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家苑囿与大有庄
userphoto

2024.04.10 北京

关注

▌王密林

自辽、金以来,北京西山以东层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充沛,山水衬映,自然景观具有江南水乡特征。因此,历代王朝皆在此地营建行宫别苑。如今的“三山五园”,就是对北京西郊沿西山到万泉河一带皇家园林的总称。

春暖花开,“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是许多市民踏青赏花的首选之地。其实,除了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等传统皇家园林外,有些在明清时期为皇家苑囿服务的村庄,也是“三山五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建于明代中叶的大有庄,就处于“三山五园”地区的核心位置。

清代《五园图》中的丰益仓

乾隆年间镌刻的大有庄碑

大有庄怀塔布宅园厢房

乾隆赐名“大有庄”

据考证,大有庄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在明代就已经形成小村落。最初,只是一些有钱人家雇用了八户守坟人在此居住,当地人称“穷八家”。不过,此地泉水充沛,风景优美,极目所见皆为绿树掩映、馆阁连属的名园胜苑。红山、玉泉山、香山、百望山峙列于西、北,如同一幅绘满精美山水图案的扇面。大有庄周边有多处皇家苑囿,村南为清漪园(颐和园),东南是皇家赐园自得园,东边是圆明园。在这里,附近的深宫高墙带来了神秘感,宽阔怡人的水乡景色带来秀美感,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奇感,是一种城乡交融、既有文化气息又富有乡村野趣的田园生活景象。

清漪园(颐和园)建园后,大有庄的住户逐渐增多,大部分人在清漪园内当差,也有一些生意人。清乾隆年间,西北京郊逐步发展成为皇家行宫及别墅的聚集地,往来官员也逐渐频繁。据载,乾隆帝在观看《西郊胜景图》时,觉得“穷八家”村名欠雅,故赐名“大有庄”,寓意“福禄荣华样样有”。

大有庄地近皇家苑囿,与皇家苑囿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是“三山五园”的影子与产物,许多为皇家苑囿服务的机构就近设在村中,比如丰益仓。

作为漕运制度重要产物“京师十三仓”之一的丰益仓,位于大有庄的村西,又名安和仓,占地约100亩。丰益仓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有仓门三楹,大门向东,为大式歇山顶。进门迎面有一字影壁一座,绕过影壁是用三合土夯筑的仓路。仓路两边,各建仓廒15座。仓北建大式歇山顶官厅五楹,前出抱厦三间,为仓监督、会计办公之所。

丰益仓“左绕长河,右列金山”,占尽地利。丰益仓全盛时,每天不断地经水路和陆路进出米粮。输往京城的漕粮自通州经通惠河、通流河、会清河、清河和安河,直抵西山脚下的丰益仓收储。仓大门往东通向村外的运米车道,车马不断,景象非凡。大有庄中的很多人都充任丰益仓的仓户匠役,世代为其服役。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八旗官员禄米月饷“右翼于安河丰益仓就近支领”。到了乾隆年间,又规定到丰益仓支领禄米,蓝靛厂火器营为每年正月、四月、七月、十月,香山健锐营为每年三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圆明园和万寿山工程建设时期,工匠、夫役的粮食供应就取自丰益仓,为“三山五园”的建设起到了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到清末,漕运制度已渐解体,很多粮仓都名存实亡,只有丰益仓还在使用并增建了18座仓廒。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漕运制度终结,丰益仓才最终失去作用。

安和圈畜养御马

安和圈位于大有庄村北,是专门为清皇室畜养出口行围御马的马圈。据《日下旧闻考》记载,乾隆五年(1740年),大有庄增设了驾车骡马一厩。民国年间的《北平旅游指南》记载:“安和圈在大有庄北,名曰瓮山圈,清乾隆丁未年改名。”因此,这里曾留有“御马圈胡同”的地名。

在清朝,安和圈有畜马200匹、驼10峰。安和圈北有跑马场,清朝皇帝在每年农历的六月十八,会在此与侍卫近臣一道检阅“试马”,俗称“跑御马”。侍卫们穿着紧身的箭袖衣,比试马术技艺。这项马术活动不是以速度决定骑士的胜负,而是以“跃换”定高下。即在跑马的过程中,每人乘一马、牵一马,二马并肩驰至中道,骑士会鞭策牵着的那一匹马,就在其因为被鞭打而加速超越骑士所乘之马时,骑士乘所骑之马追之,等追及前马的马尾时,骑士就会纵身一跃,跳到前面马的背上。骑士如果能够从后面的马匹上跳起骑在前面正在奔驰的马背上,并且继续奔驰一段距离,就能得到最高的奖赏。而成功地从坐骑上跳到另一匹并驾齐驱的马背上的骑士只能获得中赏。即使在“跃换”的过程中因技术不佳坠地的骑士,也能得到下赏。这项马术盛典在清代文献中被称为“安和试马”。

