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见人就叫“老师”,这个万能敬语怎么来的?

见到新同事,你会怎么称呼ta?

师傅?好像不太适合白领。

先生、女士?有点生疏

前辈?担心会不会叫老了。

哥、姐?似乎还没有那么熟……

哎,还是叫老师吧!

本以为毕业了就可以和老师说再见,没想到“老师”还将贯穿职业生涯。

打东边来了个济南人,“老师儿,夏雨活啊俺叫。”

打西边来了个重庆人,“老师,天安门啷个走?”

你有没有发现,老师在称呼界实现了“通货膨胀”。从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到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再到有阅历的前辈,乃至所有成年人,都能被尊称为“老师”。

就连综艺里的“鲜肉小花”,也会被工作人员叫一声,“老师”。

哪里需要哪里搬,为啥“老师”成了万能称谓?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 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这事儿真的有社会语言学家钻研过!因为,称呼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能够体现交往双方的关系,乃至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等,也会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

    仔细想想,“师傅”的流行,是不是与当时社会重视工业生产、加强经济建设的形势有着直接的联系?

    “老师”称谓的泛化,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

    1996年,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本中,已经将“老师”注释为“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数据显示,80%的济南市民认为所有人都可以被称作“老师”,不管是“问路”“菜市场买菜”还是“企事业单位办事”的场合,“老师”都是济南人在打招呼时的第一选择。

    在诸多称呼中,为什么是“老师”脱颖而出呢?

    有专家总结了人们挑选称谓的两大原则:等差原则和情感原则。

    所谓等差原则,是指人们选择称谓时往往讲究地位差异、长幼有序,比如见到领导,你一定不会直呼他的大名,而情感原则却是注重关系的融洽和睦,通过打招呼拉近双方的关系。等会儿,这两点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了?

    谁在强调地位差异的时候还能顾及情感呢?

    正是这两个看起来有些矛盾的原则,导致人们在选择称呼时常常犯难。随着社会价值观念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万能的通用称呼重要性水涨船高。

    渐渐地,人们发现,“老师”这个词,好用又安全。

    称对方为“老师”,一方面在抬高对方的同时适当放低了自己,表现出充分的尊敬;另一方面又将双方关系置于较为轻松、亲密的环境中。既不像“局长”、“处长”等职务称谓那样等级分明,又不像“叔叔”、“大爷”等那样过于亲昵,也不像“老板”那样显得自己只盯着对方的腰包,随时可能被绍兴人回怼一句“扳牢,咱不是老板”!

    “老师”,不分性别、不亲不疏,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自己尊重的是对方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职务或者地位,年轻人用来,还带着一点点调皮和揶揄,让双方都感到愉快而得体,是不是刚刚好。

    当然,这也与整个社会重视知识、老师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有紧密的联系,中国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使人们普遍尊崇有文化的人,“老师”二字自有其儒雅内核,能够满足人们需要被他人尊重的心理需求,因此备受欢迎。齐鲁文化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更为浓厚,这也是“老师”这一称呼在济南占据主流的原因吧。

    不过,教师群体很少使用“老师”来称呼非教师人群,这大概是出于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社会还在不断向前发展,下一个万能称呼又该是什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称谓流变
    中国女人对丈夫称呼的十大变迁
    从古至今“妻子”这个称呼的叫法竟然有50种,你属于哪一款?
    夫妻之间如何称呼,太有讲究了,看完醒悟
    [转载]女人的称呼
    英语流利说 | 怎样用正确的称谓来称呼社会各界人士,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