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I时代,互联网风云再起,游戏行业待价而沽

来自寒山invest的雪球专栏

这两个月忙于炒作和学习AI新知识,没太多时间写东西,这周末终于有空写点了。

近日马总回国引起热议,没多久阿里便宣布拟分拆上市,伴随最近大红大紫的AI炒作热潮,我们可以判断,互联网正在迎来新的热潮。

前几天也发了一些看法:

这种风向的重大变化,从RM日报的文章中可见一斑,这里不便多说,说多了应该会触发很多敏感字,大家可以自行查阅。以游戏行业为例子,2021年,G媒关于游戏的表述用词多是“防沉迷”,而2022年开始,便出现了关于游戏的价值的探索,如“深度挖掘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机不可失”等,2023年更是有“游戏行业大有可为”的表态。游戏行业从毒药到科技,这种重大的转变,市场尚未完全反应。

游戏行业是孕育高科技的土壤,这点要形成共识,估计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很多软硬件的创新,比如GPU,比如3D技术,都离不开游戏。

近2个月以来,随着这波AI+游戏的炒作,虽然昆仑万维汤姆猫等一众游戏股上涨幅度较大,但对于行业龙头如完美世界等来说,可能估值回归才刚开始而已。参照宝通科技的股权激励看,2023年利润如果能到4亿的话,不过才20PE,还远未到泡沫的时候。

互联网方面,除了马总回国,美元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大力招兵买马,剑指AI。这种重量级人物的动向往往都是先知先觉,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再放眼全球,微软倚仗openAI的加持,在bing、office等多个领域不断创新,不仅对谷歌形成了实质性的威胁,更对互联网是一个革新。

前阵子,报日人民一篇《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点名华为盘古大模型,你以前见过这种带货阵仗?结合之前领导说的,“世界进入大科技时代”,也许我们应该认真重温多年前邓公告诉我们的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次AI变革,首先定性的是“工业革命”,但不能简单去类比互联网革命,更不能和新能源革命去类比。

18世纪,瓦特并没有发明蒸汽机,他只是改良了蒸汽机,新的设计使得蒸汽机的效率高了好几倍,这使得工厂的选址不再需要靠近煤矿(煤的使用量小了很多),也不再需要牲畜或者靠河,由此使得人类设备拥有了充足的发展动力,往后成熟的技术(比如纺织机)等,可以脱离英格兰中部煤矿的束缚,向沿海集中,从而扩大了对外贸易,反向又促进了 英国工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太远,说一个最近的变革的例子,手机是如何取代相机的?

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了第一次下跌,但是自从2010年之后,就一直下跌一直到今年,没错,2010年是iPhone4发布的年份。直到现在手机拍照效果依然不如相机,但是从商业上,手机完胜相机,为什么手机的拍照引发了照相行业的变革?因为大多数人需求其实没那么高,不需要手机摄影技术完胜相机才会引起相机出货量的下降,而是手机拍照成本低+效果满足大多数人就会引起变革。

同理,引发变革的奇点并不是要人工智能完胜人类,或者达到人类水平,只要在AI成本低+能满足大多数人需求就可以引发市场的巨大变化。

人与机器,一直就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最基础的计算机语言是二进制,也就是说计算机只认识0和1,但是我们需要让计算机为我们干活,就需要与计算机交流,为此,人类试用了各种方法,首先是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语言,JAVA,C等等,代码的特点是对人类可读,又可以翻译成计算机的机器语言。在此基础上,人类又开发了图形,鼠标等交流手段,本质上就是把常用的代码打包做成图形。但是这样存在问题,人类使用代码门槛高,而且还要让码农必须要学会机器的思考方式,非常非常的反人类;而图形界面不可能覆盖人类所需的所有功能。

但是chatgpt完美的解决了问题,一方面可以与人类用自然语言无障碍交流,一方面他可以控制计算机,省略了人类了解计算机原理的反人类操作,让人类不理解计算机,照样可以让及计算机为人类工作。就像拿着手机的你,你懂手机的原理吗,不懂,但是这个并不妨碍你使用手机。

AI将取代很多“人和机器间的翻译”工作,和大众所认知的相反的是,过去我们认为最后才被取代的“程序员”、“设计师”等岗位,却是最先被取代的。不过,也有新的工作会产生,比如已经有公司在招聘“提示工程师”(Prompt Engineer),年薪可高达33.5万美元。所谓提示工程师,也就是AI训练师,即通过与AI交互写出相关提示,以帮助用户操作AI生成更完美的内容,并帮助公司培训员工使用这些工具。简而言之,提示工程师相当于是设计师、文案和程序员三者的结合体。

跨过奇点后的AI除了能力超强之外,进化速度也是恐怖的!从gpt3.5到gpt4,以后gpt5,是在加速进化的,最先感受到这个震撼,还要从英伟达发布的cuLitho计算光刻库说起。

光刻是芯片制造过程中最复杂、最昂贵、最关键的环节,其成本约占整个硅片加工成本的1/3甚至更多。计算光刻模拟了光通过光学元件并与光刻胶相互作用时的行为,应用逆物理算法来预测掩膜板上的图案,以便在晶圆上生成最终图案。

“计算光刻是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中最大的计算工作负载,每年消耗数百亿CPU小时。”黄仁勋讲解道,“大型数据中心24x7全天候运行,以便创建用于光刻系统的掩膜板。这些数据中心是芯片制造商每年投资近2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的一部分。”而cuLitho能够将计算光刻的速度提高到原来的40倍。老黄说,英伟达H100 GPU需要89块掩膜板,在CPU上运行时,处理单个掩膜板需要两周时间,而在GPU上运行cuLitho只需8小时!

先进的AI加速先进芯片的制造,而先进芯片的底层算力又加快AI的训练和升级,在达到天花板之前,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武当纵云梯”,左脚踩右脚么?细思极恐。

这次AI变革,是一次全方位的科技竞赛。

国内在政策方面也是大力支持的。近日,科技部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期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紧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基础学科关键问题,围绕药物研发、基因研究、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发等重点领域科研需求展开,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前沿科技研发体系。

总结一下,AI大时代,国内政策加持,互联网风云再起,游戏行业涅槃重生。

如果您觉得看完对您有所帮助,您的“点赞”、“在看”,是对寒山最大的支持。

$昆仑万维(SZ300418)$ $汤姆猫(SZ300459)$ $完美世界(SZ002624)$ 

@今日话题 #雪球星计划# 



作者:寒山invest
链接:https://xueqiu.com/5441610555/246216366
来源:雪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力劳动者的不眠夜
惊人的天赋与无人察觉的缺陷并存,GPT-3的未来有多少种可能......
OpenAI创始人:GPT-4的研究起源和构建心法
英伟达GTC大会万字纪要
从GPT-4到Copilot:问题都让AI解决了,还要人类干什么?
GPT生成大量千篇一律的表达,可怕的AI正在疯狂的污染人类知识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