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步中轴 品古都之脊魅力文化

登上钟鼓楼聆听“时间的故事”,到太庙感受历史余韵,见证百年会馆焕彩重生……昨天,中外嘉宾参加2023北京文化论坛东城区观摩路线,开启一场览阅壮美中轴之旅。

走进颜料会馆,体验传统艺术魅力。

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首都的一张金名片,纵贯北京老城,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盛赞为“天下无双之壮观”。中轴线最北端,鼓楼和钟楼相望而立。它们曾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也是全国现存钟鼓楼中保存最为完好、体量最大、报时器具最具规模的一组古代建筑。暮鼓晨钟,回响百年,引发今人与古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鼓楼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嘉宾们走进一场“时间的故事”数字沉浸展,了解钟鼓楼的建筑特色、以“暮鼓晨钟”报送标准北京时间的工作流程;探索中国传统计时方法蕴含的智慧,钟鼓楼周边地区的民俗与商贸;通过沉浸光影秀《共鸣》,领略时空交织营造的别样美感,在虚实交错间和历史进行一瞬的“会晤”。

古老建筑与数字技术碰撞出绚丽火花,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是北京鼓楼保护展示工程的有益成果,也是充分展示中轴线沿线古建筑魅力,推动周边街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

观摩第二站,中外嘉宾来到坐落于天安门旁、紫禁城南的太庙,漫步于文物古建之间,聆听历史的余韵。太庙古建筑群中,金瓦重檐,象征着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苍劲古柏,见证古都数百年变迁。2020年10月,太庙非文物建筑区域腾退、拆除和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东城区以中轴线保护为契机,持续推进老城复兴,完成太庙等重点文物腾退,加强太庙文物修缮和古树保护,稳步推进太庙历史文化展示,古都壮美空间秩序逐步得到恢复。如今,“大庙中轴——太庙历史文化专题展”正在展出,继续为观众讲述古都的故事。

走进钟鼓楼,感受岁月沉淀。

青云胡同,三里河畔,好戏在颜料会馆上演:绛州鼓乐《牛斗虎》兼具力量与美感,舞蹈与民乐三重奏《春江花月夜》悠扬婉转,京剧《贵妃醉酒》选段唱尽古今悲欢……观摩第三站,精彩的表演引得嘉宾们掌声不断,昔日会馆的繁华盛景重现。

历史上,前门东区商贾大户云集、梨园名角荟萃、各地会馆众多,其中颜料会馆便是由山西省颜料、桐油商人建于明代的一处集祭祀与观戏功能为一体的汇聚之所,后经多次修缮,成为现存为数不多的晋商会馆之一。近年来,东城区不断推进会馆活化利用工作,老会馆焕发文化活力。2021年,“会馆有戏”演出项目在颜料会馆鸣锣开演,至今已举办包括昆曲、评剧、河北梆子等在内的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的演出,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好评。

与颜料会馆一巷之隔的韶州会馆,是东城区首批会馆活化利用项目之一。今年5月,该馆经过修缮后开馆,成为一处融合京味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综合性文化空间,嘉宾们在此观文化展、品地方茶、赏韶州兰,见证百年会馆焕彩重生。

(原标题:漫步中轴 品古都之脊魅力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都气象:'北京中轴线'与她的文化魅力
怎样讲好中轴线的故事?未来的中轴线是什么样子?我们跟大咖聊了聊……
绵延历史文脉 绽放古都新貌
国际城市中轴线 | 北京中轴线: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
【菊韵传奇】山陕甘会馆,雕刻艺术的“三绝”
文化创新:元大都中轴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