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话史记之伍子胥列传第六

伍员,字子胥,楚国人。伍子胥父亲叫伍奢,哥哥叫伍尚。祖父叫伍举,侍奉楚庄王之时,因为喜欢犯言直谏,名重一时,所以伍举的后人,在楚国也算是贵族。

楚平王的太子叫羋建,楚平王让伍奢做太子太傅,费无忌做太子少傅。费无忌对太子并不太忠心。

楚平王打算让太子娶秦国公主孟嬴为妻,派费无忌出使秦国。

费无忌看到孟嬴长得很漂亮,急忙赶回楚国,告诉楚平王说:“孟嬴美艳绝伦,大王可以占为己有,给太子另外再娶一位女子即可。”

楚平王于是自己娶了秦国女子为妻,对她十分宠爱,并且生下一个儿子,名叫芈轸,给太子羋建另外娶了一位女子。

费无忌因为孟嬴一事,很得楚平王宠幸,于是离开太子,去侍奉楚平王了。但是,费无忌又害怕楚平王死后,太子登基也会因为孟嬴一事,而杀自己,于是在楚平王面前,千方百计地诋毁太子。

羋建的生母是蔡国公主,并不得楚平王宠爱,楚平王对太子也日渐疏远,安排羋建到颍川城父县,守卫边疆。

没过多久,费无忌又每天在楚平王耳边说太子坏话,说:“太子因为孟嬴一事,必然对大王有怨恨,希望大王能够稍作准备。自从太子领兵在城父县之后,和其他诸侯国往来不断,恐怕迟早要带兵回国都作乱。”

楚平王于是召唤伍奢回国都,审问此事。伍奢知道是费无忌在从中捣鬼,趁机说:“大王怎么能因为一些奸臣的谗言,而疏远至亲骨肉呢?”

费无忌立刻接口道:“大王如今不控制住太子,等他羽翼丰满,大王必然要被太子擒住。”

楚平王果然大怒,囚禁伍奢,又派城父县武将,奋扬前往城父县杀害太子。

奋扬于心不忍,又不能违背楚平王命令,还没到城父县,派人先赶去告诉太子:“太子赶快逃跑,晚了就会被杀。”羋建于是逃到宋国避难。

费无忌又在楚平王耳边进谗言,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有才能,不杀此二人,必然会成为楚国后患。可以把伍奢做人质,召唤他二人前来,趁机诛杀二人。”

楚平王于是派使者对伍奢说:“你能让你两个儿子前来,就饶你一命;做不到,你就死必死无疑。”

伍奢回答道:“我长子伍尚,性格仁慈,去喊他,必然前来;次子伍子胥,性格刚强好勇,又能忍辱负重,以后必能成大事,他知道来这里就是送死,肯定不会来。”

楚平王不听,派人召唤俩兄弟,对他俩说:“你们前去王宫,就放了你们父亲;不去的话,就杀了伍奢。”

伍尚果然打算前往,伍子胥却说:“大王召唤我兄弟二人前往宫城,并不是为了要释放父亲,恐怕是害怕我们二人逃走后,会成为后患。

所以才让父亲坐人质,骗我兄弟二人前去。我们兄弟二人一到王宫,父子三人肯定都会丧命。

你我二人都前往送死,有何益处?反而不能报父亲之仇,不如逃到其他国家,借他国之力,为父亲报仇。如果我们父子三人都死了,就万事休矣!”

伍尚说:“我自然知道,就算前往宫城,也不能救父亲一命。只是害怕父亲召唤,我却因为贪生而不去,最后又不能为父亲报仇,那样就被天下人耻笑了。”

又接着对弟弟伍子胥说:“你走吧!你能替我报杀父之仇,我死也瞑目了。”

伍尚束手就擒,使者正要逮捕伍子胥,伍子胥拉满弓,箭上弦,面向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这才逃走。

逃跑的路上,听说太子羋建在宋国,于是准备前往宋国,投奔太子。伍奢听说伍子胥已然逃走,说:“从此以后,楚国君臣必然兵祸不断,苦不堪言。”

伍尚到宫城,果然和父亲伍奢一同被杀。

伍子胥到宋国之后,适逢宋国华氏政变,内乱不休,于是又和太子一同逃到郑国。

郑国君主对羋建十分友好。羋建又到晋国,晋顷公对羋建说:“郑国既然善待,信任太子。如果太子能为我在郑国做内应,我们里应外合,灭亡郑国,指日可待,那时就封你做郑国太子。”

