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高宗吴皇后

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是开封人,她是高宗的第二任皇后。第一位皇后邢氏与高宗喜结良缘时,高宗还是位王子,两人感情也很好。靖康之变后,邢氏被掳北上,高宗即位后虚其后位十六年,直至从南归的母亲韦氏口中得知邢氏已离世,才开始考虑另立皇后。

吴氏的出生也很神奇。吴氏的父亲吴近曾经做过一个奇怪的梦,“近尝梦至一亭,扁(匾)曰'侍康’;旁植芍药,独放一花,殊妍丽可爱,花下白羊一,近寤而异之。后以乙未岁生(此年属羊),方产时,红光彻户外。年十四,高宗为康王(1107-18,比她大八岁),被选入宫,人谓'侍康’之徵。”(《宋史·后妃传下》)

年方十四的吴氏被分配到康王身边侍奉,刚开始的她还不容易与赵构扯上更亲密的关系。公元1127年金兵攻占汴京,将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皇室宗亲、后宫妃嫔全部掳走,其中也包括赵构的正妻邢氏及妾室儿女。赵构因在出使金求和的途中滞留河北躲过一劫,而此时的吴氏只是康王府的一个普通宫女,同样幸免于难。然而,在其他人惊慌失措、各自逃命的时候,吴氏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离开汴京,孤身投奔赵构。兵荒马乱之际,吴氏投奔而来,赵构很是感动。不久,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吴氏也被收入后宫。

追随赵构一路辗转之际,吴氏“常以戎服侍左右”。吴氏为人很有胆略。有一次,“卫士谋为变,入问帝所在”,她骗开了他们,使得高宗得免祸害。接着高宗逃到温州、台州一带,金兵追来,高宗只好逃入海中。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记载:她“侍高宗航海,金骑猝至,欲拏御舟,后发一矢,应弦而倒”。宋高宗赵构见状,更加宠爱她。不久,就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回到越州后又进封才人。此后,吴氏博览书史,勤习翰墨,很快被封为贵妃。

绍兴和议达成后,高宗母亲韦太后回到了南宋。韦太后回来后也很喜欢吴贵妃,当时皇后的位子已空置了很久,这样在韦太后的支持下,1143年,吴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赵构在逃亡过程中,失去了生育能力。此后,他选了两个孩子——赵伯琮和赵伯玖,作为养子来进行培养。吴皇后对两个孩子都视如己出,悉心照顾,两个孩子都由吴皇后养大。后来,吴皇后见赵伯琮才能贤德,更胜一筹,就积极说服赵构将伯琮立为太子,改名为赵昚,他就是宋孝宗。1162年,赵构传位于宋孝宗赵昚,自己当了逍遥自在的太上皇,吴氏则被尊为寿圣太上皇后。

孝宗即位之初锐意北伐,只可惜未能如愿收回土,反而大败而归。孝宗也逐渐意冷心灰,就禅位做了太上皇。大子即位,史称宋光宗,宋光宗又尊吴太后为太皇太后。宋光宗即位时已40多岁,他不仅政治昏聩,而且惧内,在宋孝宗的葬礼上,宋光宗竟然拒绝出席。一时间谣言起,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就在这紧要的关头,年已八十的吴皇后果断接受赵汝愚等大臣的建议,上朝垂帘听政。在朝议上,吴太皇太后宣布光宗内禅,由太子赵扩即位,是为宋宁宗。宋宁宗即位后,吴太皇太后又撤帘不再听政,使得南宋渡过了一场政治危机。

“吴太皇太后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55年,是中国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由于她为人谦慎,又深明大义,因此,很受朝野上下的尊重和爱戴。她虽然不问朝政,却每每帮助朝廷渡过危机。”(刘亚玲《正说大宋十八帝》)公元1197年吴太皇太后病死,终年83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构皇后吴氏
历经六朝,辅佐四帝,中国历史上唯一与皇帝走完金婚的皇后吴瑜
太上皇驾崩,皇帝不愿主持葬礼,80多岁的老太后出面另立新皇
后妃列传:宋光宗皇后李凤娘
宪圣慈烈皇后简介 她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宪圣慈烈皇后?
历朝正宫之7:宋(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