗攀上诗歌的极致,千百年来,无一朝代,无一人能够逾越!于是,人们给李白一个最崇高最响亮的称号——诗仙。
  725年春——730年春,第一次离川游学。
  李白在匡山,十年苦读、问道、习剑、研纵横之术,学成之后,“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此时他25岁。他随青衣江、岷江、涪江而下,经三巴之地(巴西,今合川;巴郡,今重庆;巴东,今湖北恩施),入嘉陵江,进长江,顺江而下,经三峡、夔门出川。途中作《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让我们在峨眉山、半轮秋月和青衣江月影的意象中,看到一幅青山吐月,月影流江的美景。随着清溪、三峡、渝州地点的自然转换,诗境更为空灵入妙,意蕴绵实悠长,意境明朗,音韵流畅。
  在离荆门时,作《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全诗意境开阔,如大江奔流;想象瑰丽,生动轻灵;笔调清新明快,语言畅晓,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气韵,可见诗人对前途充满期待。
  此后,经江陵南下,游洞庭、庐山、江陵等地。在游庐山写下家喻户晓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该诗通过视觉的望、感、想,意象极富生动浪漫,“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描写,使诗境画面宏大,有形扬声、有色飞神,奔放空灵,气势磅礴。
  之后4年又畅游了会稽(绍兴)、扬州、汝州、安陆、陈州、江夏等地,先后与孟浩然两次相遇,结下深厚情谊,并写下两首名篇佳作。《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一首自然豪放,工整流畅,意象飘逸深远。第二首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得色彩艳丽,艳而不俗,丽而趣雅,轻盈空灵,成“千古丽句”。后两句,意象苍茫空阔,浩淼灵动,意绵情长。
  731夏——743夏,第二次游学。
  初来长安失意后的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后游历了开封、宋城(今商丘)、嵩山、洛阳、南阳、随州、太原、雁门关、襄阳、以及江南一带。其间,在安陆家里,耕地读书,休养三年。并结交了元丹丘、元演、崔成甫、崔宗之、王昌龄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一同游玩,一起谈诗吟诗,甚为快乐。也许快乐只为表象,这十年失意的李白,把忧郁不得志的苦闷深埋心底,以朋友游玩来打发时光。也许失意,影响了他豁达的诗情,飘逸诗风的极致发挥。李白最辉煌的经典之作,几乎没有一首是这期间诞生的。即使他与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河等隐居徂徕山,纵酒酣歌,号称“竹溪六逸”,这期间也不曾有过。
  744年春——762年,第三次游学。
  官场不得意的李白,再次离开长安,他奋笔疾书写下三首《行路难》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而命运不济的愤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前六句,金樽美酒、玉盘美食无心食,剑无处发、河不能度、山不能登,这是怎样的苦闷与彷徨?但诗人并没因此而颓废,以吕尚、伊伊自勉,尽管行路难,前途渺茫,他还是以豪放乐观的心,静待“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一天。诗中拔剑、黄河、太行、海上、日边、扬帆等意象尽显其壮美的色彩,这也成李诗中独有的,怨而不伤的恨,茫然而不悲哀的愁。
  出了长安,诗人先后游历洛阳、安陵(河北吴桥)、济南、任城、于郡(曲阜)、鲁郡、金乡、单父(单县)等地。其间李白与杜甫初识洛阳,又与高适、杜甫共游梁宋(今河南),后又见于任城,别于鲁郡。三次相见,他们互慕其才,相敬相惜,结下深厚情谊,他们互吟诗篇,相述衷肠。遗憾的是,由于杜甫当时的名气低微和时空的限制,其诗不能迅速的传唱,故李白没有读到杜甫最辉煌的诗篇,不然,李白定会写下赞美杜诗的千古佳句。就如杜甫赞李诗那样,为浩瀚的诗空,缀一抹红霞,添一道彩虹!
