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湖口望庐山瀑布》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

虹蜺:彩虹。

灵山:道家称蓬莱山为灵山,此处指庐山。

氤氲:水雾迷蒙的样子。

解读:

同样写月亮,张九龄的《秋夕望月》不及他的《望月怀远》名气大,同样写庐山瀑布,张诗却不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家喻户晓,但决不是说这首诗艺术性不及李诗,只是其传唱之广、名声之大不及李诗罢了。

诗题中所提到的湖口,指今鄱阳湖湖口,唐时隶属洪州境界。公元726年,张九龄受张说罢相的影响被降职,在地方任职时,其任所从冀州改至洪州,估计是玄宗是为了让他更好照顾其老母而优制许之,所以诗人心存感激,写下了这首咏赞之诗。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万丈之高,实令人难以想象,诗人用夸张的笔触表达了他对心中匡庐飞瀑险壮气势的折服与崇敬,令人生叹。下句则起了伴随着瀑布飞落而起升腾起的缥缈水气,与李白的“日照香庐生紫烟”可谓异曲同工。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则展现瀑布飞泻云天的动感之美。庐山之景,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当亲眼看见喷雪般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激荡着周遭的石岩,穿过古木,那种强烈的视觉感尤令人赞叹。

第三联主要描绘了瀑布在阳光照耀下所呈现出来的风采。灵瀑飞舞,朦胧的水雾浸染着金色的阳光悬浮在空中,远远望去,时而清晰、时而隐去,亦真亦无,读来让人获得身临其境般的视听体验。

最后一联以山水总括之笔来结束全篇,在诗人看来,“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眼前的匡庐山水不正是乾坤交合而孕育出来的人间仙境!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进一步描写诗人因思念而难眠的情景。相较于李白诗,这首诗不算太出名,但张的五律以四十字的篇幅使其更有自由发挥、铺展才思的空间,浓墨重彩而又繁简得当,读者不觉繁冗,清人胡本渊《唐诗近体》评价此诗,“清思健笔,足与太白相敌”。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元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郞。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历任官司勋员外郞、中书舍人、桂州都督、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郞等职。733年,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为著名贤相。后李林甫排挤,罢相。贬为荆州长史。四年后病逝。新旧《唐书》有本传。九龄工诗能文,长于碑志。《全唐诗》存诗3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书法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景同情异 别具一格 - 与缪斯对话——王美春博客 - 南通博客 - Powered By ...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鉴赏
【每日诗词】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张九龄(唐)
【书写经典】第241期,书写张九龄(唐)《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