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周王朝的巅峰成康之治

如果有读过我之前写的文章的朋友们,会发现,我是按照《史记》记载的史事的顺序写的。上一篇文章写了历史上的周武王伐纣过程,按照历史的发展,本文就该写一写周武王儿子的历史了。周武王的儿子和孙子共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或者叫成康盛世。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个盛世的历史记载吧。

一、周武王留下的政治遗产

在经历了古公亶父、季历、昌这三代君主的治理之后,周部落已经非常强大,直接为周武王灭商提供了雄厚的财力和兵力支撑。周武王灭商后,周王朝正式建立。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之后,继续延续自古公亶父以来实行的仁政、德政。首先,武王让自己的两个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共同辅佐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将商朝遗民聚集在一起继续统治,让武庚禄父借助商朝遗民的供养来继续祭祀商王朝的历代帝王。这在政治上的影响是很大的,是周王室一贯奉行的仁政的体现。随后,武王对王室、功臣、舜和禹的后代都进行了封赏,赐予他们土地,让他们变成一个个的诸侯,大家都心满意足,享受和平。另外,武王得天下之后,命令士兵放下武器,将军队整顿后解散,以此来向天下表明,今后不再用兵了。

周王室这么做,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依然有足够的政治和军事势力震慑诸侯,保持天子权威。可惜的是,武王的寿命并不长,虽然《史记》并没有记载武王在位的年限,根据推算,武王从继承周部落君主之日算起,大概在位时间为11-12年之间。因为根据《周本纪》的记载,西伯昌(就是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在继位九年后,率军抵达盟津会八百诸侯,又过了两年,开始伐纣,出兵伐纣的时间为12月,次年二月攻至商朝首都郊外,紧接着就灭了商,这段时间加起来最多不超过12年。灭商后,过了两年,武王去问商朝的遗臣箕子商为什么灭亡,然后就再也没有别的记载了,问完箕子后的记载直接就是“武王病”“后而崩”,因此,武王作为周天子在位时间可能只有两年到三年,也就是说,武王应该是在比较年轻时死的,因为武王死时,太子姬诵年少,且有周初定天下的记载。

尽管周武王作为周天子治国的时间不长,但是武王灭商后,采取的种种做法,为儿子和孙子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大环境。可以说,为成王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二、周公旦的摄政当国

正因为武王的太子姬诵在继位时年少,所以在天下初定的当时,周王室和群臣都感到恐惧,因为能够震慑所有诸侯的周武王不在了,大家都担心周王室是否能够震慑住诸侯们。这个时候,一个未成年的周天子很显然是没有任何影响力的,需要一位能够震慑住诸侯和大臣的人物出来处理政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公旦“恐诸侯畔周”,于是主动摄政当国。为什么周公旦出来摄政就能稳定天下呢?我们从《史记》的第三个世家《鲁周公世家》中就能找到答案。

《鲁周公世家》开篇即介绍了周公旦的身份和功绩。“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另外,周公旦是异于周文王众儿子的,因为司马迁大师记载,周公旦在周文王还活着的时候,周公旦作为儿子,非常孝顺,他待人宽厚,正直仁义,超越了其他王子。等到周武王继位,周公旦常常辅助周武王主持朝政。周武王继位九年时,周公旦辅助哥哥周武王,跟随大军伐纣,大军到达牧野时,周公旦协助周武王向众将士宣读了誓师伐纣的檄文《牧誓》。周武王进入商朝都城时,周公旦手握大钺,同手持小钺的召公一起,站在武王两旁护卫武王。

周武王在论功行封时,第一功臣太公望吕尚(姜尚,就是姜子牙)居功至伟,封地是富庶的齐国,接着封自己的弟弟周公旦是鲁公,也就是鲁国的老大,《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国可是远古帝王少昊的故城,鲁国可是封地档次仅次于齐国的地方,可见周公旦的功劳之高。但是周公旦并没有去鲁国享清福,而是留在周王室辅政。周武王病时,也曾对天祷告愿意让自己代替哥哥周武王得病。这样的一位仁义忠孝的王爷,在古代简直就是圣贤般的存在。

