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哲学的特点

经过漫长的观察研究,主要是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一切实践成果,这观察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哲学实践的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给哲学一个定义,就是在人的意志指导下观察问题、研究问题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一个名词,但它被我解释为动词。这有什么意义呢?

回到哲学概念的定义,用更为精准的话说,哲学是在我的哲学意志指引下展开的哲学实践活动。我的哲学意志决定了我的哲学实践。我的哲学实践是满足我的需要的普遍性活动(在已知的前任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同时也创造性的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发现,这新的观点和发现就是创造性实践,我们说它也产生了创造性实践成果。

也就是说“我”的哲学既是普遍性实践,又是创造性实践。既产生了普遍性实践的成果,又实现了创造性实践成果。这成果是什么?就是我的哲学实践全过程。这成果构成为一个客观实在的物质,是今后我继续进行哲学实践的基础。也决定着我新的认识和发现。

这些话极为抽象,但并不是很难理解。具体说来,“我”的哲学实践有五个特征:

首先,发现了我,链接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我之所以能连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从两个方面看,一,哲学的存在以我的存在为前提,我决定了哲学的存在。这个我不仅指我自己,对于诸位读者也一样,你也是“我”,你的“我”不存在了,哲学也不存在了。二,这是从人的实践来看的。我们说实践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人作为世界的存在,同样也可以被认识,被改造。在此基础上,认识自己,认识“我”的存在,就是必然。谁认识我?我自己认识我。也就是说是主观本我认识客观实我。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内容,它是思想的认识,是精神的自我发现,自我分析。不能说客观我的存在被认识,我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这是人的客观实在决定的。人不能像其他的物体一样被拆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被拆分成分子,原子。在这个层面上,主观本我决定客观实我。从唯物主义看,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上是生存。要生存就必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为我所用。但客观世界和人不是一个整体,客观世界和人是割裂的。客观世界不以人的存在为存在,客观世界决定着人的意识。同时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成果也决定着人的意识。所以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唯物主义关系。由此就实现了“我”作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链接。

第二,发现了我是一个X,是变量。这主要有我所代表人所决定,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群体,我是一个国家时具有不同的内涵。当我是一个群体时,群体作为单一存在,群体的意志和群体的人是不可拆分的。群体的意志分化,这个原来的群体就不存在了,分化了出别的群体。所以在群体内部,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同时在群体面对其他不属于本群体内部的人,不同意志的群体时,我们说其它群体作为客观世界的存在被这个群体认识,其它群体决定本群体的认识,就进入到唯物主义的理论。

第三,丰富了实践的内涵,重新定义了实践的本质。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但是谁实践?实践的目的是什么?随着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我们发现,实践说到底是人的实践,是在人主观意志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那么实践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满足人的目的。满足人何种目的呢?实践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那么所有的人类实践一定都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吗?不一定。人类的实践不一定就能取得人们预期的成果。于是我们说这些不符合人们预期的成果,我们称之为创造性成果,那么对应的需求就是创造性需求。因此我们说实践的内容和本质是满足需求和创造需求的活动。对应普遍性实践(达成目的和预期)和创造性实践。人类认识世界是如何认识的,是通过人的感官来感受到的,这感官在人脑海中形成各种情绪。看到花就闻到香气,心里也就舒心,这就产生了情绪。认识世界本身也就是人类实践,所以人类据此就形成了普遍性情绪和创造性情绪(如人的情绪一直很压抑很痛苦,这时看到一个很开心的喜剧电影,这情绪就转变成新的情绪,这新的情绪即创造性情绪。)

第四,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维,时空思维:在变化中定性,在定性中变化……须知这思维并不是一个完成时态语句,它可以往复下去。对这思维的定义,也从根本上体现了这思维的核心理念。当然这思维并非凭空捏造,它是众多哲学大师经验的总结。从休谟的人性论,到康德的先验主义论,再到黑格尔的辩证法,再到马克思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都可以看出影子。当然这定义也可以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无有理论来解释。这里的无就是变化,有就是定性。无中生有,就是原本变化的事物被定性了。同时,从变化到定性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量的积累过程,并且积累也不够的,还需要达到一个峰值。最根本的是,谁决定了从变化到定性的过程?谁在观察变化,谁在定性?是“我”!正是“我”的发现,这思维方法才拥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它不再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也不再是唯物主义中缺少“我”的空泛之谈,它有了生命。

第五,由以上认识基础上的梳理,重新认识了人类的至今取得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实践成果。“我”的哲学于是从世界观进入到方法论,由认识论进入到实践论。实践的过程是在意志的指导下实践,形成实践成果。又在这新的实践成果上进行新的实践来达成新的实践成果。对人类一切过往实践成果的梳理,就是一次认识的实践过程,是变化。哲学就是就是在哲学意志指导下的哲学实践。我们发现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并没有决定性的联系。他们唯一的根本联系在实践,他们的根本特征在实践。是实践决定了它们的存在。

以上就是“我”的哲学全部内容。如果说我的哲学实践有什么目的,首先自然是缓解自己对于世界的迷茫,无知的痛苦。这是一种情绪。这情绪的积累,使得我经常没事脑子就胡思乱想,读了一些书,慢慢的就形成一些思想。这思想最终汇聚成强大的哲学意志。这哲学意志指引我去探索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那么究竟它会被多少人知道呢?这取决于传播者的意志。传播者的意志和作者的意志,思想者的意志不一定相同。作者是传播者只因为有表达,就必然有传播。其次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播,而是为了表达。表达就是作者的目的。

从我整个哲学实践的历程来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这是变。那么定性总该是有的,这是必然的,因为情绪积累的峰值决定了它必须有一个定性。这定性自然是无价的,所以这最后一篇究竟是什么,那得看定价。我只能说只要出价,就可以给你看。我这种想法大概偏离了我的初衷,不符合我的哲学意志,属于创造性哲学实践,它能不能产生创造性成果,这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我是既追求也不追求。

仅以此作为结束。至于最后一篇《蓝色家园》,想看的,只能是打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哲学角度来说,你觉得唯物主义还准确吗?
学哲学用哲学: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论哲学的“创造性”
哲学
【我的卧🐯湾】马誉炜|最是写作迷恋长(下)●卧虎文学课堂(五)
哲学 | 陈先达: 矛盾论与实践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