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创造

原文作者:Michael McLeay, Amar Radia, Ryland Thomas(英国央行货币分析理事会成员)

原创 王培/译


一、导论

《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导论》(Money in the modern economy:an introduction)是本文的姊妹篇,它概要介绍了什么是货币,以及现代经济中不同的货币类型,并简要涉及了不同类型的货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本文旨在更加深入详细地介绍货币创造过程。

本文将首先关注两种关于货币创造的误解,并解释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是如何被商业银行通过放贷创造出来的。然后,本文将探讨银行系统创造货币的限制,以及,在确保信用和货币增长与保持金融稳定目标相一致的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最后,本文将探讨在QE期间货币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并澄清关于货币创造和QE的误解。

二、货币创造的两种误解

公众所持有的货币大多数是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的,但人们通常误解了这些银行存款的来源。一种常见的误解认为,银行只是作为中介,将储户存放在银行的存款借给他人。在这种观点看来,是家庭储户的储蓄“创造”了存款,银行再把这些存款借给其他借款人,比如,借给通过融资来投资的企业,借给想要买房的个人。

实际上,当家庭选择在银行账户上存更多的钱时,这些存款就会流向企业,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仅靠储蓄并不能增加可供银行贷出去的存款,实际上,只将银行视作存贷中介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现代经济中,商业银行是存款的创造者。本文将会解释,银行借贷行为如何创造了存款,而不是存款如何创造了贷款——而在教科书中,通常强调存款创造了贷款。

另一种常见的误解是,央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控制经济中贷款和存款的数量——这就是所谓的“货币乘数”效应。在这种观点看来,央行通过调整准备金数量来执行货币政策。由于广义货币与基础货币存在着一个常数比例,央行准备金的稍许变化就会导致银行贷款和存款数量的成倍变化。理论上讲,准备金数量大小制约了银行放贷金额的大小,而央行可以直接决定准备金数量。尽管在经济学教材中货币乘数理论是介绍货币和银行系统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它没能精确描述现实中货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不同于控制准备金数量这一做法,今天的央行通常通过设定准备金价格——也即利率——来执行货币政策。

现实经济中,准备金并不对贷款数量具有硬约束,央行也不会限定可用于贷款的准备金数量。就像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关系一样,现实经济中,准备金和贷款之间的关系也与教科书上的描述相反。商业银行首先基于有利可图的放贷机会来决定发放多少贷款,而这一考量主要取决于英国央行设定的准备金利率。银行的放贷行为决定了有多少银行存款会被创造出来,银行存款的数量反过来又影响了银行愿意持有多少央行基础货币(以满足公众的取款需要、支付其他银行、满足监管部门的流动性要求)。在正常情况下,英国央行会根据银行需要释放基础货币。本文剩下部分将讨论更多相关细节。

三、现实经济中的货币创造

(1)贷款创造存款——广义货币总量的决定因素

正如我们在《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导论》一文中所解释的那样,广义货币用于衡量经济中家庭和企业拥有的货币数量。广义货币由银行存款(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对家庭和企业的贷款)和现金(主要来自于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构成。在两种广义货币形式中,银行存款占了绝大多数份额——流通的货币中,有97%属于银行存款。在现代经济中,银行存款主要由商业银行创造。

商业银行通过发放新增贷款以银行存款的方式创造了货币,比如,当一个银行发放一笔贷款给某人购买房子,银行通常不会直接给那人一笔等值现金。相反,它会在那人的银行账户记上一笔与贷款金额相同的银行存款。那时,新的货币就创生出来了。基于这一原因,有些经济学家将银行存款称为“签名货币”(fountain pen money),因为当银行家批准贷款时,他们会用钢笔签名同意。

图1阐述了这一创生过程。它表明了新的贷款如何影响了经济中不同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导论》也介绍了类似的资产负债表图式)。正如图1第三行所示,新的存款增加了客户资产(这里的客户指家庭和企业)——多出来的红色柱子——而新的贷款又增加了客户负债——多出来的白色柱子。新的广义货币就是被这样创造出来的。类似地,随着新的货币和贷款的创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两边也会多出来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图1简要呈现了新增货币等于新增贷款,但在实际经济中,有几个因素会造成存款数量与贷款数量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将在稍后讨论这个问题。