太子回到郑国,还在谋划此事,刚好因为自己的私事,要杀死一个仆从,仆从知道太子的秘密,提前逃走,将此事告诉郑国君主。

郑定公和子产于是杀了太子建。太子建有个儿子,叫芈胜。

伍子胥看到太子被杀,害怕,于是带着芈胜准备逃往吴国。途径昭关,守将打算抓捕伍子胥。

伍子胥于是又和芈胜抛弃马车和仆人,二人步行赶路,几乎被抓到。追兵在后面,到江边,有一位船夫,看到伍子胥脸色焦急,于是将伍子胥渡到对岸。

伍子胥脱离险境后,解下腰间佩剑,递给船夫说:“这把剑价值一百两金子,送给你,以报答救命之恩。”

船夫说:“楚国的通缉令:能抓到伍子胥之人,赐给五万担粮食,还有爵位,这些东西恐怕价值远超你这把剑吧。如果是为了钱财,我就不救你了!”不接受伍子胥的佩剑。

伍子胥还没到吴国,却生了病,只有停止赶路,在路上讨饭。

到达吴国之后,此时正是吴王僚执政,公子光是将军。伍子胥于是凭借公子光的推荐,求见吴王僚。

许久之后,楚国边境钟离县和吴国的卑粱县接壤,两个县的女子都以养蚕为业,为了争夺桑叶,大打出手。楚平王大怒,吴楚两国举兵相向。吴国派公子光讨伐楚国,夺下钟离县,居巢县,大胜而归。

伍子胥对吴王僚说:“可以趁着现在的兵威,一举攻克楚国首都,可以再任命公子光做将军,带兵讨伐楚国。”

公子光却对吴王僚进言:“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害,现在劝大王讨伐楚国首都,不过是为了报私仇而已。现在进攻楚国,还不是最佳时机。”

伍子胥和公子光相处很久,知道他有野心,想要杀吴王僚,自立为王,不可和他说对外用兵一事,于是向公子光推荐刺客专诸。伍子胥和芈胜暂时退隐,在郊外耕种度日。

五年之后,楚平王死了。最初,楚平王抢夺太子建的妻子,孟嬴为妻,生下儿子芈轸,等到楚平王死后,芈胜竟然将孟嬴封为太后,自己继承王位,是为楚昭王。

吴王僚因为楚平王刚死,正是主少国疑之时,派遣另外两位公子带领兵马,进攻楚国。楚国发兵击退吴兵之后,吴国兵马滞留在楚国,未能回国,因此吴国都城空虚。于是公子光派专诸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就是吴王阖闾。

阖闾登基之后,志得意满,于是召唤伍子胥到朝廷做官,接着和他谋划国事。

楚昭王诛杀大臣郤宛,伯州犁;伯州犁的孙子伯嚭逃到吴国,阖闾也让伯嚭做了大夫。

之前吴王僚在世时,派出去讨伐楚国的两位公子,滞留在楚国,一直没回吴国。两位公子后来听说阖闾杀吴王僚自立为王,于是带领士兵,投降楚国。楚昭王将两位公子封在舒县。

阖闾登基三年后,这才举兵和伍子胥,伯嚭讨伐楚国,占领舒县,擒住了投降楚国的两位公子。

阖闾原本想趁胜追击,攻占楚国首都郢都,将军孙武进言说:“此次出征,劳民伤财,需要休整,不可继续用兵,再等待时机吧。”阖闾这才带兵回吴国。

阖闾登基四年之后,吴国讨伐楚国,占领六县和灊县。又过五年,讨伐越国,击败越国。阖闾六年,楚昭王派遣囊瓦公子,带领军队,讨伐吴国;吴国派遣伍子胥带军迎战,在江西豫章县大破楚军,夺取楚国的居巢县。

阖闾九年,吴王阖闾对伍子胥,孙武说:“六年前,孙武将军说还没到攻占楚国首都的时机,如今,你觉得时机到了吗?”

孙武回答:“楚国将军囊瓦生性贪婪,唐国和蔡国都很怨恨他。大王如果真要攻克郢都,一定要先得到唐国和蔡国的帮助才可。”

阖闾听从建议,吴国军队倾巢而出,和唐国,蔡国一同讨伐楚国。联军和楚军在汉水两岸,陈兵列阵。

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带着军队,请求出击,阖闾不同意。夫概于是私自带着属下五千士兵,进攻楚国将军子常,子常被打败,逃到郑国。

吴国于是乘胜追击,五战连胜,抵达郢都。十一月己卯日,楚昭王逃离郢都,一天后,阖闾进入王宫。

楚昭王逃到云梦泽;有盗贼追击楚昭王,楚昭王又逃到郧国,郧国君主的弟弟,说:“楚平王杀我们父亲,我们杀他的儿子,有何不可!”

