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的御膳房

清代内务府是负责皇族一应事物的总机关,内务府下设“御茶膳房”和“掌关防管理内管领事务处”两个专职机构具体负责清宫饮食,“掌关防管理内管领事务处”负责原材料的供应,“御茶膳房”则主要负责制作和配置御宴。

清初,御茶膳房下设膳房、茶房等。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成规制,当时的御茶膳房被分为内膳房和外膳房。内膳房分荤局、素局、点心局、饭局、挂炉局。荤局主管肉类、鱼类、海味,素局主管青菜、干菜、植物油料,点心局主管包子、饺子、烧饼以及各式糕点,饭局主管各种粥、饭,挂炉局主管各类烧烤。外膳房没有太详细的分工,毕竟它只负责值班大臣和侍卫等的伙食。除此之外,清宫中打理干鲜果品的机构叫果房,它不属于御膳房,而是隶属于内务府掌仪司,有南果房和北果房之分,顾名思义自然是分别负责南方水果和北方水果了。

一般来说,御膳房其实只负责皇帝和皇后的饮食,除了慈禧当政时期增添了寿膳房,皇贵妃、妃、嫔则随居住宫殿设小厨房,贵人、答应以下无自己的厨房,只能随着本宫主位妃嫔饮食。

御膳房由内务府管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员定额,直到乾隆二十四年才统一定制。御膳房的“领导”全部由侍卫组成,御膳房设尚膳正3名,其中一等侍卫(正三品)1名,二等侍卫2名,尚膳副以三等侍卫1名充任,下设尚膳12名,其中5名授三等侍卫,7名授蓝翎侍卫。过去说皇上的饮食第一要务并非美味而是安全,从这个角度来看此言不假。

“领导”之下,才是真正干活的人。尚膳下再设庖长四名,副庖长四名、庖人五十名、领班顶戴柏唐阿(满语,意为无品级的管事人)四名、柏唐阿四十一名、承应长五名,承应人八十四名,催长二名、领催十一名。也就是说厨师长4人,副厨师长4人,厨师50人,这是负责做饭的专职人员。

当然,给皇上做饭的还有体制外的。体制外的御厨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进宫行走的厨师,一种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小厨房。进宫行走的厨师,一般是皇上在宫外特别喜欢某人做的菜肴,命他进御膳房行走,也跟御厨们一起做饭,但是并不能划归到御膳房的名额之中,这位御厨的身份挂在某大臣家里,但每天进宫上班。比如乾隆朝的张东官,其身份是长芦盐政西宁家的私厨,但是每天进宫给皇上做法。小厨房就更复杂一些,如果某位妃子被皇上恩赐了小厨房,那么就在离自己寝宫比较近的地方划出一块地方作为厨房,单从宫外找厨师给她做饭,所有的花销不走御膳房的账,而是用她自己的体己钱。

御膳房的专职厨师一般都是世袭的,这样以保证皇帝入口东西的安全性,世代效劳皇家,比较可靠。御厨到了60多岁,御膳房就会允许御厨带一个孩子进来,慢慢传授厨艺。然而,这种厨艺的传承通常是只传男不传女,如果哪位御厨没有儿子,这个技艺也就失传了。

从上面的述说我们不难发现,一提到皇家御膳,人们总会觉得它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人多、复杂、做工繁复,但单就美食而言,就未必那么尽如人意了,否则也不会有体制外的厨师和小厨房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御厨和太监同为宫廷服务人员,他们为什么无需净身呢?
清朝厨师在御膳房工作,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美食课堂:清代后宫怎么吃?竟跟《甄嬛传》里演的那么不一样!
在清朝,给皇帝下毒有多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枚鸡蛋十两银
史上最节俭的皇帝道光:打卤面为皇后祝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