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珅的发迹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十多岁后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成绩较好,能“少小闻诗达礼”。“由于与继母的关系不好,少年时期的和珅经济条件并不好,这也可能是《清史稿》所说其'少贫无籍’的原因。”(《清朝通史》)

和珅在他19岁的那一年,承袭了先祖的三等轻车都尉的职务。同年,他还参加了科举考试。但考试的结果是他名落孙山,没有考中举人。又过了三年,也就是和珅22岁的时候,他被授为三等侍卫――也就是皇帝的普通保镖――和珅成为了一个皇家仪仗队的成员。做了三等侍卫,和珅终于可以接近皇上了。那么,和珅是怎样发迹的呢?

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得到的正史如《清史稿》等著作里面没有任何的记载——毕竟和珅是个贪官,具体描述贪官的发迹过程,是有损于乾隆皇帝的形象的。因此,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我们只能在一般不被人重视的野史中去钩沉。

陈焯的《归云室见闻杂记》载称:“和珅起自寒微。以生员銮仪卫一小职,扈从上临幸山东。”乾隆皇帝喜欢乘坐一种骡子驾御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天,碰巧和珅做随从侍卫,于是有了君臣二人的下面一段对话。乾隆皇帝问和珅是什么出身,和珅回答说是学生。乾隆皇帝又问和珅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和珅又回答说曾经参加庚寅年(1768年)的科举考试。乾隆皇帝又问和珅当年考试的题目是什么,和珅回答说是《论语》中的《孟公绰》一节。乾隆皇帝又问和珅,能否背诵下来当年他在考试的时候所写的文章。和珅于是随行随背,矫捷异常。乾隆听后就对和珅说,你的文章也是可以考中举人的。“比驾旋时,迁其官,未几躐居卿贰,派以军机,凡朝廷大政俱得与闻,朝夕论思,悉当上意。”

清人陈康祺在《郎潜记闻》卷四《和珅蒙恩眷之缘》条目中写道:“闻其始,特銮仪卫一校尉。”一天,乾隆出宫,坐在车舆中翻阅奏本,一个奏章报告缅甸要犯脱逃的消息,乾隆读过后微怒,说道:“虎兕出于㭱,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欤?”(这话出自《论语》,兕指雌犀牛。大意是说,动物园里的动物们跑出来了,珍藏的上好的东西被毁坏了,是谁的责任?)侍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唯独和珅回答说:“爷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和珅的回答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乾隆于是又问了和珅的家世、年岁,和珅“奏对皆称旨。自是恩礼日隆。”

薛福成在《庸庵笔记》卷三《轶闻》之《入湘奇缘》中说:“一日大驾将出,仓猝求黄盖不得。高宗云:'是谁之过欤?’各堂员瞠目相向,不知所措。和珅应声云:'典守者不能辞其责’。高宗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遂派总管仪仗,升为侍卫,洊擢副都统……尊宠用事,旋由尚书授大学士。”

和珅就这样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随机应变,博得了乾隆皇帝的赏识,逐渐荣升,成为一等公、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身兼多种要职,从一个少年家贫应试不中的落魄生员,经乾隆皇帝一手提拔终于位极人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丑男高中状元,皇帝不喜出对联刁难,他答出下联后,皇帝:就你了
和珅是怎么抓住机会进入乾隆视线的?
侍卫的功底
穷亲戚前来投靠,和珅只让他们“晒银子”,亲戚半个月才明白用意
满清第一大贪官,和珅发家史
在古代要学些什么才能成为一名武举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