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真实的美国 | 与奥密克戎共舞的日子


2022年伊始,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排山倒海般地从美国的东岸一路冲到西岸。

01

2022年1月10日

一早收到微信,据说出自加州一位著名的医学博士。

本周美国新冠纪录创新,从周一的一百万病人(应该包括周六和周日漏记的病人),周二的88.6万,周三70万,周四75.9万,到周五的90万病例。住院也是直线上升(好多病人是因为其它病入院,测出新冠阳性)。

下周预计至少有几天可能超过百万。预计到月底才能达到高峰(或者拐点)。针对疫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周五决定一月份全部网课。我们可以在家上班上课。

目前流行的说法是Omicron可能是大流行的终结者,对完整免疫和接种加强剂的人群,可能像个“大感冒”。

个人认为此说是为时过早,目前尚无可靠数据支持这种说法。我要强调的是对于高危人群,即60岁以上老人和有基础病和免疫缺陷的人群,我认为应该严阵以待。

减少外出,闭门谢客,固体强身,改善营养,加强免疫,保持距离,注意清洁,保护自己,减少风险。如果一定要外出,拉紧新冠之弦,速出速回。

我们已经坚守近两年了,再坚持1-2个月未尝不可。家里若有小孩上学者,更是要特别注意防范,以免中标。

目前洛杉矶中小学的学生阳性率是4-15%之间,学校从学校带回新冠传播可能性也很高。

建议像去年一月份一样准备起来,家里常备:体温表,血氧饱和度测试仪,家用新冠测试盒,退烧药,维生素片,咳嗽药,止咳糖。

如果发生相关症状,不管新冠测试结果如何,先行自我隔离,以免影响家人。祝朋友们认真对待,顺利通过未来3-4周,以避开新冠高峰。

一位群友转发了一个笔记, 是一位朋友的亲身经历。

我们家最近感染了新冠,刚刚康复。我给同学们分享一下,供大家参考。

地点:美国南加州

传染来源:圣诞节前,我女儿的姨夫一家和几个朋友家集体在一个海边度假地度假一周,邀请了她一起过去,一共20个人。

考虑到孩子在疫情期间闷在家一两年了,就让她一起去了。其中的一个人确诊了阳性。我去接了女儿回家,但是两天后全家都感染了。

时间表:

12月23日接女儿回家。

12月25日开始大家陆续有症状。

12月27日去做了检测。

12月29日检测结果出来,全家阳性。

到了1月1日基本都康复了。

治疗:美国医疗手册不建议去医院。建议在家隔离,勤通风,勤洗手,勤喝水。发烧了吃泰诺。大多数人都会自愈。有生命危险了才建议去医院。

另外,我们主要用到了医生推荐的下面的几个药:喉咙痛了用喉痛喷剂(主要成分phenol苯酚),咳嗽了吃咳嗽药mucinex(主要成分Guaifenesin呱芬那辛),鼻塞了用鼻塞喷剂Afrin(主要成分Oxymetazoline羟甲唑啉)。都是药店常见的非处方药,随处可以买到。

