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风马牛不相及与乌白马角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风马牛不相及

【典源】《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尚书·费誓》有“马牛其风”一语。风谓放佚,此处指牛马牝牡相诱相逐。

【释义】齐国征伐楚国,楚国派人对齐军说:“你们在极北,我们在极南,真和放佚马和牛,牝牡不能相诱相逐是一个道理。不料你们会来我们这里,究竟为了什么呢?”后遂用“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风马不接、风马、风牛”等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风马牛不相及】汤显祖《南柯记》第二九出:“太子,君处江北,妾处江南,风马牛不相及也,不意太子之涉吾境也,何故?”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夫孰知兰之生产,与彼风马牛不相及之猫,有若此之大关系乎?”邹韬奋《揭穿妨害民主政治的几种论调》:“其实民主政治与'散漫无政府状态’是

风马牛不相及,乃是一种极寻常的常识。”

【风马牛】杨万里《和张器先十绝》之二:“向来一别十番秋,消息中间风马牛。”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至于释迦牟尼,可更与文艺界风马牛了。”

【风马不接】《宋书·王弘之传》:“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殷风马不接,无缘扈从。”

【风马】刘知几《史通·断限》:“其与曹氏也,非唯理异犬牙,固亦事同风马。”

【风牛】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方今越裳藐藐,驯难北飞;肃慎茫茫,风牛南偃。”《隋书·礼仪志三》:“后魏及齐,风牛本隔,殊不寻究,遥相师祖,山东之人,浸以成俗。”张煌言《答赵安抚书》:“倘论践土食毛之谊,于北朝原等风牛。”

乌白马角

【典源】《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作为人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令乌(乌鸦)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丹仰天叹,乌即白头、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

《史记·刺客列传赞》:“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风俗通》及《论衡》皆有此说,仍云:“厩门木乌生肉足。”总之,关于“乌白头、马生角”,异说颇多。

【释义】燕太子丹在秦国作人质时,很想回国,秦王要他等到乌鸦头变白、马儿长出角才许他回去。后遂用“乌白马角、乌头马角、马头无角、乌头未变、待乌”等表示处于困境,愿望不得实现。

【乌白马角】曹植《精微篇》:“子丹西质秦,乌白马角生。”鮑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之四:“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

【乌头马角】柳亚子《和天梅四月十三日作》之一:“乌头马角伤心极,我已今生悔有情。”

【马头无角】元稹《送友封二首》之二:“鹏翼张风期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

【乌头未变】元稹《韦兵曹臧文》诗:“鹏翼已翻君好去乌,头未变我何如?”

【待乌】李商隐《镜槛》诗:“待乌燕太子,驻马魏东阿。”

【释义】乌鸦的头本不会变白,马儿本不会长出角来,但燕子丹仰天而叹,乌鸦竟白了头,马儿竟长出角。后遂用“马角生、马生角、乌头白马角生、乌头白”等指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比喻历尽困境,苦熬出头。

【马角生】胡曾《咏史诗·易水》:“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元好问《秋夕》诗:“频年但觉貂裘敝,万古何曾马角生。”

【马生角】元稹《哭女樊四十韵》:“马无生角望,猿有断肠鸣。”

【乌头白马角生】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不革命而能行改革,乌头可白,马角可生,此事断无有也。”

【乌头白】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潦倒亲知笑,衰羸旧识惊。乌头因感白,鱼尾为劳頳。”李商隐《人欲》诗:“秦中已久鸟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天一个成语313·乌白马角。燕太子丹就是那个能让荆轲刺秦王的那个太子,按理应该是天选之子啊,最终还...
乌头马角
头痛第一特效方——白芷乌头散
求无情对对句,对出句∶风马牛不相及(成语)
再论天雨粟
乌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