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产双抗再发力!浙江时迈、康宁杰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企业的超全双抗研发管线

导语

在当今生物药的研发大潮中,抗体药物正处于发展爆发期。单抗药物多年领跑全球生物药市场,尤其是近年来PD-1和PD-L1免疫抑制剂在癌症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更是推动了单抗药物的快速发展。

双抗是具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特殊抗体,较传统单抗具有靶点更精准且治疗效果更强的优点,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医药企业进一步挖掘了双特异性抗体的巨大发展潜力,罗氏、辉瑞、再生元、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纷纷布局双抗领域,国内浙江时迈、康宁杰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知名企业也是开足马力加紧研发。2021年以来,国内外双抗研发领域动态频频,国内药企向NMPA提交双抗的临床试验申请也越来越多,国内对双抗的审批再一次提速。

临床阶段大爆发,肿瘤领域一骑绝尘
药融云为大家统计了截止3月4日的全球新药研发的双抗药物数据。878个双抗在研新药中有473个处于临床阶段,仅临床前的双抗药物就有317个,138个处于药物发现,而已上市的双抗药物只有3个。说明目前全球的双抗市场不饱和,药企研发双抗药物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收益。从治疗领域来看,肿瘤领域以707个在研新药遥遥领先,与单抗类似,双抗药物仍集中在治疗肿瘤领域方面。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安进以39个双抗在研新药霸屏

从研发企业看,安进以39个在研双抗新药领跑,罗氏以37个在研双抗新药位列第二,辉瑞以30个在研双抗新药位居第三。浙江时迈、康宁杰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康明百奥、荣昌生物等国内研发企业也在双抗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热门靶点CD3领跑

CD3分子通过盐桥与T细胞抗原受体相连,参与T细胞的信号转导,主要用于标记胸腺细胞T淋巴细胞T细胞淋巴瘤CD3成为双抗领域的重要靶点。PD-1和PD-L1就像在肿瘤领域诞生了一颗重磅炸弹,在肿瘤领域增加了一种划时代的治疗方案。除此之外,在双抗领域的研究中,PD-1和PD-L1仍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福音。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武汉友芝友生物

武汉友芝友生物研发出独特的非对称结构的抗体YBODY®。采用YBODY®结构的抗体一端能够结合肿瘤细胞表面蛋白,另一端能够结合T细胞CD3分子,与CD3的结合能够激活T细胞,并将T细胞靶向肿瘤细胞,增强杀伤效果。YBODY®也能根据功能需求做成其他形式:1.肿瘤细胞的两个靶点,能同时阻断两条信号通路,或者增加靶向细胞的亲和力以加强负面效应;2.一个肿瘤细胞靶点一个用以靶向细胞与药物的位点。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浙江时迈

浙江时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特异性抗体平台HBiBody和proBibody,与其它顶尖双抗平台相比,克服了双抗体产品成药性差和毒副作用大两大障碍。目前浙江时迈已经开发20多个不同阶段的单抗/双抗创新产品,每年以1-2个IND申报项目推进,这些功能差异性产品将能够避免与其它公司的同质化竞争。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康宁杰瑞

康宁杰瑞目前有18个在研新药其中双抗药物就有8个。其中KN-046处于临床三期,有望在今年提交上市申请,KN-026处于临床二期,两个药物均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还有5个双抗药物处于临床前阶段。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信达生物

近日,信达生物第6款双抗新药IBI32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受理,为火热的双抗领域再添一把火。

作为本土生物医药代表性企业,信达生物近年来的发展可圈可点。2020年,信达生物市值突破千亿港元。目前信达生物在国内主要在研1类新药有18个,聚焦肿瘤、免疫调节、内分泌与代谢等疾病治疗领域。除了当前研发火热的单抗,信达生物处于临床阶段的双抗多达8个,是信达生物重点布局的研发管线。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康方生物

康方生物的创新抗体药物在研管线涉及20多个药物开发项目,其中9个抗体处于临床阶段,5个抗体获得FDA的IND批准。自2017年以来,康方生物已就创新候选药物启动40项试验。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康明百奥

康明百奥在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新药研发技术平台上,已经拥有十多个新型肿瘤靶向治疗抗体项目组成的丰富研发管线,其中包括4个抗恶性肿瘤双特异性抗体和双特异性偶联抗体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荣昌生物

荣昌生物的生物制药研发功能由三个专业平台组成,针对多个生物治疗领域。其中包括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平台和双特异性抗体(HiBody) 平台。目前荣昌生物的4个在研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只有VF-28处于临床一期,其余三个药物还处于临床前阶段
数据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结语

双特异性抗体如今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热点前沿科技,从事单克隆抗体研发的企业已经有很多,而双特异性抗体研发方面仍需要深耕。双抗药物与单抗药物相比,一个分子可同时展现不同的作用机制,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或者产生单抗不能实现的新功能,特别是治疗肿瘤疾病有更多的期待。国际上成功上市的双抗药物不过两三个,国内双抗药物研发大多在临床前、临床一期阶段,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双特异性抗体走向临床应用。康明杰瑞的KN-046目前已处于临床三期,有望成为我国第一个国产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为我国创新原研药增砖添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60款新药获批临床,双特异性抗体爆发在即?
新春特辑 | 康宁杰瑞:全球首款皮下注射PD-L1抗体商业化在即,迈入双抗研发新阶段
我国双抗药物自研产品主要集中在临床前 康方生物与康宁杰瑞研发居前
打造first-in-class肿瘤生物药管线:专访康宁杰瑞创始人徐霆博士
双抗研发新秀——康方生物
「首个」中国自主开发P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