郧国君主不同意,害怕弟弟擅自杀了楚昭王,于是和楚昭王一同逃到随国。

吴国军队随后赶到,围困随国,对随国人说:“周王朝在楚国汉川县的子孙,几乎都被楚国杀光了,这样一个不听周王朝号令的君主,你们还要保护他吗?”

随国人打算杀了楚昭王,随国太子把楚昭王藏起来,自己打扮成楚昭王模样,以抵挡国人的汹汹怒气。

随国人一时之间拿不到主意,于是专门为此事占卜,卦象显示,不吉利,于是拒绝吴国,没把楚昭王交出来。

最初,伍子胥和申包胥交情很好,伍子胥逃离楚国前,对申包胥说:“我以后必定要灭亡楚国。”

申包胥回答:“那我一定要保住楚国。”

等到吴国军队进入郢都那天,伍子胥四处搜捕楚昭王。最后还是没找到,怒气难消,于是挖开楚平王坟墓,开棺,抬出楚平王尸体,抽了三百鞭子,这才怒气稍解。

郢都被攻破之后,申包胥逃到山中,派人传话伍子胥:“你报仇的方式,未免过于凶残!我听说,军队强盛,一时能胜过上天,但是最终上天一定会惩罚那些凶残之人。

伍子胥你原本是楚平王的旧臣,却逃到吴国,侍奉吴王,带领敌国军队,攻占父母之邦,甚至还要侮辱死人,这难道还不算倒行逆施,凶残之极吗?你以后一定不得善终!”

伍子胥说:“我十多年前,逃离楚国,正是为了报杀父,杀兄之仇。逃跑路上被通缉,担惊受怕,九死一生,如今侥幸报仇成功,就算倒行逆施,那也是人之常情。”

申包胥于是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不同意。申包胥站在秦国大殿上,不分昼夜地哭泣,七天七夜不停歇。

秦哀公可怜他,说:“楚平王父子虽然昏庸无道,但是却有这样的忠臣,不该亡国!”于是派五百辆战车,搭救楚国,反击吴国。

六月份,在稷丘击败吴国军队。

此时,吴王阖闾滞留楚国,搜捕楚昭王,待了很长时间,因此阖闾弟弟夫概准备悄悄逃回吴国,自立为王。

阖闾听说之后,顾不得楚国战事,急忙撤军,追击夫概。夫概被打败,又逃回楚国。

楚昭王眼看吴国内乱,于是又回到郢都,将夫概分封在堂谿,也就是后来的堂谿氏。楚昭王集结军队,打败吴军,吴王这才带兵回到吴国。

两年后,阖闾让太子夫差带兵讨伐楚国,占领鄱阳县。楚国害怕吴军又大军来袭,于是放弃郢都,迁都到鄀城。

此时,吴国凭借伍子胥,孙武二人的谋划,西边攻破强悍的楚国都城;北边威慑齐国和晋国;南边越国俯首听命。

四年之后,孔子在鲁国做丞相。

又过五年,吴国讨伐越国。越王勾践率兵迎击,在浙江桐乡市打败吴国,砍伤了阖闾手指,吴军退兵。

阖闾伤势加重,快死了,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杀父之仇吗?”

夫差回答:“不敢忘。”这天晚上,阖闾死了。

夫差继承王位,让伯嚭做丞相,命令士兵加紧训练。两年后,讨伐越国,在太湖中椒山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于是带领剩下的五千士兵,退守会稽山上,派大夫文种,准备厚礼,贿赂吴国丞相伯嚭,请求和解,越国向吴国称臣。

夫差准备答应,伍子胥进谏道:“越王为人能忍辱负重,今天不杀了他,以后必然要后悔。”

吴王不听,采纳伯嚭计策,同越国讲和。

又过五年,夫差听说齐景公死了,大臣们忙着争宠,新的君主还很柔弱,打算兴师北伐齐国。

伍子胥又进言,说:“勾践不看重吃穿,对越国人抚慰有加,吊唁死者,询问病者,这么做显然是为了凝聚民心,必定有所谋划。此人不死,以后定然是吴国大患。

如今吴国旁边有个越国,就犹如肘腋之患。然而大王却不先灭亡越国,反而舍近求远的想要讨伐齐国,难道不荒谬吗!”