周武王死后,为了稳定局势,周公旦承担了治国重任,代替周成王主政。这引起周王室其他王子们的不满,最明显的就是被派去“辅佐”纣王之子武庚禄父治理商朝遗民的管叔鲜和蔡叔度的不满,他们直接和武庚禄父一起叛乱,周公旦借周天子周成王之名,杀掉了武庚禄父和管叔鲜,流放了蔡叔度。这样一来,其他的周王室成员也没有敢跳出来的,比较周公旦可以通过周成王完成很多事情,这可谓是最早的狭天子以令诸侯了。考虑到周公旦的功绩和能力,整个周朝都拥戴了这位摄政王。周公旦的确做得很好,后来曹操那首著名的诗歌《短歌行》中,就有提到周公旦的正面事迹,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当然,曹操自比于周公旦,只是标榜自己是为了天下才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只是收买人心而已。但是周公旦却不一样,他是真的以周王朝利益为重,当他摄政七年之后,周成王成年了,周公旦就把大权还给周成王,自己规规矩矩的回到群臣之中,面北称臣。总之,周公旦的摄政稳定了初得天下的周王朝,让各诸侯兢兢业业的经营好自己的地盘,按时给周王室进贡,一切都按照周朝建立时预想的一样,顺利且有序的发展着。周公旦为成康之治的出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周成王的功绩

成康之治就是指武王的儿子成王和成王的儿子康王在位期间,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我们先来看下周成王。周成王亲政后,首先要做的是营建新的首都,为什么呢?因为武王生前有个愿望就是要在洛城营建首都,可惜死的太早,没有完成。周成王亲政后,命令召公去丈量洛城,开始考虑营建新首都。周公旦还政成王后,多次亲自去主持新首都的营建,最终新首都建成,周王室把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迁移到洛城,并宣告:洛城是国家的中心,因为各地到洛城进贡的路程将会相同。营建新首都的原因也出来了,就是洛城是当时天下的中心,方便对天下的总体治理。

周成王做的第二件事,是征服淮夷和奄国。周成王命令召公作为太保,周公作为太师,一起率军讨伐了淮夷,还消灭了奄国。周成王灭奄国后,写下《多方》来训诫警示诸侯们。随后,周成王彻底消灭了商朝残余势力,击败淮夷。回到周朝首都后,写下《周官》,明确了周朝所设的官职和用人方法。

周成王做的第三件事,是重新制定了国家的礼仪和音乐制度,修改了法令。经过周成王的一系列治理,周朝民众和睦,称颂之声到处都是。不久,周成王又征服了东夷。

周成王快死的时候,怕太子姬钊难当重任,就命令召公和毕公率领(这个时候周公旦已经去世了)诸侯辅佐太子。成王去世后,召公和毕公率众诸侯带着太子姬钊来到祭祀先王们的庙堂里,用文王、武王创建周王朝的不易来反复的告诫太子,让他一定要节俭,不要贪婪,治理政事要专一,拿出成王去世前写的《顾命》来号令群臣辅佐太子。于是,太子正式继位,他就是周康王。

四、周康王的功绩

《史记》对周康王的记载并不多。康王继位后,向他们反复宣扬文王、武王的功绩,写下《康诰》。康王命令毕公写策书,为民众划定在城郊居住的村庄,用来形成对周朝首都的屏障。然后基本就没有康王的记载了。

但是,司马迁对康王是非常肯定的,他写到,周成王和康王在位时期,周朝太平安定,刑罚搁置四十多年没有使用。这也是为什么周成王和康王在位时期被称为成康之治或者成康盛世的原因。

康王死后,儿子昭王继位,昭王开始,周朝的国势开始衰落了。后来的各位周王们,没有一位能重现周天子的荣耀的,所以说,成王和康王在位期间,是周王朝的颠覆时期。

好了,史记中记载的武王伐纣的故事就介绍到这里了。我是午夜墨水,也叫灼热双刃,感谢观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通史之周公摄政(第十集)学习记录
“西周那些事儿”之中兴之主——周成王!
分封之后,得了封地就能当王?看这个时代,得了封地很可能被秒杀
周颂·访落原文、翻译及赏析
周公摄政建立分封、宗法、礼仪制度
周武王灭商后为什么把商王室微子启分封在宋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