餐饮:家里有各种肉和蔬菜,鸡蛋,牛奶,大量水果。每顿保证足够蛋白。患病期间大家胃口倒没有受影响,每顿都吃的挺丰盛。

总结:医生说打了疫苗后很多人没症状,有症状也和感冒差不多,在我们身上也差不多是这样。

女儿的症状

12月25日早上开始有些鼻塞,说活有鼻音,到了12月26日鼻塞减轻了一些,然后再没有任何症状了。

我太太的症状

12月25日:早上开始觉得有些异常,隐隐胸口发闷。

12月26日:疲惫嗜睡没有精神,头痛,四肢乏力。晚上有呕吐,呕吐后症状减轻。

12月27日:乏力,头痛。

12月28日:乏力,头痛,肌肉痛。发低烧37.8度。

12月29日(最严重的一天):乏力,头痛,肌肉痛,鼻塞。发低烧还是37.8度,特别累特别想睡觉。用了鼻塞喷剂。

12月30日:体温正常,症状减轻。

12月31日:早上起来觉得完全好了。有些微咳嗽。

1月1日:基本恢复。有零星咳嗽。

我的症状

12月26日:晚上出去购物的路上突然感觉有些发冷,回家后量体温低烧37.3度。

12月27日:发烧38.5度,咽喉痛。

12月28日:发烧39度。咽喉痛加剧,身子发冷。

12月29日(最严重的一天):温度一直在39度左右徘徊。用了咽喉痛喷剂,症状减轻。

12月30日:体温恢复正常。咽喉不痛了。开始咳嗽。

12月31日:早上起来觉得基本好了,除了有些咳嗽。下午突然丧失了嗅觉,酒精喷雾喷在手上闻不到味道。

1月1日:体温正常,零星咳嗽。嗅觉回来一些。

1月2日:体温正常,零星咳嗽。嗅觉回来了。

总结一下,基本和感冒差不多。我们得的是德尔塔。奥米克荣的症状似乎更轻一些。全程美国的要求是从有症状之日起自我隔离10天就可以接触隔离,没任何约束。

去年的时候感觉还很遥远,自己严防死守就没问题。最近越来越多的人感染,认识的家庭里也感染了一些。

我女儿的儿科医生是西安医学院毕业来美国的。他说他的病人中最近确诊的数都数不过来了。

亲身体验。美国对付新冠万能药:泰诺,上到80老人,下到俩月婴儿。在家等着靠免疫系统自愈。发烧了吃泰诺……

02

2022年1月12日

今天一早收到一条转发的信息。

我想讲讲“Covid 到我家”的事,也许在Covid,疫苗,加强针方面对大家有所启发。

圣诞节过后美东和新英格兰地区一直阴雨连绵。我们一家怀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信念,投奔阳光明媚的Miami Beach,享受阳光浴。

在来佛罗里达的两个星期前,我和我大女儿在前两针Pfizer疫苗的基础上打了Moderna的加强针。我太太打了Pfizer 的加强针。

在Miami的最后一天,我太太开始喉咙痛。回家后有全身肌肉疼痛的症状。星期一去做了PCR Covid test。两天后得知结果:阳性。

其他人立即去做了PCR。我的结果前天回来,两个女儿的结果今天回来,均为阴性。

这样的结果说明什么呢?

(1)Booster 有效,mixed booster 更有效(我和女儿这样的接法:Pfizer-pfizer- Moderna )。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大家没有任何防护和隔离,我太太的Covid 愣是没传给其他人。

(2)在做PCR 检测的当天,我太太也做了quick test (Abbott)。结果阴性。这说明她的Virus load 很低(Quick test 灵敏度比PCR低,low viral load 可能检测不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的Covid 没有传给家里的任何其他人(我小女儿没有接booster)。我的理解是我太太的booster 限制了病毒的繁殖和传播。所以,结论是加强针有效,有用。

03

 2022年1月13日

收到一条网络信息:

美国最新公布的纽约州新冠突破性感染(完全接种后仍感染)的数据:在纽约州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88.9 万例经实验室确认发生了突破性感染,相当于纽约州12岁以上完全接种疫苗人口的 6.7% ,其中 2.5 万人(突破性病例的2.8%)需住院治疗。

关于奥密克戎,从2021年12月13日起出现之后,疫苗对病例的有效性为78.0% 。

这意味着,与未接种疫苗的纽约人相比,完全接种疫苗的纽约人感染新冠的概率要低 78% 。

好几个群里都在传这个幽默段子。

美国段子:如果你的朋友中还没有人得新冠,那说明你没有朋友!

英国段子:我出门买菜,在等红绿灯过马路的时候,碰见对面站着朋友Mary。

Mary热情打招呼:“怎么,你也阳性了?”

我惊讶地回答:“没有呀。”

Mary更惊讶:“没有阳性你就敢跑出来?”

我:“……”

法国段子:现在全法兰西,阴性的人在家里蹲着隔离,阳性的人全跑出来开心快活。

澳大利亚段子:八人聚会,七人阳性,一人阴性,最后大家把唯一阴性那位给劝退了,其他七人开开心心聚餐,自古以来,传染性疾病必须隔离,才能全部治疗完毕,为了自由聚会,命不要了,无语。

以前得了新冠(COVID),一般藏着掖着,怕一不小心被人知道,遭鄙视,在小区走路被人绕着走,遭歧视。

在学校里,学生得新冠,做老师的一清二楚,但还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隐私,暗地里偷偷给学生补课;不过,后来的画风渐渐成了这样子的啦:

在家隔离了10天的学生返校,一进教室门,学生们很好奇:咦,这么多天,你上哪儿去啦?

康复的学生中气十足地说:得了COVID!

学生们掌声雷动:好~好~好~

昨天一朋友打来电话,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你知道吗?我又得了COVID,这次是Omicron(奥密克戎)!

