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姚谦VS陈粒:画家常玉的正确打开方式|163
userphoto

2024.04.08 北京

关注

1900年,一个叫做常有书的孩子,出生在四川南充一个富商家庭里。十岁,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老师,也是一个一般家庭的孩子难以企及的大名师。这个人叫赵煕,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工诗、善书、间亦作画”,是蜀中五老七贤之一。25岁就高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他的书法和词作都堪称一绝。

图:赵煕书法作品

常有书跟随他学画,习书法,十七岁就考入了上海美术学校。两年之后,他和同样19岁的林风眠,以及24岁的徐悲鸿一起,前往巴黎。到了巴黎之后,常有书和徐悲鸿创办了留法学生组织“天狗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常玉赠给徐悲鸿夫妇的照片和画

此后的四五十年间,这个叫做常有书的画家几乎长居巴黎。中间在美国短暂居住两年,后来又返回艺术之都巴黎。他就是后来被称作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的“常玉”。相对于徐悲鸿,他在国内的名声略逊一筹,知道的人也相对更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常玉(左上)、徐悲鸿(左下)、蒋碧薇(右)

但是,他在世界画坛和艺术界的名声却并不逊于徐悲鸿。在当今华人画坛,常玉和徐悲鸿的画作并插云际,各领风骚,一度交替刷新中国油画拍卖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底,佳士得250周年秋拍会,常玉的一幅《瓶菊》拍出9100万港币

“常玉的魅力,在于他不唱高调,一看就感觉很亲近。”早在90年代即大量引进常玉画作的大未来林舍画廊负责人林天民形容,常玉作品色彩丰富、可爱娇俏,“他不会让你看不懂。”

作为一个20世纪初传统中国家族的“富二代”,自幼随著名书法家赵熙学习中国传统书法和水墨山水的经历,贯穿了常玉一生的创作。这种带有一点文人画的西画,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放到世界各地,一看就知道是华人作品。可以说,常玉继承了元代以来的文人画传统,努力在西方的绘画中,实现中国人“平淡”和“天真”的美学理想。

常玉的一生,是离经叛道、经历跌宕的一生,他和他的绘画一样,“风格独特”,充满传奇。无论是初到巴黎时进入与学院派背道而驰的“大茅屋画院”;小有名气后不屑于画商合作,挥霍无度又沉溺美色间“浪荡子”形象;亦或是晚年穷困潦倒,在彷徨和无助中客死他乡的唏嘘结尾,都用浓厚的传奇色彩,满足了社会对一个“梵高式”悲剧艺术家形象的所有想象。

共同的文化共鸣,加上一生传奇故事,和极其有限的油画数量,让常玉的画作在近年来奇货可居,入围绝大多数华人油画藏家的梦想名单。

姚谦,他的第一重身份是台湾举足轻重的大师级词人,他的名字与林夕、许常德等人同样闪光。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台湾音乐领域已是大咖。而他的另一重身份是收藏家。也是常玉作品展览“细看常玉”的发起者和策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姚谦

同样是在90年代中期姚谦开始涉足收藏,他慧眼独具,收藏的作品得到圈内不少赞誉,还曾出版《一个人的收藏》一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姚谦《一个人的收藏》

其实姚谦小时候就喜欢画画,这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就很爱画水墨画。其实,词作者创作一首好词,俨然就是把一副赏心悦目的画面呈现在人们的视听中。“一直觉得艺术是诚实的历史,它能负载我们所看过的文字历史相对更深刻的观察,这是我后来收藏艺术的最大动力与乐趣。”姚谦在一次谈及收藏之路时,曾经这样说,“它让我不断地去思考、去阅读,体会到一个凡胎之躯有限生命更大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姚谦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会

眼光毒辣的姚谦,收藏的部分藏品目前已升值达200倍。经他发掘的一些年轻画家,现在更是功成名就。

1997年,在著名摄影师罗勃·法兰克(Robert Frank)收藏专场拍卖会上,“常玉”这个名字进入了华语收藏圈的视野。他与徐悲鸿等如雷贯耳的艺术大师同期留学法国,却鲜为大众所知。这场拍卖会也给了酷爱收藏的音乐人姚谦一个与常玉相识的契机。

21年后,长年关注常玉作品的衣淑凡女士(前苏富比台湾负责人)与施俊兆先生邀请到热爱常玉的姚谦共同策展“细看常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衣淑凡女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98年衣淑凡(右)与罗博·法兰寇在潘桐墓园为常玉墓整修

她(衣淑凡)在常玉的推动上可说是真心付出,包括搜集常玉的资料、帮常玉修墓、大力推荐常玉作品上拍、还有找到常玉的藏家约翰·法兰寇等都对常玉有很大的贡献,一直到后来陈泰铭用当时的天价买下了包括《五裸女》在内的一常玉批作品,都与衣淑凡息息相关。”

——林天民(亚洲顶级画廊—“大未来画廊”创始人)

早年出身富裕,大半生颠沛潦倒的常玉,恐怕没有想过在他身后五十年,拍卖公司、画商和收藏家们无不四处寻觅他的作品。他可能更不会想到,会有一个如此懂他的知己姚谦,来为他策划这样一场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常玉《花香》,水墨、水彩、纸本,26.8×21cm

音乐人姚谦的加入显然给“细看常玉”增添了一抹跨界的亮色,姚谦希望这次艺术展览能够如电影一般拥有主题曲。将近一百年前,率性而才华横溢的常玉就是在巴黎的咖啡馆里,一边看红楼梦,或者拉着小提琴,一边画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常玉与朱海伦(中国艺术大师朱沅芷之妻、摄影史学家)在巴黎(1956)

