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宵特刊 | 东风夜放花千树——古人的上元节观灯趣闻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 、 下元: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宫观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开封城内的百姓走上街头观赏潘楼街璀璨的花灯。

01

赴一场灯影之约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曾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盛赞北宋开封城内火树银光,人流如织的上元观灯。

观灯,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上元灯会更是精彩绝伦。“上元”,指的是上元节,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每到上元节期间,各家各户,街道两侧花灯无数。大家一改往常夜晚熄灯休息的习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拿出平日里舍不得挂的大红灯笼悬在门前。

街头巷尾的莲花灯盏、琉璃灯山、鲤鱼灯笼等装点着整个开封城。

“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雾融融,动烛远近”,数十万盏花灯将开封城照耀得如同黑夜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宋朝版的“春晚”,正在这座古城浪漫上演。

人们为了方便观灯,提前十多天就在临街的酒肆订好位置,一边观灯,一边与亲朋好友畅快饮酒,场面十分热闹。

据诗文记载:“都人欲为夜宴,而绝无可往处,人多故也”,可见,上元节期想找一家酒肆吃饭都成难事,因为早被他人预订一空。

02

上元之光,长街辉煌

走街观灯与举办精彩纷呈的灯会是上元节的传统佳俗,而张灯与观灯的习俗还得追溯至隋朝。

《隋书·柳彧传》有言:“每以正月望夜(正月十五之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可见上元节的许多习俗在隋朝已经成熟了起来。

到了隋炀帝时期,朝廷将上元观灯游玩活动的规模继续扩大,赏灯游玩的百姓不计其数,所以,“元行乐,始盛于此”。

到了举国繁荣的唐朝,灯会才成为上元的标志。每年正月十五,上元节被设立为“官方法定节日”,《唐会要》中的《燃灯》记载:“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

可见,上元灯会时间一般为正月十四至十六,共3天。而关于灯会的描述,唐朝诗人更是将才情进一步发挥,诗人李商隐《诗曰》中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卢照邻《十五夜观灯》中的“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将车水马龙、月华如昼的热闹场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随着各朝代文化的日益发展,宋朝时期的上元灯会空前壮观,甚至可以说是达到顶峰。和唐朝相比,宋朝上元灯会的时间由3天延长至5天。

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如实记录了上元节盛况空前的观灯场景:“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不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

鞠,踏索上竿。”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花灯的样式比唐朝更胜一筹。“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彩结,山呇上皆画神仙故事。”

灯组有采增结成的文殊菩萨跨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等代表性作品,“菩萨们”的手指大多会喷水,这是为何?

因为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中间有一座灯山,灯山山顶有一个巨大的水柜,这个水柜将隐藏的竹管与菩萨的胳膊链接起来,灯山上有一口水井,井口架着辘轳,开封府会派几名工匠在那儿转动辘轳,获取井水,不停地运至山上的水柜中,最终通过隐藏的竹管,从菩萨的指尖喷出来。

心灵手巧的制灯匠人运用兽角、翎毛、琉璃、皮革、丝绸等制作花灯。

商人贩卖着绢灯、镜灯、凤灯、马骑灯、日月灯、琉璃灯、福字灯、寿字灯、梅花灯、海堂灯等灯组。

北宋时期的制灯匠人可谓心灵手巧,他们巧妙地运用兽角、翎毛、琉璃、皮革、丝绸等制作绢灯、镜灯、凤灯、水灯、马骑灯、日月灯、琉璃灯、福字灯、寿字灯、梅花灯、海棠灯等备受百姓喜爱的灯组。

03

诸灯之王“棘盆灯”

在宜德门外,有一条东西大街,被俗称为“潘楼街”。上元节期间,大街南侧设有一条隔离带,隔离带中摆放着当时最大的棘盆灯。这条隔离带长达一百多丈,用带刺的树枝编成防护栏,防护栏内竖起两根几十丈高的巨竿,用彩色

丝绸捆扎装饰,竿上悬挂着纸糊的“神仙”、佛像、戏曲人物,风一吹、神佛皆动,就跟“活”的一样。

这两根巨竿中间是戏台,开封府派艺人在此进行杂技、歌舞、笙乐等形式丰富的表演。当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上元节期间,皇帝也会与民同乐,《梦粱录》记载:“上御宣德楼观灯,有牌曰'宣和与民同乐'。”

皇帝会亲自登上宜德楼观灯,与百姓一同欢庆上元佳节、使得元宵灯会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万民同欢的欢乐海洋。

04

这灯,“真上头”

如果我们在上元节期间“穿越”至宋朝,会惊奇地发现人在街巷串,灯在发间闪、许多宋人的头上竟然盘着花灯。有诗文记载、“灯球灯笼、大如枣栗,加珠翠之饰,合城妇女竟戴之。

达官显贵为了彰显地位,其男仆会头顶花灯。

诗中说的,是宋朝的巧手工匠们将灯笼制作得像一颗颗枣子和栗子,再用珍珠、翡翠等作装饰,最后往头上一插,发间的花灯呈现出光彩四溢的效果。

在宋朝、爱美可不是女子的专属,男子也格外讲究自身的形象,特别是达官显贵们。他们的身后会跟着一群男仆,这些“小跟班”们不仅要负责主子的人身安全,又要让主子显得威风。

“花灯上头”成为“显摆”身份的不二之选。小跟班头上的花灯通常分为2种,一种是莲花形状或牡丹形状的灯碗,一种是用铁线串起来的“火杨梅”。火杨梅磨枣为粉、捣炭为屑,将两者拌在一起、浇上油蜡,团成圆球,一串一串点着后放在头顶,跟着主人上街。

头戴花灯很好玩儿,但可不太安全。


宋朝男子大多不剃发,和女子一样、盘着高高的发型。小跟班们只能迈着小步子走路,如果步子迈大了,头上的莲花、牡丹花碗和吡吡冒火的火杨梅一旦颠覆,明火落在头上,可是大事,并且救火也肯定来不及,满头头发可就“清净”了。

为了保障张灯与观灯者的财产与人身安全,开封城的官员也着实想尽了办法。“防火”之术放在了首位,官兵们依靠云梯、火叉、水桶等工具灭火,所以在许多灯组的旁边,均设置一架云梯、一只巨桶和若干铺兵(巡逻的兵卒)。

此外,开封府十分重视对上元节期间小偷小盗行为的管控。若有窃人钱财的小偷和调戏妇女的流氓,将被当即拉至灯棚前示众,或打板子,或处徒刑,让心怀不轨之人悬崖勒马,不敢再为非作歹。

淘气调皮的孩童,也在开封府的“管控”范围之内,为了防止孩童走失,开封府在街巷的社区内建起了观影“戏棚子”,在没有动画片的宋朝,艺人借助手势、皮影、灯光,在薄布上投射出生动有趣的动画,吸引孩童观看,使他们不至于到处乱跑。

换言之,有了开封府的后勤保障,“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与狂欢才能在上元之夜得到极致释放。

大型灯组《普贤菩萨骑白象》

本文来源《手工制作》杂志

新华路时光

音乐欣赏频道    俄罗斯老艺术家手风琴演奏《怀念》点击视频右下图标可全屏收看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灯会
[优秀习作] 元宵灯会
【旅游资讯】最热闹的元宵节 开封龙亭上演全民狂欢
灯灯灯灯!足不出户看遍全国各地元宵灯会!现场美照都在这里啦!
元宵灯会
正月十五闹元宵(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