这哥们自从去年三月得了Alpha,九月Delta,现在又染上奥密克戎,隔三差五与新冠作斗争,居然当作好消息广而告之了,彻底颠覆我的“三观”。

联想到学期结束前,与四位老师一起开会,结果发现他们都得过新冠的,于是四人大谈特谈各自得病后的反应,我坐在那里听得好尴尬。

于是乎,与大学同学开玩笑:长此以往,没有得过COVID的反而要被鄙视了,呵呵……

04

2022年1月16日

下午, 我在同学群里转发了一篇挺有意思的疫情周记,老同学X 点评。

X:请注意那些评论。这贴子非常准确地描述当下在美华人的生活场景。

二年来,疫情第一次真的来到了我们身边。朋友间打电话都是问中招没有,弄得我测了三次都阴性后都不好意思再说……

上个星期有位朋友从旧金山来,这位朋友的二个儿子和太太都刚中招,他说他出来躲疫情(实际上是来工作的)而我整个星期都陪伴他在这里到处逛,并顿顿在歺馆吃饭。

他上周五走了后,我今天再去检测了核酸。明后天才可以知道是否中招。

反正这二年对我来说,生活几乎完全正常,除了进公共场所要戴口罩。

这二年每年还自驾万余公里二次横穿美国,已经访问了廿个地方城镇和国家公园。说实话,不中招真的是老天爷粗心大意了。

我后来对X说, 他如此exposure, 早已满身抗体, Who怕Who啦!

05

2022年1月18日

和朋友X的聊天记录:

J:前几天看你在群里说去测了核酸,不知结果如何?有点牵挂,㊗️愿一切安好。

X:结果明天才能知道。准备今天再去测一次,因为航空公司要求是在登机二天之内测的结果。

实际上阳性反而好,因为没有症状的感染形成自身免疫就不怕了。只是会影响出行,延期出发。必须随老天爷的旨意出行处世。二人测试就要$500,到那里还要测试,登机回美国前再测试,也是这价格。谢谢你的关注。

J:你准备出国旅行了?去哪里?羡慕……

06

2022年1月18日

今天看了美国CDC过去30天疫情曲线,箭头拐弯了,似乎进入了正态分布曲线的右侧?

以上内容, 来自群聊或网络, 本人只是整理转发。

照片均来自我的朋友圈,谢谢各位post 照片的朋友们!

本文来源 Jean 2022-1-19 《美篇》

徐伟建专栏文章推荐阅读

了解真实的美国 | 与奥密克戎共舞的日子

了解真实的美国 | 东拉西扯万圣节

人生物语 | 2021 秋日随心所想

人生物语 | 李婧在休斯敦—蓝色传奇蓝色梦想

人生物语 | 一位美国华人母亲在朋友圈里的随记: 浪花托起梦想——记录儿子游泳的成长过程

海外纪事 | 德州有云朵的日子

生活日记 | 美国的飓风,美式的逃难记

父亲节特刊 | 一波三折回家记

徐伟建旅游专栏 | 2018年走进南亚次大陆--印度掠影

徐伟建生活日记 | 五月鲜花分外艳丽

徐伟建生活日记 | 2021年的人间四月天

徐伟建生活日记 | 阳春三月小区游

走进邬达克 | 梦里故乡——外国弄堂12号

徐伟建生活日记 | 美国德州的早春二月——我的朋友圈

徐伟建生活日记 | 我在美国告别庚子年

徐伟建旅游专栏 | 2020年唯一的一次旅行-巴拿马运河邮轮

人生物语 | 怀念切利和琼丝

徐伟建旅游专栏 | 在加勒比海精致游轮上的旅游日记(三)

徐伟健旅游专栏 | 在加勒比海精致游轮上的旅游日记(二)

徐伟健旅游专栏 | 在加勒比海精致游轮上的旅游日记(一)

徐伟建旅游专栏 | 美国圣胡安游记

疫情日记 | 我在美国度过的2020年节日

新华路时光

音乐欣赏频道   绝美小号《1930咖啡馆》雕刻时光,回味无穷

点击视频下图标可全屏收看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Omikron 已占 80%,测试中心人满为患 ‖ 科学家承诺,在奥米克戎之后,我们将恢复正常生活 ‖ 捷克养老金有什么变化
生活在阿联酋|迪拜 阿布扎比你必须了解有关新冠状病毒的信息指南!
不隔离了!菲律宾大刀阔斧放开港口换班:符合条件 直接换班!
奥米克戎的真相—来自南非的数据
目前最好的新冠发展史综述!只看事实:奥密克戎文献汇总
一人感染,如何避免全家中招?这份孩子、大人都能用的“防疫代茶饮”,预防、缓解都适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