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妃江采苹

梅妃其人其事,《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均不见载。对于记载其人其事的《梅妃传》,鲁迅先生把它当作传奇小说看待,这样梅妃便是虚构人物。但梅妃的故事在后世还是有很大的影响,洪升的《长生殿》和蔡东藩的《唐史演义》都写入了梅妃的故事。

根据《梅妃传》的说法,梅妃江采苹是闽地莆田人,其父江仲逊是当地有名的儒医,三十余岁得女,对她极是疼爱。江采苹自幼聪颖,年方九岁即可诵读《诗经》中的数百诗篇,十四岁时更是写得一手好诗文。

少女时代的江采苹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她常以东晋谢道韫自比,吟诗作赋、音律歌舞均不在话下。值得一提的是,江采苹自幼就非常喜爱梅花,父亲江仲逊于是找来各种梅树种植于房前屋后,在梅花的熏染下渐渐长大的江采苹,高雅娴静,气度不凡。

“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妃笄矣。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几四万人,自得妃,视如尘土。宫中亦自以为不及。”(《梅妃传》)好一个“自得妃,视如尘土”,不管有没有夸张成分,总之是玄宗如获至宝,一时间,殊宠无限。由于江采苹酷爱梅花,唐玄宗便传旨各地寻找各类梅树,遍植宫苑前后,又亲笔挥毫,为她题了匾额叫“梅亭”,并开玩笑般叫江采苹为梅妃。

后来有一次,明皇与梅妃比赛烹茶,明皇对着各位亲王开玩笑说:“她是梅花精,吹白玉笛,跳惊鸿舞,能使满座生辉。今天比赛烹茶又赢了我啦!”梅妃马上说:“摆弄花花草草,偶然能胜过陛下。要是处理天下大事,规划政治,皇上自有高明手段,小女子怎能较量胜负呢!”明皇听了,自是非常受用。

“会太真杨氏入侍,宠爱日夺,上无疏意。而二人相疾,避路而行。上方之英皇,议者谓广狭不类,窃笑之。太真忌而智,妃性柔缓,亡以胜,后竟为杨氏迁于上阳东宫。”(同上)等到杨贵妃的出现,梅妃受宠的局面渐渐地被夺去,明皇倒没有疏远她的意思。但两个妃子互相嫉妒,连走路都彼此避开。温柔善良的梅妃在和杨贵妃的明争暗斗中渐渐失宠,最终被送到上阳东宫。

只是梅花绽放之际,玄宗偶尔还会忆及梅妃。于是,玄宗瞒着杨贵妃,派自己的心腹深夜牵马去上阳宫接梅妃到翠华西阁,两人忆起往昔情谊,均悲从中来。不料相会之事竟被杨贵妃知晓,她不宣自闯,玄宗吓得把江采苹藏到屋内夹墙中,江采苹倍感屈辱。唐玄宗也自知有愧于梅妃。一次,恰逢外使来,玄宗派人包了一斛珍珠偷偷给梅妃送去。梅妃见珠伤怀,心中满是说不出的苦涩,她轻轻地走到案前,饱蘸浓墨写了一首诗,并将这首诗和珍珠一并还给了玄宗: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城陷,唐玄宗携杨玉环西逃。留在宫内的梅妃跳下古井自尽身亡,也有说是上吊自尽,还有记载说她死于乱兵之手。更有民间传说,唐玄宗自蜀归长安后,在温泉池畔梅树下发现梅妃尸体,遂以妃礼厚葬,可谓众说纷纭。真实归处,已无所考。

附鲁迅先生考证文字,转载自鲁迅校录 蔡义江 蔡宛若今译《唐宋传奇集》:

《梅妃传》出《说郛》三十八,亦见于顾氏《文房小说》,取以相校,说郛为长。二本皆不云何人作,《唐人说荟》取之,题曹邺者,妄也。唐宋史志亦未见著录。后有无名氏跋,言“得于万卷朱遵度家,大中二年七月所书。"又云:“惟叶少蕴与予得之。”案朱遵度好读书,人目为“朱万卷”。子昂,称“小万卷”,由周入宋,为衡州录事参军,累仕至水部郎中。景德四年卒,年八十三。《宋史)(四三九)《文苑》有传。少蕴则叶梦得之字,梦得为绍圣四年进士,高宗时终于知福州,是南北宋间人。年代远不相及,何从同得朱遵度家书。盖并跋亦伪,非真识石林者之所作也。今即次之宋人著作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与杨贵妃争宠,失宠后作一首绝句,向唐玄宗道出无奈与绝望
孤傲的梅妃是怎么败给杨玉环的?
杨贵妃与情敌间的三大战役
[人文通史] 『历代系列美女』之江采萍-『完整』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才色无双》之——江采萍“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