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景泰蓝的起源与道教的关系

景泰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学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拂郎”,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传世的明代景泰蓝器物中大多镌刻大明景泰年制款,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底色,故而得名“景泰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铜鎏金錾胎珐琅永乐樽


对于景泰蓝的起源大陆学界内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景泰蓝起源自元代,由当时被俘虏的阿拉伯工匠带来的工艺和材料在中国为元代宫廷首造(代表人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杨伯达先生)。但这种说法只是主观臆断,并无实物佐证。况且所谓的元代的景泰蓝器物多为仿古青铜器礼器造型,纹饰呈现出显著的明代特征,与元代风格迥异。

元代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种说法是景泰蓝源于中国本土,始于明宣德年间(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祝重寿教授为代表),但又无法界定那些珐琅釉料具有玻璃质感、被杨伯达先生定为“元代的”、又明显早于宣德年间的景泰蓝器物的制作年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祝重寿教授的文章
景泰蓝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明初曹昭《格古要论》:“大食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拂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合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

清代王棠《知新录》:“大食窑器,以铜骨为身,起线填五彩药料烧成,俗称珐琅是也。宋官窑色鲜菁可爱,明官窑亦佳。又谓鬼国窑。”梁同书《古窑器考》:“大食窑,出大食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与佛郎嵌相似”;“从两广来者,世称洋磁,亦以铜作骨,嵌瓷烧成”。

明代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


傅振伦《(陶说)译注》:“大食窑是指阿拉伯的金属掐丝珐琅。”。由此可以看出,在大食窑即铜掐丝珐琅传入中国之前,已有嵌珐琅工艺谓之拂郎嵌(即青铜堑刻镶嵌珐琅)。

所以我们说景泰蓝源于中国,先是有拂郎嵌制作工艺,因制作太过繁复,不宜大批生产,后借鉴大食窑相对简单的掐丝珐琅技术使景泰蓝得以广泛制作。历经明、清二代王朝的历史变革中,形成了独特的景泰蓝文化。

如今,一件铜鎏金錾胎珐琅宝瓶的出现对景泰蓝的起源给出了直接的答案:

通过解读宝瓶上的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景泰蓝源于明永乐年间,是永乐大帝亲自参与设计并利用中国传统青铜器制作工艺,结合郑和下西洋由古里国带回或由古里国朝贡的珐琅釉料打造而成。


据大明会典第106卷记载:古里国在永乐三年、五年、七年皆遣使朝贡。贡物中有宝石,珊瑚珠,琉璃瓶,琉璃碗,宝铁刀,拂郎双刃刀等,拂郎即珐琅。可见,古里国有制作珐琅器的工艺和材料。这件宝瓶是永乐皇帝为其尊奉的真武大帝亲手打造的,是祭祀真武大帝时使用的法器之一,也是中国的第一批景泰蓝器物。

《明史·舆服志》云:“道士,常服青。”《清规玄妙》云:“凡全真服色,惟青为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以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也。”可见道家选择青色作为常服颜色,是有其根据的。其鲜明的青色乃是道家所尊崇的东方之色,而非阿拉伯民族所喜爱的颜色——绿色,甚至有些阿拉伯民族还忌讳蓝色。这些都足以说明景泰蓝源于中国,由永乐皇帝为祭祀真武大帝首创。

纵观中国历史,真正能够引领世界的当属大明永乐一朝。他修大典,铸大钟;南收交趾,北击蒙元;建紫禁城功高盖世,筑明长城保国平安;郑和下西洋开展海上贸易,各国互通工商,引万国来朝;“斯民小康,与民同乐”的执政理念;构筑“强不凌弱,众不暴寡”的大同世界;他尊道礼佛,倡导儒学;三教合一,四海威服;其功绩远迈汉唐,其威名万古流芳。他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大明永乐皇帝

古人云:器物载道。永乐大帝亲手打造的铜鎏金錾胎珐琅宝瓶,集古今中外之技艺于一身,用料考究,精雕细琢,终成镇国通灵之法器,东方之圣杯。宝瓶形制规整,大气磅礴。聚天地之灵气,传玄武之圣意。瓶高36厘米,瓶身直径20厘米,瓶口直径13厘米,重约9.5斤,因此宝瓶高宽比例为36:20=9:5,象征皇权九五之尊;又瓶身共饰有九层图案和文字,其中文字五层,体现皇家九五之尊的威仪。据以上两点可以确定此宝瓶为皇家御制无疑。


仔细端详可以发现,宝瓶系采用中国传统的青铜铸造和錾刻工艺,选用由郑和下西洋从古里国带回的进口釉料精心制作而成。宝瓶上共镌刻镶嵌珐琅72个汉字,共有九种颜色,与道家设坛做法时所悬挂的九天灵幡彩帛的颜色一一对应,完全依照道教的规制。


它们是黄,绿,青(这里是指草绿色),赤,苍(蓝色),黑,碧(碧玉色),紫,白。所用釉料晶莹剔透,呈水晶玻璃质感。尤其是紫釉如水晶葡萄,绿釉如嫩草,蓝釉如宝石,白釉如车磲,黄釉似鸡油,红釉如鸡血,具有非常明显的明早期景泰蓝釉料所具有的特征。