尽管新的广义货币在客户的资产负债表中被创造了出来,但图1第一行却显示,央行的基础货币没有任何变化——至少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变化。正如先前所讨论的那样,更多的存款意味着,商业银行想要——或者被要求——拥有更多的央行基础货币,以满足公众的取款,或者支付其他银行。正常情况下,英国央行根据商业银行的需求向商业银行提供准备金,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必须用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资产来获得准备金。因此,央行准备金的总量并不直接制约银行放贷或存款创生的数量。

对货币创生过程的这一描述与如下观念相反:银行只能借出已持有的货币。银行存款仅仅代表了银行本身欠客户多少钱。因此,这些钱是银行的负债,而不是可以借出去的资产。一种相关的误解是,银行可以借出它们的准备金。但实际上,准备金只能在银行之间借贷,因为银行客户在英国央行没有准备金账户。

(2)创造和减少存款的其他方式

正如发放一笔新增贷款可以创生货币,偿还银行贷款就“消灭”了货币。比如,假设一个客户在某月用信用卡支付超市消费的账单,每一笔支付都增加了该客户资产负债表上的贷款和超市资产负债表上的存款(图1显示了类似的过程)。如果客户在月末足额偿还信用卡贷款余额,银行就会等额减少客户账户上的存款,因而“消灭”了之前被创造出来的货币。

尽管银行发放贷款和客户偿还贷款是现代经济中创造和减少银行存款最重要的途径,然而,它们远不是唯一的途径。只要银行(包括央行)从客户、企业或政府那里购买或向它们出售存量资产,存款就会随之创生和减少。

银行购买和出售政府债券是银行通过购买和出售存量资产创造和“消灭”货币的重要途径。通常,银行会购买并持有政府债券,以作为流动资产组合的一部分。一旦储户想要提取大额存款,这些资产能够被快速出售,以获得兑付储户的准备金。当银行从非银行私人部门购买政府债券时,银行就在出售者的账户上增加了一笔银行存款。本文稍后将会讨论,央行的资产购买行为——所谓的量化宽松(QE)——同样会创造货币。

通过发行银行长期债务和股权工具,货币会被“消灭”。除了存款,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还会持有其他类型的负债。银行需要管理好自身负债,确保至少拥有一定的资本和长期负债,以缓冲经营风险,满足监管要求。由于“非存款”负债代表了家庭和企业对银行的长期投资,这些负债就不会像银行存款那样很容易被兑换成现金,因此,它们有助于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当银行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长期债务和股权工具时,这些机构会用它们在银行的存款来支付,这一过程减少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存款、货币数量、债务,增加了银行的非存款债务。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购买和出售存量资产、发行长期债务会导致借贷数量和存款数量严重失衡。此外,在一个类似英国这样的开放经济体中,存款可以从国内居民转移到国外居民,或者英镑存款可以被转换为外币存款。这些交易本身不会“消灭”货币,但国外居民的存款和外币存款并不总是被视作是一国货币供应的一部分。

四、广义货币创造的限制

尽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借贷行为创造货币,但在实践中,它们并不能为所欲为。特别是,贷款价格——也即利率(算上所有费用)——决定了家庭和企业想要借取的数量。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贷款价格,特别是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它影响了经济中各种利率的水平。

关于银行系统创造货币的局限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在一篇论文中作了探讨。这一问题最近又成为经济评论员和网友热议的话题。在现代经济中,有三个限制因素制约着银行创生货币的能力。

1)银行自身面临着放贷数量的限制

尤其是:

□ 市场力量制约了贷款数量,因为单一银行的放贷必须要在竞争性的市场中获得利润。

□ 由于银行必须要采取措施控制与新增贷款相关的风险,因此,放贷行为也会受到制约。

为了抑制逐渐积聚的风险,维持金融系统稳定,监管政策会限制银行放贷行为。

2)货币创造还会受到货币持有者——家庭和企业——行为的制约

获得新增货币的家庭和企业可能会通过交易行为很快“消灭”货币,比如,偿还欠下的贷款。

3)货币政策是终极制约因素

通过改变经济中的利率水平,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影响了家庭和企业借钱的数量。这种影响有两种方式,央行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或者通过央行货币政策对经济行为的总体效应间接影响家庭和企业借贷意愿。结果,英国央行能够确保货币增长满足稳定的低通胀水平这一政策目标。

