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解读之初唐四杰(上)

大约在公元664——668年,即唐高宗麟德、乾封年间,诗坛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简单地说就是:高位如虞世南、杨师道、上官仪等人还在继续他们的宫体诗,承继着六朝华丽诗风。但在低层社会虽然也浸染着这种风气,终因创作动机与个人成长环境不同,其作品的风格已经完全与前者有着质的区别,这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踏上诗坛,他们确实为当时唐代诗歌的发展带来全新的面貌。

(一)四杰的生卒年代问题

从手头上目前看到的资料,这四个人生卒年代都没有确切记载。

稍好一点是王勃,据王勃自己在《春思赋》称:“咸亨二年余年二十有二”,后人据此推断王勃大约生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死于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活了二十八岁,但这只是一说,因为据新旧《唐书》来看,在对王勃的生年记录都存在误记。

杨炯的生年稍有定论,但卒年却不可考。在四杰之中他恐怕是死得最晚的那位。在他的一篇叫《从弟去盈墓志铭》,记他的弟弟“春秋二十有六”,可知杨炯生年比他的生在公元651年的弟弟要稍前些,极有可能杨炯和王勃的生年相近。

关于卢照邻的生卒年代存在说法颇多,有的说是637690,有的说是650689年。《旧唐书》记载,卢照邻十来岁时曾在曹宪、王义方门下求学,而曹在唐太宗年间以年老不仕,据此推断,卢照邻应是在扬州向曹宪学习苍雅。而王义方则是在高宗时期罢官后讲学于昌乐,据此推断,《旧唐书》记载卢十余岁是有误的。现代学者闻一多以及《唐诗鉴赏辞典》分别将卢照邻的生年定为637636(?)或约635年,但被一些人提出了质疑,这本身是唐诗公案,还是有人说得好照邻之生卒“确在何年,则不可考”,因为不影响我们普通读者读诗。

骆宾王的生卒年代也是没有记载的,甚至连他是是否被杀也有不同说法。《旧唐书》说他参与了徐敬业反对武则天的斗争,“兵败被诛”。《新唐书》说徐敬业兵败后逃至海边,被徐的部将王那相所斩,应包括骆宾王在内。但《骆宾王传》中又说他是“不知所之”。还有的说他是投江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骆宾王在兵败之后,出家为僧,所说还被当时的诗人宋之问认出,但骆宾王见面而不相识。

目前通行的说法,四杰之中,卢照邻年龄较长,其次是骆宾王,他们二人要比王勃、杨炯大十多岁。既然王、杨年龄要小于他们二人,那为什么四杰排名却是“王杨卢骆”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唐有哪些诗人,这些处于同时代的诗人相互认识吗?说出来别不信
【经典论述】——简答“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特点及对唐诗的贡献
唐诗的脉络之 初唐四杰
这29首巅峰唐诗,看尽大唐289年历史
就这4首诗,代表无可取代的“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杨炯不服气排名在王勃之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