  之后,李白又南游宋城、梁园、扬州、绍兴、天台山、金陵等地。在游梁园时作《梁园吟》,并因此捕获妻子宗氏之芳心。
  在游金陵时,用崔颢《黄鹤楼》的诗韵,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全诗将社会与自然、历史与现实、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完美的结合,一气呵成,自然清新,佳句天来。
  离别时,又作《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起句一个香字,把自然春景与店内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意象丰美轻盈,以实写虚,让抽象的情,在具体的意象中饱满酣畅,句短而意长。
  在游天台的天姥山时,更是写下千古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极尽夸张浪漫的诗调,在音韵不断转换中,情景曲折多变,瑰丽急促,惊心动魄,美哉快哉!最后,又在轻快的音韵、气势磅礴和力定千钧里,高昂其人生格调,成就永世经典、传唱。
  748年秋后,诗人继续游历了霍山(今安徽六安)、庐江、石门山、自开封北游幽州(今北京一带)、邺郡(河南安阳)、广平郡(今河北南部)、范阳郡(今北京一带)与安禄山接触,深感危机重重,迅速离开南下,经魏郡(河北魏县)、西河郡(山西汾阳),入潼关登华山,后至历阳(今安徽和县)、宣城、当涂、秋浦(贵池)等名胜古迹。
  在游宣城后作《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用他天马行空、豪放不羁的技法和奇异的想象,用长风万里、酣高楼、青天、明月等明亮清越的意象,使秋思愁而不晦暗,情绪低扬而不哀婉,也让诗歌在清越之气里,隽秀神奇,清婉旷达。在苍凉而慷慨的音韵里,一个崇高而不屈的心灵,与庸俗在抗争,在升华。
  在游当涂、和县的天门山时,写下了又一力作《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全诗构思奇特宏大,意境壮阔雄浑,给读者极尽想象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在急促中又轻快的回转,豪情、飘逸,极具享受。
  【李白的情与爱】
  李白的仕途充满荆棘,不如意,其情感也颇具坎坷与不幸。
  727年,李白在朋友的撮合下,娶了前宰相许圉师之孙女许氏为妻,并定居湖北安陆,结庐于白兆山桃花岩,这段婚姻,还算美满和谐,他曾有多年在此,以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并与许氏生育一子伯禽,一女平阳。这段美满,也随738年许氏去世而埋藏。
  739年,李白与刘姓女子结婚,由于该女子看不起李白的文人气质,不久,李白愤然离开而终结。
  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当地一女子结婚,姓名不详,他们情投意合,生活愉悦,李白还购置大量田产交予她管理,并育有一子颇黎,可惜,这段芳情,也在五年后,随鲁女亡故而凋零。
  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畅游梁园时,趁着酒兴,诗情大发,便挥笔在其墙壁写下《梁园吟》“….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王宫阙今安在,牧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恰逢来游的前宰相宗楚客之孙女——宗氏看见了这首诗,她被洋溢的诗情,豪放飘逸的音韵,以及李白那独有的愁怀,深深所吸引,顿生怜爱,久久不能释怀。刚好,见梁园的人嫌其脏壁,将要擦掉,她便千金买下此壁,留传“千金买壁”之佳话,也藉此与李白相识相知,结为夫妻。他们恩爱有加,谈诗弄墨,甚为投趣。后来,李白因永王案坐牢,流放夜郎,宗氏也极力相救。可这段佳爱,也因李白流放,爱寄春风,情涨秋水。
  李白的婚姻,可简而说之为:许氏为居妻,刘氏为偶情,鲁女为爱妾,宗氏为知己。
  【李诗的特色与成就】
  李白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自然山水诗和风情诗。
  他的自然山水诗,由于融入了自己的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个性,故可分为豪情壮思诗和澄澈抒怀诗。
  豪情壮思诗,让自然山川的美景,在诗的气势磅礴中,突显运动和力量之美,又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与悠悠情思。代表作《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
  他,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狂唱“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虚。”庐山,在诗人的笔下高耸入云天,与星星为邻,山形如屏风,若霞展开,以及香炉峰和双剑峰之雄奇、三叠泉之壮婉,苍茫的江水,幻变的云彩,翠微的山影湖色之美,妙不可言。不觉心清气荡,豪情齐天。
  澄澈抒怀诗,经他理想化的山水,表现出光明澄澈、宏大浩淼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着意追求,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代表作《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等。
