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礼?中国为何称“礼仪之邦”?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有礼貌,重礼节,讲礼节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人际交往要有礼貌,因而出现各式各样的相见礼、慰问礼、宴飨礼、祭祀礼、婚丧礼、馈赠礼……礼覆盖全社会,覆盖男女老幼,形成人人遵礼守制、贵贱不逾的生活方式,使千家万户相沿成习。

一、什么是礼

“礼”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作为道德规范,它的内容比较复杂。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人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

什么是礼?礼专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规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都有自己特定的行为规范,任何人都受到一定规范的约束,这个规范就是“礼”。对此,《礼记·礼运》写得很详细:“父慈、子孝、兄良、弟悌(tì,顺从)、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可见人各有其礼,都受到礼的约束和规范。对此,有“亚圣”之称孟子说得更加醒豁,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这不正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吗?为了维护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秩序和为奴隶主、封建地主统治服务,历代的圣君贤相都把“礼”视为治国安邦的法宝。由此可见,“礼”对国家而言是指礼制、礼教等一整套典章制度,它也是对贵贱、尊卑、长幼秩序的规范。

中国古代有一套完备的礼制,素来有“五礼”的说法:

一是“吉礼”——也称祭礼,祭祀各种天神、先师先圣、列祖列宗及贤良功臣。

二是“嘉礼”——也叫仪礼,皇帝登基、节庆朝贺、册封婚嫁所用之礼。

三是“军礼”——也叫戎礼,皇帝命将出征、凯旋受俘、军事演习(通过定期狩猎进行)使用之礼。

四是“宾礼”——天子款待诸国朝贡和西方诸侯来朝会的典礼。

五是“凶礼”——也称丧礼,用于死丧祭葬、忌辰赐谥之时。

人们的政治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处不有礼,无处不受到礼的约束和束缚。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循礼的程度不同,没有空白中断。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与之相比,因而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二、《礼记》:中华礼仪之邦的源泉

中国古代有三部最著名的礼典:《周礼》《仪礼》《礼记》,它们总称“三礼”,是关于各种礼制的百科全书,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文献根据。

“三礼”之中,《周礼》成书于战国,偏重政治制度;《仪礼》成书于东周,偏重行为规范;《礼记》是先秦作品,偏重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

《礼记》列入“五经”之列,是中国礼仪、礼制的集大成之作。

《礼记》的“记”是对经文的解释、说明和补充。这种记文多累世相传,非一时一人所作。由东汉学者郑玄作注的《礼记》共49篇,近代学人梁启超将其分为五类:

一是总论礼的意义及学术的:如《礼运》《大学》《中庸》《儒行》等。《大学》《中庸》后被编入“四书”广为流传,成为儒学经典。

二是解释《仪礼》一书的:如《冠义》《昏(婚)义》《乡饮酒义》《射义》等。

三是杂记孔子言行及弟子时人杂事的:如《孔子闲居》《仲尼燕居》《檀弓》《曾子问》等。

四是记古代制度礼节带有考证性质的:如《王制》《曲礼》《玉藻》《礼器》等。

五为记格言的:如《曲礼》《少仪》《儒行》等篇中的部分内容。

此外,还有讲天文的《月令》,讲教育的《学记》,讲音乐的《乐记》等等,类似专题讲座,其资料广为后世征引。特别是《乐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代“六经”中乐经失传的空白。

从上面的概括介绍我们看到,《礼记》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儒家思想史料。它在古代礼制、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明等方面,都有翔实的资料和论述,其影响传播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亦有重要参考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儒家学说和文物礼制的经典文献,是中华“礼仪之邦”的源泉。

三、迎奥运学礼仪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为了展示中国“礼仪之邦”的风采,全国掀起了“迎奥运、学礼仪”教育活动,各地都在进行礼仪教育,各种礼仪手册和教材应运而生,大量出版。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闻名。但在最近的100多年中,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中华礼仪出现了不断衰落的局面。北京举办奥运会,既是凝聚民心的绝佳机会,更是复活和振兴中华礼仪的绝好机遇。要用传统的礼仪来提升大众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热情接待四海宾朋。

这次“学礼仪”活动规模空前,既学中华传统礼仪,又学西方各国礼仪,纵跨古今,横贯中西,这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应有的气度,这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仪礼》
仪礼
儒家经典三礼是指哪三礼?
礼的作用与意义
《仪礼》:谈古代礼仪典章制度
儒家的礼义思想(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