尤其是草绿色、浅蓝色釉料中含有未融化的黄色、深蓝色颗粒,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元末明初景泰蓝器物(如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上草绿色釉料和浅蓝色釉料所呈现的特征一致,由此可以断定该器物应属元末明初时代。

宝瓶形如灯笼,来自明初盛行的,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闹花灯。这既是民间的元宵节又是道教真武大帝下凡人间的日子——上元节,因此热闹非凡。此时此刻皇帝与臣民一起赏灯猜谜,君民同乐。宝瓶上的文字以道教符箓的方式写就并组成灯谜迷面铭刻其上(后附详细解读),令世人难以琢磨。

宝瓶以道教尊崇的青色(这里又指湖蓝色)为底色,瓶颈部及腹部反复錾刻“福永常乐”四遍,暗指永乐年造。其中“杯尊彝”三个字表明此器物是永乐皇帝用做祭祀的礼器,规格最高。瓶上方兽耳处可见烟熏的痕迹,系长期使用的结果。


瓶上的“杯”字与宣德款“景杯韶篱”盘上的“杯”字相同,证明他们的制作年代相距不远。七个铺首衔环代表北方的北斗七星,因玄武大帝被永乐奉为保护神,护佑大明江山社稷、天下子民。北极玄武大帝在道教中又被尊为万星教主,万象宗师。青色(湖蓝色)釉面上的斑点是工匠们在錾刻时故意留下的,以代表繁星点点,营造出斗转星移的时空意境;亦或是镶嵌珐琅的工艺要求而为之。


如若用一张白纸把宝瓶围起来并标记下每个铺首衔环的位置,将纸展开后连线各个铺首衔环的标记,我们将得到一张北斗七星图。瓶身上铸有四百多个横躺的“巳”字形小蛇图案。仔细观察其头部可以看出该图案是由一只蛇首和一只短颈的龟首相互交叉而成,两个小圆点各代表龟、蛇的一只眼睛,象征玄武,亦即北方玄天真武大帝。


所铸四百多个“龟蛇交颈”玄武图案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有六行三十四列,代表道家的六界三十六重天的第三十四重天,乃上清灵宝天尊之所在。他手持玉如意,位列玉清元始天尊之左,是古代皇权的象征。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曾在山西晋中的朱家凹修行拜灵宝天尊。

朱元璋称帝后,认为他当皇帝是天尊显灵的结果,故大明皇帝都视灵宝天尊为大明的守护神;下部又分为两层:上层的玄武图案有五行四十列,代表道家的五行(行Háng和行Xíng为多音字)。

下层的有三行二十八列,代表佛家的三界二十八层天,与宝瓶上沿的卐字相呼应。40+28=33+35=68,下部总共68列的玄武图案分别代表居于第33重天的太清道德天尊和居于第35重天的玉清元始天尊。这样道家的三清就全齐了。同时玄武图案又代表古人观测到的北方玄武七宿的星象(斗、牛、女、虚、危、室、壁共六十五个星座,四百多个恒星所组成)。

宝瓶口沿上的32个万字符“卍”象征佛祖32相,七个铺首衔环象征北斗七星,“福永常乐”的执政理念分别代表佛,道,儒三界法条。瓶底部錾刻“永宝用”系商周青铜器常用的结束语“子子孙孙永宝用享”的简用。瓶内有铸造时残留的陶土和松香,证明宝瓶是由古代失蜡法精密铸造而成。其中的陶土可用于对宝瓶的热释光断代测年。


此宝瓶乃永乐大帝亲手打造的第一个景泰蓝大瓶,开创了中国景泰蓝源于本土的重要时代。后因青铜錾刻工艺过于复杂,难以大规模制作,便改用已传入中国的大食窑(即“掐丝珐琅”)工艺制作流传至今。在中国景泰蓝制作历史上,此宝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以它作为明永乐时期的景泰蓝标准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具有透明玻璃质感珐琅釉料的、被杨伯达先生称为“元代的”景泰蓝器物实为大明永乐皇帝所制。其釉料由郑和下西洋带回,其纹饰具有鲜明的明代特征。自永乐朝以后,进口釉料产生断供,逐改用国产釉料,故再无此类景泰蓝出现。宝瓶的现身必将改写中国工艺美术史、景泰蓝的发展史,正本清源,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论景泰蓝的起源》杨伯达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79年4期   

2,《关于中国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的起源问题》祝重寿《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3期

3,《大明会典》

4,《正统道藏》


附宝瓶上的汉字解读:

宝瓶上的汉字是依照道教符箓的书写方式来完成的,它们是由一些图形,线条和文字组成,是道家用来与天神沟通的特殊文字。通过这些汉字,生动地展现了道家设坛做法时的场景以及四时田园,男耕女织的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繁荣景象,表达了永乐皇帝祈福国泰民安,斯民小康的美好愿望。其中福字有七种不同写法共28个,分别代表北斗七星和28星宿。同时“福”又与“符”谐音,提示我们福字的写法是从道教符箓的规制而来。进而触类旁通,其他的汉字也可以看做是道教符箓的一部分来解读。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珐琅器分类-1】掐丝珐琅器(景泰蓝)
流金岁月的技艺——珐琅的前世今生
鉴赏之458 中国印象•景泰蓝 (五十三)
连载 | 燕京八绝之景泰蓝(一)
壮丽的“胴胎掐丝珐琅景泰蓝釉料”唐卡
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件可以传世的珐琅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