本小节的余下部分将会解释这些制约机制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

(1)银行放贷能力的约束

单一银行面临市场竞争

图1 显示,就银行总体而言,贷款与存款最初是相匹配的。然而,这不意味着,任何单一银行能够无约束地自由放贷和创造货币。这是因为银行必须要保证在竞争性的市场中获取利润,必须保证能够有效管理与放贷相关的风险。

银行获取其资产——比如,贷款——的利息收益,但它们还必须要支付其负债——比如,储户的存款——的利息。银行的商业模式依赖于在贷款上(或者在其他资产上)获得比在存款上(或者在其他负债上)更高的利率。无论是银行资产端还是负债端,其利率都取决于英国央行设定的准备金利率,准备金利率是货币创造的终极制约因素。商业银行用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息差来覆盖其运营成本,并获取利润。为了发放新增贷款,单一银行通常必须降低其贷款利率,以抗衡竞争对手,吸引更多家庭和企业客户。不过,一旦银行放出一笔贷款,它就会“失去”一笔存款。这两个因素会影响单一银行的放贷利润,也会影响单一银行的放贷能力。

比如,假设一家银行降低了贷款利率,吸引了一个家庭借钱买房。抵押贷款放出来的那一刻,家庭账户上就新增了一笔存款。一旦该家庭购买了房子,该家庭就将新增存款转移给了房屋销售商。图2第一行描述了这种情况。此时,买方拥有了一笔房屋资产,但同时拥有了一笔以房贷形式出现的负债。卖方拥有了银行存款,失去了房屋。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卖方的银行与买方的银行分属不同的银行。因此,如图2第二行所示,当交易发生时,新的存款就转移到了卖方的银行,而买方所属银行的存款就会减少。起初,买方所属银行通过转移准备金给卖方银行实现交易,这一交易过程会导致买方所属银行的准备金减少,对应的贷款增加。这种情况可能会给银行带来麻烦,因为这增加了银行兑付的风险。在现实中,银行每天都会发放很多笔贷款,如果单一银行总是以这种方式为借款方提供资金,那么该银行很快就会耗尽自己的准备金。

因此,银行在发放新增贷款的同时会努力吸收或保留额外的负债。实践中,其他银行也会发放新增贷款,创造新增存款,因此,银行增加负债的一种方式就是试图吸收其他银行的新增存款。在竞争性的市场中,银行会提高针对储户账户的利率。通过吸收新增存款,银行就可以增加放贷数量而不至于耗尽准备金,图2第三行显示了这种情况。此外,一家银行还可以向其他银行进行短期拆借,或者吸收其他形式的短期负债。然而,无论是吸收存款还是其他负债,银行都需要确保自己能够吸收和保留某种形式的资金,以用于持续放贷。吸收资金的成本必须要低于贷款利率,而贷款利率又取决于英国央行设定的准备金利率。比如,如果一家银行通过不断降低房贷利率增加贷款金额,持续增加新的房贷客户,同时通过持续提高存款利率增加新增存款,那么,它很快就会发现,持续扩张的贷款金额越来越不赚钱。因此,抢夺贷款和存款的市场竞争,以及赚取利润的意愿,都制约着银行的货币创造。

(2)管理好与贷款有关的风险

银行还需要管理好与新增贷款有关的风险。一种方式是确保它们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存款,以匹配它们的新增贷款,也就是说,确保银行存款不可能或者不会被大额提取。管理风险对银行的放贷数量形成了额外的制约。比如,如果一家银行的所有存款都是很容易进出的存款,比如,活期账户存款,那么,银行就会面临在短期内被客户提取大量存款的风险。由于银行通常的贷款期限在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它们不可能兑付短期内的挤提,于是就会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为了降低流动性风险,银行会努力确保一部分存款是固定期限的。银行储户通常会为长期存款的不便之处寻求更高的补偿,而这种补偿又会提高银行存款成本,制约银行的放贷数量。正如之前所讨论的,如果银行试图通过发行长期债务来降低流动性风险,当公司用银行存款来购买这些债务工具时,这种做法会直接“消灭”货币。

