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解读——常建之《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注:

破山寺:位于江苏常熟虞山北麓的兴福寺,这是南朝梁代大修时,发现在大雄宝殿内有一块隆起的巨石,左看像“兴”字,右看像“福”字,故名兴福寺,又因寺庙位于破龙涧下,此涧为龙斗破山而去后所成,故又名“破山寺”。

竹径:一作“曲径”。两者比较详见解读。

解读:

在常建为数不多的诗里,这首可称得上脍炙人口,诗歌从头至尾围绕清晨二字,着力描写了破山寺在清晨时分的清幽境界,传达出悠然恬淡的情志,其中“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更是千古名句,取代后世诗人欧阳修的喜爱。《红楼梦》中在第十七回中写到,大观园工程告竣,只待在各处题上匾额对联,使景物生色,贾政引众清客进园中观看,一路暂拟题咏,因宝玉专能作对,故令其同往,在进大观园门品时,迎面一山,遮住园中诸景,微露羊肠小道,故在此山上一块白石上留题——曲径通幽处。足见其诗影响之深。

清晨入古寺,这是统摄全诗的核心。接下来的高林不能理解为一般意义的树林,是佛家所谓丛林之意。就这样一路走来,穿过一条幽深而曲折的竹径,不知不觉来到了山寺的后院,禅房在竹树的掩映下,显得如此清幽。其中“竹径通幽处”,也有的版本作“曲径通幽处”,关于这两者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在中国美学史上长时间上争论不休,其实这两个字用得都非常好,与全诗的意境也吻合。竹原本就是中国文人喜爱之物,人们行走在幽静的竹径,又恰值天清地明,自然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了,而“曲径”则有一种移换景、引人入胜的妙处,经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沿途优美的景色一入眼帘,游历者岂不赏心乐目。

禅房的深处,山禽也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不由得起来,清澈的水潭边上,诗人的身影与天光云影在水中徘徊,人们仿佛进入佛家所谓“空”的境界,此时诗人只感到大自然和尘世中一切声音和喧嚣都已经寂灭,只有悠扬清脆梵门钟声在耳畔回响、在心头回荡。

破山寺没去过,据去过的人说,不过就是一座极平常的寺庙,只是自常建的这首诗后,这座寺成了后世人心向往之的去处,其中中四联已经成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指南。

常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一说为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官至盱眙县尉,后隐居鄂渚之西山。他一生仕途不顺,坎坷多艰,然放浪琴酒,为时人所重。其诗以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为主。《全唐诗》存诗1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悟道,句句入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读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全诗赏析
《全唐诗》最美的禅意诗,欧阳修特别痴迷,一直模仿却从未超越!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小诗人在寺院墙上写首诗,无一静字句句是静,欧阳修想学无从下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