对于这样一个特别的艺术家,姚谦希望“细看常玉”能够提供一个普罗大众重新认识艺术家作品的方式:在这个不以商业为目的的展览里,在这个节奏缓慢并大量留白的房间里,整个展览被精心设计,并搭配了特别制作的音乐环境。

姚谦第一次和陈粒的合作也就由常玉的这次展览而缘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策展人合照,左至右施俊兆先生、

衣淑凡女士、姚谦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策展人衣淑凡女士这样评说常玉的作品:“小画所带来的情感艺术能量,绝不比大画少,反而因为它小,你需要细看,会被吸进画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常玉,姚谦拉来了年轻的音乐人陈粒为展览作曲。这个组合很大胆,最终呈现的效果却也证明了姚谦无论是在收藏、展览还是音乐方面,都独具慧眼。我们所熟知的陈粒,有一点才华,但还没有爆发出足够慑人的创作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陈粒

音乐、绘画,或者其他艺术,看似形态差异很大,但都是人们与世界沟通、相处的方式。工作之外的陈粒喜欢信手涂鸦,性格随性,但却坚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音乐也好、涂鸦也好,不太在乎外界的热议与两极分化的评论,更热衷于追寻内心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陈粒手书自己的歌名

从接触音乐之初,陈粒就很喜欢电子乐,但以往的作品,并没有完全以电子乐为基调,相对还是更偏流行摇滚。

而为常玉展览创作的作品里,陈粒让自己归零,卸下了那个反叛和特立独行的外壳,让自己的作品更深刻更自然地融入画家和艺术大师的作品展陈氛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常玉《翘腿黑丝袜女士》,水墨、水彩、纸本,41×30cm

陈粒通过常玉的展览来想象常玉的房间,创作了五首基调为电子音乐的演奏曲。《餐桌上的日常》一开始就是厨房里烹饪时,厨具叮当作响的声音,带着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碗碟碰撞发出的声音、倒水的声音、打蛋器搅拌的声音——这些生活化的“音乐”穿插其中,让我们更贴近当年身在巴黎那个孤独却至情至性的常玉。

《未关的留声机》以真实贴切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热爱音乐的画家的日常。给人一种散漫而沉溺的孤独感,像极了常玉当年大概有的那种状态。

姚谦关于《细看常玉》主题展览的一段话:这次展览我们以藏家手中的小作品为主,用适合阅读的方式进行展示。这种近距离的观赏,可以体会到艺术家创作时的呼吸与心跳的节奏,从而被感染。当观众有机会一张一张地品味常玉,更能感受到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艺术家。

陈粒创作的这张《在常玉的房间里》以电音点缀纯音乐,编曲手法是作品的最大亮点,让整张EP兼具“艺术”与“生活”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着重表现在对画家“日常”的刻画,陈粒凭借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对常玉作品的理解,通过为展览量身定制作品让听众在“听”音乐时转变为“看”生活,并且为我们对常玉日常创作生活的状态留足了想象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常玉《头像》,水墨、纸本,21.5×27.5cm

众所周知,常玉一生的创作几乎均是室内写生。陈粒对于常玉这位艺术浪人的平生,揣摩和想象得也许没那么精准,但她做到了让音乐更好地为展览铺陈氛围,既没有喧宾夺主,也没有过分加入更多个人风格极端化的先锋元素,整体创作还是以突出展览主题和氛围为主。

曲子里穿插的一些她个人的人声念白、呓语,曲调也比较低沉,不会抢夺主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中常玉的《帘前双姝》在佳士得春拍中

以4467万港元售出

直到1966年因煤气中毒在巴黎去世,常玉仍是个并没有什么大名气的画家。几乎一个世纪后,他的一副经典作品《五裸女》却在一次罗弗奥香港春拍中,拍得了1.28亿元的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常玉《五裸女》

常玉的很多作品,皆用笔稚拙,多一笔则多。极简的笔墨却勾勒出动人的画面。“简单中见复杂、见万象”,充满东方写意,贴近东方人天真平淡的哲学。

大起大落的一生,反而造就了常玉在创作心态上的转变,大部分作品里都可窥见画家个性里肆意而为的率性。活着的时候,经历过窘迫和起落,经常惹毛画商,一次展览都没能办过,作品不被世人赏识。死后只能葬在贫民公墓,31年后,才有朋友与画商重新为其修葺墓碑。常玉和无数艺术家一样,经历着共同的命运:身后迟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玉去世后,他的画成捆出现在巴黎拍卖行及跳蚤市场上,价格十分低廉,几十到几百法郎不等。

百年后,人们终于认可和理解了他笔下那个简单纯粹、与世无争的世界。但斯人已逝,惟作品和无可替代的风格永流传。

常玉与徐悲鸿、林风眠及刘海粟都是同时期的画家,但生前却未享有同等的盛名,艺术之路一直走得很孤独。幸而其优秀的作品并没有被遗忘,常玉的作品在时间洗涤下愈显光芒,在众多有心人士的努力下,常玉的画作受到世人重视,在华人艺术领域中发光发热,同时在各个国际级艺术品拍卖会上屡创佳绩。遗憾地是,常玉无缘享用这一切荣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与徐悲鸿是好友,可以边弹琴边画画,画的花太美了太震撼!
凝固的激情·李宗津艺术作品
去世50年后,这位“东方马蒂斯”终于等到了他的时代
【经典】梅兰芳与绘画
「姚又崇」墨绘万物——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四条屏鉴赏大展
现当代名家:柳子谷花鸟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