单一银行的贷款还受到信用风险的制约。这种风险是银行将资金借给借款人但最终收不回贷款的风险。某种程度上讲,银行可以通过持有足额资本金来抵销预料之外的贷款损失,从而对抗信用风险。由于贷款总是伴随损失风险,在给贷款定价时银行通常会考虑这种风险。当银行发放一笔贷款时,银行收取的利率通常包括了对贷款损失平均预期水平的补偿。当银行预期某些贷款会遭受更大损失时,补偿部分在利率构成中的占比就会增大,比如,以更高的按揭比率贷款给借款人。随着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它们的平均预期贷款损失通常会增加,使得新增贷款越来越不赚钱。这会进一步制约银行有利可图的贷款规模,从而限制货币创造的规模。

市场力量本身并不足以让单一银行免遭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正因为如此,审慎监管才致力于确保银行在发放新增贷款时不冒过度风险,监管措施包括向银行提出资本金和流动性要求。这些要求在限制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创造货币方面起到了刹车作用。关于审慎监管框架以及关于资本金和流动性的更多细节问题,参见Farag,Harland and Nixon (2013)。

至此,本小节考察了单一银行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利率——既包括存款利率也包括贷款利率——发放贷款的情况。然而,如果所有银行同时决定扩大贷款规模,制约货币增长的方式就有所不同了。尽管单一银行的存款可能会转移到其他银行,但该银行通常也能从其他银行的放贷行为中获得存款。

造成众多银行选择在同一时间显著扩大贷款规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既定利率之下,由于宏观经济的改善,贷款规模扩大会给银行带来更多利润。此外,如果银行认为贷款给家庭和企业的风险已经降低,它们也会扩大贷款规模。这一规模扩张的过程通常被认为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然而,如果银行对风险的判断出现了偏差,结果就会让金融系统变得更加脆弱。英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是成立一个宏观审慎监管机构——金融政策委员会(the Financial Policy Committe)来确认、监督和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风险。

新增货币有两种可能的出路。一种如托宾所说,家庭或企业通过借新还旧,很快“消灭”了新增货币。有时候,这种情况被称为“回流理论”(reflux theory)。比如,一个首次购买房子的买家从银行获得贷款,然后从卖方那里买下房子,卖方获得购房款后,很快偿还了自己在银行的按揭贷款。如之前所述,与贷款创造货币相反,偿还银行贷款会“消灭”货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全体消费者的资产负债表与银行房贷发放之前的全体消费者资产负债表就没有太大的区别。

第二种可能的出路是,银行所创造出来的新增货币导致了经济中更多放贷行为的出现。为了“消灭”新增货币,银行需要将新增货币放给那些想要借新还旧的客户。然而,现实生活中不会总是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不同客户持有的资产和负债类型是各不相同的。相反,刚开始,新增货币很可能会流入积极持有金融资产的家庭和企业:房子卖家可能早已偿还了房贷,或者,获得新增货币的企业可能已经拥有了流动性很好的资产,足以覆盖可能出现的兑付情况。结果,这些家庭或企业拥有了比他们想要的更多的货币,他们可能会通过在商品和服务上进行消费而“消灭”所持有的“过剩”货币(对于企业而言,它很可能会购买其他高收益的资产)。

新增货币的这两种出路——要么很快被“消灭”,要么通过开支转移给他人——对于经济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就第二种出路而言,货币可能会被持续转移给不同的家庭和企业,而这些家庭和企业反过来又会用这些货币来增加开支。这一过程——有时被称为“烫手山芋”(hot potato)效应——可以导致经济中通胀压力的增加。

至此,本小节已经讨论了银行、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将如何影响经济中的货币总量和通胀压力。然而,决定经济中货币状况的终极因素依然是央行的货币政策。