夫差不听从伍子胥的建议,讨伐齐国,在齐国博城县大败齐国军队,震慑住邹国和鲁国君主后,回到吴国。此次大胜之后,更加不听伍子胥的进言。

又过五年,吴王夫差又打算北伐齐国,越王勾践采用孔子徒弟子贡的计策,率领部队,前去帮助吴国,同时又拿出宝物继续贿赂吴国丞相伯嚭。

伯嚭因为收受越国好几次贿赂,在夫差面前,替越国说好话,极力劝谏夫差保存越国,北伐齐国。夫差最后下定决心,信任,采纳伯嚭计策。

伍子胥又进谏,说:“越国是我们吴国的腹心之疾,如今大王相信那些浮华虚伪的言辞,而讨伐齐国。

就算攻破齐国,因为距离太远,也很难长久占有,不过是好像农民占有的一块全是石头无法耕种的田地而已,对吴国并没有什么好处。

况且尚书《盘庚》上说:'如果国内有人不善良,不走正道,猖狂违法,不恭不敬,欺诈奸邪,为非作歹,那么就应该及时将他杀掉,不要让他们和后代在那里繁衍。’这就是商朝兴盛的原因。

希望大王能放过齐国,优先灭亡越国;不然的话,将来必然后悔莫及。”

夫差听不进伍子胥的进言,却反而打算派他出使齐国,打探齐国虚实,为讨伐齐国做准备。

伍子胥临走前,对儿子说:“我几次进谏大王,大王不采纳我的意见,我如今要眼睁睁的看着吴国灭亡了。你和吴国一同灭亡,对我家并没什么好处。吴国有变故之后,你找机会逃到齐国,去投奔鲍叔牙的后人鲍牧。”

安排好之后,伍子胥才到王宫和夫差商量讨伐齐国事宜。

吴国丞相伯嚭和伍子胥一直有嫌隙,向夫差进谗言,说:“伍子胥为人刚硬狂暴,并且不忠于任何国家,性情又残忍,此次几番进谏受挫,必然对我国生了怨恨之心,恐怕会成为国之大患。

上次大王说打算讨伐齐国,伍子胥就不同意,大王最后大胜齐国,功勋卓著。伍子胥的计策不为大王所用,事后又证明他的计策是错的,那时,恐怕已经有了怨恨之心。

如今大王打算再次讨伐齐国,伍子胥自以为是,故意反对;并且他就算出使齐国,恐怕也会从中作梗,故意向齐国泄露军情,希望我国大败,借此来证明自己放过齐国,灭亡越国计策的正确性。

大王打算亲自带兵,倾举国之力,讨伐齐国,然而刚才伍子胥在大王跟前说自己年老多病,不适宜再带兵作战,只能做些出使齐国这些小事。恐怕他是在装病,故意不和大王合作而已。大王不可不防备伍子胥,大王出征之后,国内空虚,他要在国内掣肘,并不困难。

而且,臣派人在伍子胥家中偷听到:伍子胥在刚接到出使齐国的任命之后,就嘱咐自己儿子,一旦吴国有变,就逃到齐国求鲍牧收留。

作为臣子,在自己国家失意,就倚靠其他诸侯国,此为不忠;自认为是先王旧臣,对吴国有功,如今计策不被采纳,就生怨恨之心,此为自傲。希望大王早些杀掉伍子胥,迟则生变。”

夫差听完,说:“你刚才所说,寡人也考虑到了,也非常怀疑伍子胥。”

夫差于是派遣使者,赐给伍子胥名剑属缕,并且说:“你就用这把名剑自刭吧。”

伍子胥仰天叹息,说:“可叹啊!奸臣伯嚭为乱国中,大王却反而要杀我。我让先王称霸于各诸侯国间,又帮助大王夺得王位。

大王难道不记得:未登基之前,和几位公子争夺王位,我冒死在先王面前,替大王说好话,险些失败。大王继承王位之后,说要将吴国分一半给我,我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如果我对吴国不忠,怎么会舍生忘死的帮助先王和您,并且拒绝裂土封侯。如今你却听信谗言,要杀我这样的老臣。”

伍子胥又对管家说:“我死之后,就在我坟墓旁边种上梓树,等它长高之日,就是吴国灭亡之时,那时你砍倒梓树,做一副大王的棺材。

我死之后,还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南边城墙上,让我看着越国贼寇,进来灭亡吴国。”说完,就拿剑,自刭而死。

