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育城市之魂,需守住文脉之根

  11月6日,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尹力在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持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以文化自信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以守正创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以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名城。其中特别提到,要培育城市之魂,持续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具有无可比拟的遗产资源和文化优势;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风貌,铸就了北京独一无二的城市之魂。守护城市之魂,就是守护珍贵的文物古迹和地域特色,守护千年的气质底蕴和生动面容,更是守护每个北京人心底的文化自信和文明自觉。

  首都文化是一篇大文章,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名城是一个大工程。北京如何挖掘提炼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文脉标志和精神标识?加强“城之源”、“都之源”研究、构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全域保护体系、探索形成中轴线申遗保护“北京经验”、高品质建设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无疑是当前培育北京城市之魂的重点。

  近年来,北京老城保护有声有色。以中轴线为例,不仅通过规划设计、文物腾退、街区整修等一系列措施,还原其历史原貌,而且不断延展其物理形态,丰厚其价值内涵,打造成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空间。无论是老城整体改造,还是胡同内小微空间提升,莫不追求首都风范与古都风韵,让文化发挥留住乡愁、凝聚人心、滋润人心的作用。比如,前门街道草厂头条3号院经过改造后,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院子散发出浓浓的老北京气息。一座座提升改造后的传统院落,再现“天棚鱼缸石榴树”的往日风光,静静诉说老城胡同里的百姓新生活。此外,“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建设,打造出了更多代表首都水准的文化空间、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为市民贡献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培育城市之魂,需要守住北京文脉的根,也需要市民知守其根。人人都爱护老城肌理,珍视城市遗产,加入老城保护,坚守城市精神,才能塑造丰满而坚实的城市之魂,才能展现古朴又现代的首都形象,才能让北京这座城市越来越有文化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

  一座城市的编年史,就是每位市民身上剪不断的文化“脐带”;每个人的言行,也会折射城市的文化气质。不断学习和传承悠久历史文化,发自内心为北京城市文化而自豪,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参与多样文化活动,自信热情地登上文化交流互鉴的舞台,便是为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培育城市之魂尽到责任和义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迭新内城,北京城建十七年沉淀蝶变
守住城市文脉,发展特色经济
一笑三语:文化、文脉、文明——民族根和魂
瞭望|南京更新
河南周口老城文脉溯源再思考:复兴与营造
论述百练:在城市更新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