  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高歌“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星河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该诗以诗人的活动为中心写景,以暮落碧山、月随人归、绿竹幽径、青萝拂衣、歌吟松风、曲尽星河等意象,描述了一幅轻松、惬意、舒适、欢愉的美景,在空明的意境里,澄澈俗事尘情,让心自由纯真的享受,这份超然的愉悦。
  在《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中低吟“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一轻舟。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诗人用江风、海树、秋夜、美舟、明月、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秋夜景致,接着又悄然荡开至渺渺星河、层层幽云,顿生一种飘渺飘逸之感,神清气爽,气定神闲地享受这份美,可诗人却笔锋一转,此等美景,在归路浩浩、蕙草枯悲,菱歌声愁,迷曲江岸,沙明远眺的意象中,也只能徒增诗人的相思离愁。
  从这些山水诗中,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诗人胸中充满了情与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他眼里,都飞情,都生爱。那花,为他香;那叶,为他绿;那“啾啾”的小鸟,也为他歌、为他乐。每一座山,每一处水,都有其独特的风景,都是一首诗、一首歌、一幅画,千娇百态、秀美生姿。他赐豪情予山水,赋灵性于景致,似乎她们天生就大气飘逸,轻盈雅丽。让她们,在豪放奔腾、隽秀纯真中,获得崇高的美感。让她们的纯净与纯美,去唤醒被庸俗生活所淹没的美好人性,从而也使诗人理想化的美,有了永久的不朽的魅力!
  风情诗,是诗人讴歌友情、抒怀自身情感和时尚写闺情的诗歌。
  讴歌友情的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友人》、《客中作》等。在《赠汪伦》高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与汪伦之情深过桃花潭水。《送友人》中慢吟“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对景怀人,意味深远。《客中作》若行板畅吟“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去是他乡。”一份思乡的情怀,在美酒佳肴里,淡然而生,别样滋味在心头。这三首诗都自然流畅,或豁达开朗,或情绵意婉,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风味。
  写闺情的如《怨情》、《玉阶怨》、《长干行》、《春思》、《长相思之二》等。
  轻吟《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一种淡淡的悲与愁,盈余于心,最后更是一问千般妙。如君夜吟《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一个倚窗望秋月的女子,那痴痴的情愁,如霜白了阶,若露湿了衣,惆怅你心,夜不能寐。
  轻唱《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可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一个由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到两相悦、再两相离的愁与怨,如君剥笋,越剥心更近,越剥色更明,而心却更伤,情却更愁,。
  君吟《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会在燕秦两地的春色里,生出一缕思愁,怨风断肠。浅唱《长相思之二》“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在空明哀婉的意境里,那寄春风的愁,渐作相思泪,悲悯你的眼,怅然你的情。
  这些闺情诗都写得十分缠绵悱恻,温婉含蓄,心里刻画,细腻生动,技法新巧娴熟,语言畅晓婉约,状眼前景于诗中,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一道景致,一缕相思;一句文字,千丝泪流。在诗人的豪放里,含蓄一抹细腻深婉的情感,让我们,奇异的品尝、回味。
  自我抒情的如《行路难》《将敬酒》、《月下独酌其一》、《静夜思》、《关山月》等。
  高唱《将敬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二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种豪情荡然于胸。该诗情感起于悲,继而在诗人酣畅淋漓的豪情里,渐渐淡然,逆转为乐,再转狂放与激愤。因此,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全诗至始至终,节奏都奔放跌宕,在纵横捭阖中,情感挥洒自如,豪情万丈,直透干云。
  轻吟《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一份苦中求乐的情怀淡淡升起。此诗很好的反映了诗人独有的豪放与悲愁,即使在孤独和寂寞中,他也能别开生面的找到切合点,让明月和自己的影子,陪他饮酒行乐,虽有点阿Q精神,却让悲情找到乐趣,让寂寞也显壮美。也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
