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心经》“观自在”……

{  秋意圆满  }

愿化作秋风 拂去心间的尘埃


心经|传喜法师书于五台山



一时,

佛陀在灵鹫山入甚深的光明定,

周身放大光明。

舍利弗尊者请问观世音菩萨:

这大光明定是怎样的境界?

观世音菩萨为他解答,

这,就是《心经》的由来。


《心经》由观世音菩萨宣说

观世音菩萨代表一切诸佛的悲心



与佛陀的其他经典不同,《心经》是由观世音菩萨宣说的。从佛法的教理上,观世音菩萨代表一切诸佛的悲心,是佛报身的状态。所以这部经典,是由报身佛而不是化身佛来宣说的。

 

化身佛入于法身佛的定;这一法身的境界,由报身佛的观世音菩萨来讲解;最后,又由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来印证。这部经中,既包含着化身佛和报身佛,也包含了法身佛。


照见五蕴皆空

回光返照,不向外求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句话,涵盖了佛陀一代时教,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


“观自在菩萨”,这其中就蕴涵着戒定慧。“观自在”,回光返照,不向外求,这是戒;回光返照,本然常住,这是定;这个“观”如如不动,就是慧。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直接地观察万法的本性,从而“照见五蕴皆空”。当照见五蕴的本性,就能够到达彼岸。

 

能到达彼岸,是因为此岸本就是没有的,生死本就是不存在的。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没有生死的人,没有娑婆世界,就自然地“度一切苦厄”。


心经挂轴(传喜法师书)


经文中,“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侧重于寻声救苦,其重点在于“用”;而“观自在”的重点则在于“体”、在于“定”。

 

我们的“观”是不自在的,落于种种境界。五蕴的泡沫,将我们的“观”、我们的佛性都淹没其中,所以背觉合尘,背离我们“观”的佛性,合于五蕴的聚沫之中,故而有了生死轮回流转。


 


而如果能够“观自在”,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将我们的佛性作为主体,明明历历而不迷昧,那就“一念清净心,便是法王印”。

 

所以《心经》既是佛的《心经》、法的《心经》、僧的《心经》,也是我们的《心经》。当我们在经典的引导下,回光返照,观“观自在”,这觉悟到的佛性就是般若体,就是如来体性。这个甚深的智慧,就能够带着我们到达彼岸。


🍂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图简介
一曲养心佛歌《观世音菩萨》
▶一曲养心佛歌《观世音菩萨》献给您,太好听了!
一曲养心佛歌《观世音菩萨》献给您,太好听了!
一曲养心佛歌《观世音菩萨》献给您,太好听了!
养心佛歌《观世音菩萨》,太好听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