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67 唐诗解读——杜甫之《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

阁:西阁,杜甫在夔州的寓所。

“岁暮”句:阴阳,月与日的代称。短景,指冬季日短。这是说,冬季日短,日月催逼着流逝的光阴。

“天涯”句:天涯,指夔州。霁,雨雪停止,天气开朗。这句写寒夜客居的寂寥之感。

“五更”二句:唐代军事制度,行军在外,日出、日入之时,都要击鼓、吹角。鼓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角十二声为一叠。每次要三鼓三角。

三峡,通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野哭”句:由许多家的野哭中仿佛听到了战争的声音。野哭,哭于郊野,古人哀悼死者的一种方式。去年(代宗永泰元年,765)十月,蜀中爆发崔旰之乱,大历元年(766,即本诗作年),方才勉强平息。

“夷歌”句:写夔州之僻远。应上“天涯”,启下“寂寥”。夷,指少数民族。

“卧龙”句:卧龙,指诸葛亮。徐庶曾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指西汉末年曾割据蜀地自称“白帝”的公孙述。左思《蜀都赋》中有“公孙跃马而称帝”句,因以作为代称。诸葛、公孙二人在夔州都有祠庙。他想到二人虽一为忠良的宰辅,一为割据的奸雄,但都终归黄土。

“人事”句:这是诗人自宽之语。人事指眼前的遭遇,音书指远地的消息。这句说既然从古以来都贤愚同尽,则自己流寓天涯,生活艰难,朋友阻绝,也就只好任其寂寥算了。

解读:

《阁夜》为《登岳阳楼》同时期作品,是杜甫律诗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异常沉重的心情。

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诗人从视觉入手,以典型的物候特征点明时序。“岁暮”其时白昼日渐缩短,亦是“催短景”之意所指。诗中的色调尽显寒涩之意,给人不寒而栗的感觉。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映照着遍地的霜雪,雪光反射下的大地犹如白昼,诗人感受到了“披霜冲雪”的冷寂与落寞。就在这凄凉寒怆中,忽然传来悲壮的“鼓角声”,划破长空。阵阵鼓角声里,让人联系到的是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动荡,给民众带来的痛苦。

颔联紧承“寒宵”,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时值黎明前的长夜,远处的声声鼓角,在辗转难眠的诗人听来更显悲壮。俯仰天地,三峡水流湍急,天上的繁星和银河倒映其中,随江水摇曳不定。悲壮的鼓角声,既暗示着紧张的战时气氛,也是诗人此时悲凉慷慨心境的外化。摇动的星河倒影,既象征着动荡不宁的时局,也是诗人纷乱心绪的显现。两句形象鲜明,音律铿锵,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寓情于景,借眼前雄浑伟丽之景传达出诗人此际沉郁悲愤的心情。

颈联写天将晓时所闻所见。渔樵所唱“夷歌”,见风俗之异,诗人之意很明显,此地非中原,自己身处偏远的异乡。“野哭”估计是诗人想象之辞,因为战争持续时间之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放声号啕,因为每家都有死于战乱者。所谓“千家”者,是言数量之大,影响之广大。这铺天而来的野哭穿过山脉河流,在“三峡星河”中四处播散,这与诗人另一首《兵车行》中“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之句可谓异曲同工。

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武侯祠和白帝庙在夔州并存,使诗人产生无限感慨:忠臣若诸葛亮,逆贼如公孙述,无论贤愚忠逆,今已同归于尽。且天底下尚有那么多处境不如自己的流离困苦的民众,我之世路乖隔、音信断绝又算得了什么呢?其中“人事依依漫寂寥”包括了太多的人间生离死另,诗人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相继去世,加上他自己多年来与家人聚少离多,表面上看,这两句是自我宽慰之辞,实则是愤激无奈之语。诗人拈出“卧龙”,其内蕴是想同诸葛亮一样,整顿乾坤,使国家复兴,即便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篇终的寓悲愤于挑达,突出了理想人生境界与凄凉现实处境的强烈反差,抒情深婉含蓄,味之不尽。

全诗写阁夜的所见所闻和感触,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滚滚波涛写到灿烂星河,从山川写到人事,从古人写到自身。笔触驰突,气象雄阔,上天下地,俯仰古今,而篇终又接以混茫之思。感情深沉悲愤,风格阔大苍凉,情景融汇一体。称得上是诗人七律体裁的典范之作。

前人对这首诗推崇备至,宋人叶梦得在其《石林诗话》谈到老杜诗歌时,认为此诗是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极具气象的佳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尝恨无复继者。”在夔州期间,诗人极喜欢写浩瀚无边的江山和连绵起伏的群山,通过博大寂寥的空间背景与诗人自我形象的孤渺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反差,表现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毛泽东曾三四遍圈画过此诗。在一本《注释唐诗三百首》中,于此诗标题前画个大圈,标题后又连画三个小圈。可感受到杜甫这首诗曾在一代伟人内心的触动。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首被称为“千古绝调”的诗,《唐诗直解》赞其“光芒四射,若令人不敢正视”
杜甫雄浑壮阔的一首七言律诗,开篇便气象不凡,颔联悲壮感人
杜甫一首杰出的七律,其中一个千古名句气象宏大,无可超越
唐诗三百首 | 阁夜
*夜翻译赏析
大寒 • 古诗词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