(3)货币政策——货币创造的终极制约因素

英国央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是要通过将通胀维持在2%的水平来确保货币的稳定。正如之前所讨论的,在某个时期,不同的银行都会以相似的节奏创造货币,这会对中期的通胀带来压力。因此,制订合适的满足通胀目标的货币政策就应该最终确保信用和货币创造的速率要与通胀目标相一致。本小节将解释货币政策和不同类型货币之间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与其他国家的类似机构一样,通过设定短期利率、尤其是通过设定央行为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所支付的利率来执行货币政策。央行之所以能够这么做,是因为央行对基础货币拥有垄断发行权。正因为基础货币至关重要——是银行资金的终极来源,是广义货币的源头——央行准备金的定价才会对经济中各种利率的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在期限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得资金的利率影响着它们借给货币市场主体——也即,央行和商业银行相互拆借以及借给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率。央行运用货币市场来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关细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式。今天,不同国家的央行对货币市场的操作程序各有不同,Clews, Salmon and Weeken (2010)对此作了探讨。银行间利率的变化会影响不同市场不同久期的一系列利率水平,包括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通过影响信用价格,货币政策就影响了广义货币的创造。

我们对货币政策与货币创造关系的阐述不同于很多教科书上的阐述,后者认为,央行通过决定准备金的数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影响广义货币的数量。在这种观点看来,央行是通过决定准备金的数量来执行货币政策的,并且,由于人们认为广义货币与基础货币有着固定的比率关系,因此,随着银行贷款和存款的增加,这些准备金就会成倍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

然而,上述看法没有准确描述现代经济中货币数量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央行通常不会通过设定准备金数量来影响短期利率,而是专注于资金价格——直接设定利率。在设定的利率水平上,英国央行通过供给和回收准备金来掌控利率。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以及客户对现金的需求——央行通常会满足这些需求——决定了央行对准备金和现金的供给量(两者共同构成了基础货币)。

因此,对基础货币的需求更像是商业银行放贷和创造广义货币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银行通常基于放贷是否能够赚钱来决定是否扩张贷款规模。正如之前所说,放贷能否赚钱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银行的资金成本,而资金成本又与央行为准备金所支付的利率——也即是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紧密相关。

银行系统中的准备金数量不能约束通过放贷而实现的广义货币创生。货币乘数效应只有在央行对银行提出准备金要求的时候才会发生作用:一旦央行提出准备金要求,银行就必须将自己所持有存款的一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然而,在今天的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中,对准备金比率提出要求已经不再是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宽松的货币政策通常会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增加贷款数量导致广义货币数量的增长。而伴随着经济中开支水平的提升,更多的广义货币通常会让银行和消费者对准备金和现金产生更大的需求。因此,在现实经济中,货币乘数理论的运作方式正好与教科书上所描述的运作方式相反。

五、QE——直接通过货币政策创造广义货币

前一小节讨论了为何货币政策被认为是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终极约束。然而,有时候,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数量太少,以致于远低于通胀目标。正常情况下,货币政策委员会可以通过降低利率鼓励银行发放更多贷款,从而创造更多货币。不过,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英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已经将准备金利率降到了低至0.5%——所谓的“有效下限”(effective lower bound)。

一旦短期利率触及了“有效下限”,央行就不可能再通过降低准备金利率来刺激经济了。但央行还有另一种方式,可以为经济提供进一步的货币刺激,那就是资产购买计划(QE)。跟降低银行利率一样,购买资产也是货币政策委员会放松货币政策的一种方式,旨在刺激经济,实现通胀目标。但是,调整利率和购买资产对于货币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QE将政策重心从货币政策转向了货币数量:央行购买一定数量的资产,通过这一行为,央行为市场创造了广义货币,并相应增加了央行准备金数量。资产的卖方通过卖掉政府债券而持有新增存款,因为相对于持有更多其他资产,这些卖方通常更愿意持有更多货币。继而,他们可能会重新平衡其资产组合,比如,用新增存款购买诸如由企业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之类的高收益资产——这就会逐渐形成之前所提到的“烫手山芋”效应。这种做法可以提升资产价格,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反过来,这一过程又会进一步扩大经济中的开支。QE的运作方式不同于常见的对央行购买资产的两种误解:一种误解认为,QE是央行提供给商业银行的“免费资金”;另一种误解认为,QE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向银行系统注入更多准备金,从而增加银行放贷能力,也即是发挥货币乘数效应。本小节将解释货币数量与QE之间的关系,并澄清这些误解。