夫差听说后,怒不可遏,取来伍子胥尸身,随意装进袋子,抛到江中。吴国人可怜伍子胥,于是在江边建了一座伍子胥庙,以祭祀缅怀他。

吴王杀掉伍子胥后,亲率大军,讨伐齐国。此时,齐国内乱,齐悼公杀死鲍牧,田氏家族怂恿鲍牧儿子鲍息,毒杀齐悼公,立姜壬为王,是为齐简公。

吴王夫差原本想火中取栗,打败齐国,却吃了败仗,只得返回吴国。

两年后,夫差召唤鲁国和卫国的君主,在巢县附近会盟。第二年,又在汴州封丘县,和各诸侯国会盟,自己高居盟主,想要借此让周王室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

越王勾践趁着夫差外出会盟,国内空虚,偷袭吴国杀了吴国太子,大破吴国军队。

夫差听说后,匆忙赶回吴国,派出使者,拿着厚礼,和越国讲和。九年后,越王勾践灭亡吴国,杀了夫差;又诛杀吴国丞相伯嚭,杀他是因为他收受越国贿赂,结党营私,对吴国不忠。

当初,伍子胥和已经去世的,最初一起逃亡的太子羋建的儿子,芈胜都在吴国。吴王夫差还在位时,楚惠王认为祖父楚平王对羋建父子有所亏欠,于是打算召唤堂兄弟芈胜回楚国。

姬诸梁,因为封地在叶县,也称为叶公,进谏道:“芈胜为人好勇斗狠,私下里招募很多死士,恐怕有阴谋!不能召他回国。”

楚惠王不听,芈胜回到楚国,封地在边境鄢陵县,称号白公。芈胜回国三年之后,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

芈胜回到楚国之后,怨恨郑国杀了自己父亲羋建,于是私下养了很多死士,打算向郑国,为父报仇。回楚国五年之后,请求掌握军政大权的叔父芈申,讨伐郑国。芈申答应了此事。

大军还没出发,晋国却先攻打郑国,郑国派人向楚国求救,楚惠王不知道芈胜和芈申二人中间的曲折,又派芈申带兵前往搭救。芈申和晋国,郑国定好和解协议之后,才回到楚国。

芈胜知道此事后,大怒欲狂,说:“原来郑国并非我的仇人,芈申才是我的大敌啊!”

芈胜经常独自磨剑,有人问:“你整日磨剑,想做什么?”

芈胜回答:“想要杀芈申。”

芈申听说后,笑道:“乳臭未干的小子,还想杀我,以卵击石罢了,无须害怕。”

四年后,芈胜和石乞在朝堂上,杀了芈申,司马子期。

石乞说:“事到如今,不杀大王,此事绝无了结。”于是抓住楚惠王回到芈申住处。楚惠王的仆从屈固,悄悄背着楚惠王,逃到楚惠王母亲府中,楚惠王这才逃过一劫。

姬诸梁听说芈胜叛乱,率领自己封地的军队,进攻芈胜。芈胜和石乞一伙人吃了败仗,逃到山中,芈胜穷途末路,自杀而死。姬诸梁俘虏了石乞,询问芈胜的尸身在何处,不说出来,就烹杀他。

石乞却说:“事情成功,就裂土封侯;事情失败,就被烹杀而死,原本就理所应当。”最后也不肯说出芈胜的尸身在何处。姬诸梁于是烹杀了石乞,接着请求楚惠王重登王位。

太史公说:仇恨对人的影响只在太大了!贵为君主,尚且不能和臣子结仇,更何况是同僚呢!

假如伍子胥当初和父亲伍奢,哥哥伍尚一同死了,那和蝼蚁有什么不同。放弃父子同死的小义,才能报杀父,杀兄之大仇,以致于名垂后世,可叹!

当伍子胥在江边走投无路,沿途讨饭之时,何曾有一刻忘记对楚平王的仇恨?所以才能忍辱负重,成就功名。这些不是伟岸大丈夫,谁又能做到呢?芈胜如果不打算自立为王,他将来所成就的功业,也必然很可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伍子胥-楚国第一小人与第一叛臣
一切为报仇:伍子胥对平王掘墓鞭尸过分吗
伍子胥:历史上真实的伍子胥故事与评价
爆笑鬼谷 | 伍子胥跟那些国、那些人的恩恩怨怨
伍子胥:你灭我伍家满门,我灭你楚国
为何说伍子胥的人生结局足以让后人借鉴、揣摸和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