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魅力太行·河北邢台·待月西厢 ‖ 醉美“立秋”有感

文/待月西厢

今日立秋,似乎是夏天走到了尽头。在人们的印象中,凉爽会伴随着秋的来临 而来临。
然而,今年的立秋时刻是14时54分,农谚有“早晨立秋凉飕飕,下午立秋热死牛”的说法,不知是否有科学道理?
另外,今天是中伏第18天,也就是说,立秋后还有一伏,因此立秋并不是温度马上就可以降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吧,随着立秋的到来,空气湿度会下降,那种闷热的感觉会有所缓 解,一早一晚会凉爽起来。夏走秋至, 暑去凉来,时序转换,总是一种自然规律吧。
到了立秋,有些树开始落叶,因此有 "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 的说法 。另外,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 因此,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一个令人充满希望的季节。
然而,不知何故,在古人眼里,秋却是 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 。 
爱国诗人屈原 , 就曾写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句子。宋玉则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 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 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也许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的景象,触发了诗人的心境,于是才发出悲秋的感叹。 
李白的作品以豪放见长,他曾有“长风万 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
苏轼也是豪放诗人,但是他的心境随世态而渐老,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有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 梦,人生几度秋凉。”林逋则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 寒烟。”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却抛开了浅盏低吟,唱起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 
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华似锦,排斥秋天的无情与落寞,然而,秋天却是人们回 避不了必然经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 、 有了沧桑 , 才有秋天的成熟与收获,才有艺术的苍老之境。
历史上也有一些文人墨客,不是悲秋而是喜秋,唱响了秋的赞歌。这些诗词,我最欣赏刘禹锡的《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 ,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 岂知春色嗾人狂。
另外宋代诗人杨万里,则从另一个角度 领略了秋天的别样美景,他的《秋凉晚 步》这样写道:秋气堪悲未必然 , 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 , 荷叶犹开最小钱。大诗人李白从秋山秋水中,感受秋天的 逸兴湍飞 , 秋高气爽宜人秋色直入笔底: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自然界的植物走向枯萎衰老的季节,成语“老气横 秋”是也。然而它的另一面,却是成熟与老辣的象征,是清寒与寥廓的外显;是 秋月朗朗,鹊桥飞渡;是枫叶萧萧,秋蝉默默。
此刻,树叶完成了一个轮回, 把自己交给大地,交给粗壮的根,在蜕变中孕育新一轮的成熟与丰收。
因此,秋又是落叶对根的情思,是大雁对长空的向往;秋天的奉献是无私的,秋天给 人的境界是深远的。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不禁豁然开朗起来,让我们去拥抱美丽的金秋吧!
作者简介:待月西厢,本名荣玉奇,男,热爱文学。曾在一家铁路企业供职,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业余时间喜欢给媒体写稿。曾在《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台湾好报》等多家媒体发表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尘若失今生约
春华秋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
秋日私语
亚锋原创丨人生四季(散文)
人到中年如金秋
秋天的感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