(1)QE和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

QE对于基础货币数量和广义货币数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央行向市场购买了资产。QE主要是向诸如养老基金或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购买资产,比如,政府债券。假设央行准备向养老基金购买10亿英镑的政府债券。一种方式是,直接印10亿英镑纸币,然后向养老基金购买。然而,这种方式对于大额交易来说不具可操作性。另一种方式是,使用电子货币向养老基金购买。

由于养老基金在央行并没有准备金账户,拥有准备金账户的商业银行这时就可以作为中间方。养老基金所在银行在养老基金的账户上增加10亿英镑存款,同时获得养老基金等值的政府债券。参见图3第一行。英国央行通过向养老基金所在银行增加10亿准备金来实现购买——相当于央行向商业银行开立一张借条(图3第二行)。于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得以扩张:以新增存款形式存在的负债与以新增准备金形式存在的资产相匹配(图3第三行)。

(2)对QE运作机制的两种误解

 1)为什么额外准备金不是商业银行的“免费资金”

尽管央行的资产购买行为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但商业银行的主要角色是为央行与养老基金的交易提供中介便利。图3所显示的额外准备金仅仅是该交易的副产品。人们有时会争辩说,这些准备金是由银行持有的,而且能获得利息,因此是央行提供给银行的“免费资金”。然而,即便银行确实能通过额外准备金获取利息,但QE仍然以养老基金存款的形式增加了银行的负债,而银行通常要对这笔负债支付利息。换句话说,QE让银行获得了央行开具的一张借条,但同时银行又向客户(此处指养老基金)开具了一张等额的借条,两张借条的利率均取决于央行设定的准备金利率。

2)为什么额外准备金不会成倍增加新增贷款和广义货币

如前文所述,QE的传导机制依赖于新增广义货币的效应,而不依赖于基础货币的效应。这一传导机制始于资产所有者卖出政府债券(图3第一行),从而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新增了银行存款。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账上新增的准备金并没有在QE运作机制中扮演关键角色(图3第三行),如前文所述,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借出准备金。准备金是央行开具给商业银行的借条,商业银行之间可以用准备金相互支付,但不能将这些准备金“借给”经济中的消费者,因为这些消费者没有准备金账户。每当银行新增一笔贷款,通常银行就会新增一笔存款进行匹配,银行准备金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另外,额外准备金并不会像货币乘数理论所说的那样,能够自动地成倍增加新增贷款和新增存款。QE不会直接导致银行贷款的增加,从而增加广义货币。在QE期间,尽管货币乘数理论在某些方面确实能够站得住脚——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显然能够增加准备金的数量——但单靠新增准备金本身并不能有效改变商业银行通过借贷创造广义货币的动机。QE的作用主要在于间接影响银行新增贷款的动机,比如,通过降低银行的筹资成本,或者,通过刺激经济行为增加信用数量。但另一方面,如果企业能够发行更多债券或股权,并用发行所筹集的资金偿还贷款,QE也可以导致企业偿还银行信用。因此,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QE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经济中的银行贷款数量。然而,这些都不是QE传导机制的主要目标,实际上,QE的主要目标是绕开银行系统,致力于直接增加私人部门开支。

六、结论

本文探讨了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大多数流通中的货币不是由英国央行直接印钞产生,而是由商业银行创造的:每当银行向经济中的主体借出货币时,或者,向消费者购买资产时,银行就创造了货币。与教科书上的阐述相反,英国央行无法直接控制基础货币或广义货币的数量,也无法影响经济中的货币数量。正常情况下,央行通过设定货币政策——设定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的利率——来影响货币数量。近来,尽管英国央行的准备金利率受到“有效下限”的制约,但它仍可以通过资产购买计划来试图增加流通中的广义货币数量,而这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中包括货币在内的一系列资产的价格和数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1年12月5日最新银行贷款利率
一篇有关联储缩表的终极读物
中国货币紧缩箭在弦上
银行间利率巨幅波动之谜
常见有关经济学名词
中国货币金融数据分析入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