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对步法的要求

步法是一身之根基,太极拳之根在脚下,练拳时脚掌平稳即有根,根可深入于地,下与地气相结合,拳势的升降起落,也借助于地心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当拳势在松沉时,便借助于地心的引力,使脚下有根深蒂固之感,也象征着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当拳势在敛提时,便借助于地心的反作用力,使脚掌下涌泉有上吸之势,也象征着地心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对于脚掌与地心的关系之说,地大物博,人体渺小,故以地心为主宰,脚掌为宾辅。拳论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步法除了前进后退,还有左闪右让和插逼套封,提腿出脚更需轻灵稳健,迈步如猫行。两脚之间必须分虚实,分清虚实为太极拳锻炼的第一要义,不仅是腿脚有虚实之分,全身处处都有虚实之变,不分虚实便成双重之病。
两腿脚的虚实变化,应注意的要点;一是两脚之间的虚实变化,应是渐变而不可突变,虚实变化也是人体重心的转移,重心偏向的脚为实,重心偏离的脚为虚。二是两脚之间的虚实变化,也是人体重心的转移,是人体中心垂直线的位移,即头顶百会穴至裆下会阴穴所形成的人体中心垂直线,虚实的变化又是人体在平衡状况下的杠杆原理。三是提腿出脚要做到点起点落,前进时的提后脚,应由腰而膝而踝最后脚尖一点离地,进步出脚时,应以脚根一点先轻落地,然后全脚掌着地体重移向前脚掌。退步时的提前脚,应由腰带膝带踝最后带起脚尖,后退落脚时,应以脚尖一点先落地,然后全脚掌着地即体重后移。四是在虚实变化中必有一个中间的过程,无论是由虚变实或由实变虚,都将经过五比五的中心位置,这个中心点位就是由实变虚或由虚变实的临界点,也是阴阳、虚实、起落、曲伸、开合、收放和呼吸变化的转换点。

太极拳的步法称迈步如猫行,猫行步的特点是轻灵又稳健,初学时首先练习所谓迈猫步,是为筑牢步法的基本功,对习练行拳走架就可事半功倍,迈步如猫行就成了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太极拳的四肢动作均由腰带动,故称腰为主宰,练习猫步时也是以腰为主,无论提腿出脚与重心的转移,都应取决于腰脊的带领,腿脚的曲伸起落均在于腰脊,不在于腿脚。腰脊的起落收放其源头应在体内的丹田,丹田与腰脊应是相辅相成,丹田就好比是一吊车,两脚掌的虚实可比喻一轻一重的运货车。在丹田的吊车作用下,将重车之货吊起后再放落到轻车上,重车变轻,轻车变重,这就是两脚之间的虚实变化。若论腰脊和丹田的关系,则腰脊显于外,丹田隐于内,故以腰脊为主宰,丹田为宾辅。
人是立体的,太极拳也是立体式的运动,有些练拳人认为只要猫着腰,如小偷般轻手轻脚地慢慢行走,就是练猫步,如此猫着腰走路,并不符合太极拳基本步法的习练要求。所谓迈步如猫行,并非是猫着腰行走,迈步如猫行只是对步法轻灵而稳健的一种比喻,将基本步法练成像小偷样的行走模样,是一种误导。有一些练拳人为保持拳架的水平,也是猫腰曲膝地练步法,总是以后脚蹬和前脚弓的迈步,其用力全在腿脚上,忽略了立体式由腰脊的主宰作用,凡此种种均有悖于太极拳基本步法的锻炼要求。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基本功(基本动作规格、步法、拳式、腿部等练习)
三种太极步的练法
太极拳的“猫步…
自问自答太极拳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步法
“步”“桩”合一的杨式太极步 (转) - 太极老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