  轻唱《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幅极美的夜景晃动眼前,一缕深深的思乡情怀悠然而起。该诗没半点矫饰,一切均如清水出芙蓉,空山响流水般,从心底自然流出,宛如天籁,句浅意明,小儿能懂且上口,故能广为流传,长久不衰。
  高吟《关山月》“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一腔粗犷悲壮的情怀萦绕。该诗一起笔,便展现一个浩淼广阔的境界,气势雄浑豪壮,俯仰古今。在关、山、月、云、海、沙、戍客与楼妇的意象转换中,豪放的气质、感怀的情调,都在自然纯朴的文字间流淌,奔泻。
  李诗依据体裁可分乐府、行歌和古风、绝句。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第一个真正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营养,并从结构和技法上大胆的改进,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使其能破而立,创新发展。他用超乎常异的艺术创造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让乐府和行歌,在他空无依傍,大刀阔斧、笔法多端的技法中,飘逸奔放成富有音韵的优美身姿,达到了自然随性又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让乐府和行歌的技法和语言的运用,解放中获得新生,破立里走向极完美、极成熟,让后来者无法企及。如读《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时,读者也倍感豪气干云、飘逸若仙,情随诗发,意与韵和。读《长干行》则又别有一番温婉与愁思,情愁甜,而意芳切。
  李白的古风与绝句,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屑于细微的雕琢与对偶的安排,不若小家碧玉,不以工巧取胜,而如奔腾之水,因形而势,一泻千里;不矫饰,不造作,让情与爱,夹杂在山水赋予他的灵气中,自然而生,自然而流,因而更为的自然明快、飘逸潇洒、以简洁畅晓的语言,表达出不尽的情思。创造的艺术形象,生动鲜活,明丽飘渺,情婉酣流,味飘诗外,正所谓情在诗,而意在外。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读来格外的清新明快,豪情飘逸,情满意酣,回味流连。
  总的说来,李白的诗想象新奇,构思绝妙,意象夸张生动,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浩淼,风格豪迈潇洒,浪漫飘逸,集古典诗歌之大成,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并推动唐诗进入黄金时代!把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极致!杜甫赞其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裴昱的剑、张旭的草书为唐朝“三绝”。韩愈评价李白与杜甫的诗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由此可见,李白的诗堪称,“无敌于世,卓然不群。”
  【诗垂千古,光耀后世】
  在中国从古到今的诗人中,李白的个性之活跃之解放,是独一无二的,这要感恩那个时代,给了李白充分的自由和包容的空间,让他能自由徜徉在诗歌王国里,做诗歌的王者、皇者;让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能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行走大唐的各个阶层,并能肆无忌惮的嘲讽和藐视权贵,批判腐败,揭露丑恶;以大胆反抗者的姿态,推动盛唐文化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发展,也正因为大唐,给诗人们的自由和包容,让诗歌在唐朝走向了顶峰。也才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超级巨星出来引领星空,使其更为的璀璨与明亮!星耀中华!光亮世界!
  李白诗华四射,同时,也开词之先河。著有《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和《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两首词也如他的闺情诗一般,温婉细腻,情寓于景,景托于情,意象轻盈凄美。特别是《忆秦娥》,更有词之风范,典雅工整,不愧被后世誉为百代词祖。
  762年,东方那最明亮的金星,在安徽当涂,启明晨曦后,高唱《临终歌》,隐没于浩瀚的星际,闪亮在那遥远的星河,静静的、默默的点亮,后来者的心灯!
  
  【后记】
  稿定,心未静,意还动,那写李白的豪情,也奔泻成了诗行。
  
  赞李白
  
  李白萦春天下香,横名京街亮霓裳。
  诗华万丈瑰今世,我唱君吟在大唐。
  
  注:李白:三意,指其人,实指李花盛开,暗指李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浩然在他的山水诗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意象,其中清"的"淡"的意象,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这是形成孟浩然诗歌"清淡"这一主流风格的重要原因
庐山思绪
大唐诗坛第一人,诗仙李白20首巅峰之作
古诗中的船意象
古诗词曲鉴赏宝典
浅谈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