咸丰庚申年(1860年)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时,为显示“镇静”,安和圈“试马”仍照例举行。但咸丰皇帝已经没有胆量亲临观赏了,只是派了个品位较高的值年大臣替他主持了这一年的马术庆典。

1903年9月,有一支来自印度的马戏团到天津演出引起轰动,当地报纸报道“有狮、象、虎、豹、狗、马等兽,并有各等艺人登场献技”,事为慈禧太后所闻,也来了兴致,她传旨让马戏团进京表演。10月初,马戏团“奉旨着在颐和园西河堤地方开演”。慈禧太后看到披挂漂亮的大象非常喜欢,乖巧的马戏团主便将大象进献给慈禧太后,由此获得了一万两白银的奖赏。慈禧太后命将大象豢养在安和圈,以便观赏。每年的盛夏,象官们都会把大象牵至颐和园东北墙外、大有庄前的小河中洗澡,后来这里得名为“洗象坑”。大象洗澡时,附近的百姓都来观看,热闹非凡。1908年以后,安和圈中的马、象全部送往万牲园(今北京动物园)。

达官贵人扎堆儿大有庄

晚清时期,因为慈禧太后时常驻颐和园听政,一些官署和王公大臣为了上朝方便,就纷纷在颐和园的周边建起了公所和宅园,由此进一步吸引了达官显贵和致仕乡绅们来大有庄居住。大有庄内曾建有政务处公所、内务府会计司公所、恭亲王公所、东公所、西公所五处公所和若干座宅园,其中就包括怀塔布和方介眉的两座宅园。

晚清的政务处是1901年初慈祥还在西安流亡时成立的,全名叫督办政务处,参与政务处工作的官员有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荣禄、王文韶等人。政务处一度成为清政府统领新政事宜最为关键的机构,如裁撤冗官冗吏、筹建新式学堂、改革教育措施等,都由政务处一手操办。会计司负责管理内务府的出纳及庄园地亩的事务,职官包括郎中、员外郎、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和书吏等。此外,会计司还负责选用宫女、太监等事务。恭亲王则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这些重要机构和人物在大有庄设立公所,足见大有庄在“三山五园”的地利之便。

怀塔布,字绍先,叶赫那拉氏,满洲正蓝旗人。先后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圆明园护军八旗翼长、礼部尚书等职。怀塔布是慈禧太后的娘家远房侄子,自然亲附慈禧太后,是“后党”的中坚人物。光绪戊戌年(1898)因堵塞言路、破坏维新变法被革职,后积极参与政变阴谋,扼杀了维新运动。光绪庚子年(1900年)十一月,怀塔布在北京被八国联军虐待而死。

怀塔布宅园门牌号为大有庄大街甲25号,占地十余亩,呈狭长形,整个建筑布局为南北纵向连接的四合院、三合院的组合,南部西侧另有花园。宅园的大门东向,为大式起脊灰筒瓦顶门楼,门槛两侧立有一对汉白玉雕门枕石,门外摆一对上马石,种有两株守门槐树,现一株尚存,为一级保护古树。正院为二进院落,北房五间,有回廊和东西厢房。西跨院有正房三排各三间。园南建敞轩三楹,园东南辟小门,可直达南部小院。怀塔布虽然是一个保守人物,但他对当时的新鲜玩意儿很是喜好,其宅园里早早地就用上了汽灯和自来水,据说当年北京除颐和园外,用上这些舶来品的当以怀塔布家为首。

方介眉,名鋆善,介眉是号,取自《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以介眉寿”之意,原籍东北长白山,他和弟弟方个眉均为进士出身,曾任知府、知县,卸任回京后在大有庄修建了宅园,做起了乡绅。大有庄中的方宅胡同、前状元胡同、后状元胡同都得名于这兄弟二人。

方介眉宅园的建筑布局是多进四合院,坐南朝北,园门三楹,院西建房三间,正北有雕花如意门楼。门东西两侧种守门槐四株。内院门为大式垂花门,院正北建歇山顶厅堂五楹,东西厢房各三间,以游廊相通。后院是花园,园中有山石小溪、亭台楼阁,是内眷居住之处。

打开App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深度(32)颐和园一:从清漪园到颐和园,三山五园的最后拼图
园说| 三山五园 移天缩地(三)
清朝皇帝为什么不爱住在紫禁城?论居住,谁都喜欢有山有水的园林
三山五园样式雷图档(中)——三山五园与样式雷家族
纪录片《颐和园》解说词
【每天老照片】--6755--晚清老照片:圆明园和颐和园被焚毁后是这样的景象,令人心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