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史学的四大转向、文学的五大转向及哲学的八大转向
userphoto

2023.11.14 北京

关注
壹:西方史学思想的四阶段
在讨论西方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时,我们也很有必要将西方的史学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以利于分析和讨论的进行。在这里,我主要根据陈启能研究员的观点,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第二阶段为西方中世纪史学。第三阶段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直至19世纪末,历时600年。第四阶段包括整个20世纪,可以说是现当代史学。这个阶段又可以二战结束为界分为前后两段。
第一:古典史学
第一阶段是古典史学,它起源于神话与史诗,创立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包括了古希腊罗马的史学,是西方史学的开创时期。西方古典史学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1、求真探索精神。
2、人文主义观念。
3、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第二:中世纪史学
西方史学的第二阶段是中世纪史学。欧洲在进入封建社会后,基督教史学和神学史观占据统治地位,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圣·奥古斯丁(354-439)和托马斯·阿奎那(1255-1274)的宗教信条和神学体系被奉为官方哲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基本上没有出现著名的大历史学家,但与古典史学思想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必须加以关注,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中世纪史学的几个特点:
1、完全摒弃了古典史学的求真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2、由于基督教是一个普世性的宗教,重视统一性和传教的神圣性,因而在世界史的体系上,其任务便是阐明上帝之命在人类各地区、各民族的实现过程,而不再限于某一地区。这无疑是受了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的影响。
3、强调神意,强调上帝的至高无上,人对上帝旨意的服从,压抑了人性。古典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丧失殆尽。
4、在史观上,基督教史学打破了古典史学的“循环论”和“灾变论”,提出了“千年王国”的说法,是一个单线不断发展的历程。
第三:人文主义史学
第三阶段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直至19世纪末,历时600年。在这一时期,首先登场的是人文主义史学。它是近代史学的开端,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紧密相关。具体说来,人文主义史学思想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人文主义史学家继承了古典史学的人本主义观,重新将人放在中心,认为历史应该反映人事而不是神事,摒弃了天定命运观。反对以教会史和犹太史为中心。
2、继承了古典主义的怀疑批判的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精神,重视对资料的收集和考订。
3、注重历史的垂训作用和历史的现实借鉴作用,现实和历史紧密相联。
博学派史学
人文主义史学先后在欧洲各国流行,对中世纪的封建神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随着宗教改革及与之相伴而来的宗教战争,人文主义史学开始衰落,继之而起的是宗教改革时期的史学和博学派史学。对于宗教改革时期的史学思想,这里以宗教改革时的德国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史学,较之人文主义时期,明显是一个退步。它的主要特点有:
1、宗教色彩特别浓厚,把人们的注意力再一次的从现实拉回到宗教史。
2、继承了中世纪史学的传统,几乎全盘接受了中世纪的史学理论与方法,但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的一些影响。
3、民族色彩浓烈,表现出了对政治、民族统一的渴望,反对罗马教廷对德国的干涉。
在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表现之一是博学派史学的兴起。宗教改革是博学派史学产生的直接的原因。总体而言,在史学思想上,博学派史学可道之处不多,但是它对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有利于后世史学的发展,这一点还是值得称道的。
理性主义史学
发生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给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的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了理性主义史学的产生,并占据了18世纪史学的主导地位。理性主义史学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性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进步的,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2、理性主义史学在本质上可以说是历史哲学,它表现为唯理论。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斗争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主观唯心论。
3、理性主义史学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把历史看作是一个综合学科。理性主义史学主张,人类生活的一切范围,一切经验积累都是历史研究的对象。
4、理性主义史学试图打破基督教的世界史体系,建立理性主义史学的世界史体系。主张应研究各民族组成的世界史。
5、在史学方法,非常注意对历史进程进行抽象把握,擅长分析,重视比较研究,尤
6、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运用。
浪漫主义史学
在理性主义史学之后,19世纪上半叶流行的是浪漫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思潮是对理性主义的反动。对理性或纯理性的过分强调,无形中成为一种牢笼:非理性的人的情感自然就会受到压制。回到人的自然状态,面向过去,呼唤激情,成为一种需要。浪漫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浪漫主义史学的思想大致如下:
1、浪漫主义历史学家撰写历史不再被理性所支配,历史的发展具有个体的和独特的性质,而不存在普遍性和规律性。和国别史。
2、他们强调历史现象的连续性和继承性,重视中世纪的历史地位,并将它理想化。
3、他们崇尚直觉与情感作用,重在对历史作具体的描述,借以抒发作家个人的情怀。
4、他们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历史主义原则。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把人类历史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为19世纪西方史学的腾飞与史学的科学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世纪兴起的近代历史哲学
它是在理性主义的带动下出现的。一般认为,“历史哲学”一词是伏尔泰最早使用的,但通常认为詹巴蒂斯塔·维柯是西方最早提出系统历史理论的人,学术界倾向把他称作为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在这一时代的重要的历史哲学家还有德国的康德、赫尔德,法国的孔多塞等。
维柯的主要著作是《新科学》,他主要论叙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力图将历史改造为与中古思想不同的新科学。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1、历史发展的观点。他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理解为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过程,认为每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时代的更替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阶级斗争。
2、提出了人类创造历史,人类也可以认识历史的论断。
康德
康德的历史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他认为人类历史是有规律的向前发展的。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1、在康德看来,历史不是由个人而是由人类集体共同创造的。2、人具有组成社会和促使社会解体的双重倾向。人具有社会化的倾向,同时人又具有强烈的个体化倾向,
孔多塞
孔多塞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上,他的史观是进步史观。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1、提出了人类理性不断进步的观念。提出了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卓越观点。他崇信知识的积累和增进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性,甚至进而认为科学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因。
2、孔多塞企图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并认为揭示社会进步的规律应当成为一门指导人类进步的新科学的基础。
19世纪被称为是西方的“历史学的世纪”,这表明此时的西方史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史学思潮是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
客观主义
—般认为,客观主义史学的始作俑者是尼布尔,兰克将这种史学思想系统化并广为传播,使之成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史学思想的主流。这种思潮的兴起,与当时的科学取得巨大的进步,人们倾向于认为科学万能,整个学术界弥漫着科学主义的思潮有关。客观主义史学思想的要点有以下几点:
1、标榜客观的研究。历史学的目的在于探索客观存在的真实。这个“真实”指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而不是指总括历史事实的抽象概念。
2、崇拜材料,轻视理论。要搞清事实发生的真相,必须穷本溯源,研究原始材料。历史一旦超出纯记事范围,就会变成哲学,造成历史的含糊不清而损害历史的真实。
3、重视对史料的批判方法。
4、不作价值判断。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判断历史事实的有无与真伪,而不是判断事实的价值,褒贬事实的是非。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史学产生于19世纪50-60年代,是近代自然科学影响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表现。它最初流行于哲学界,其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孔德。后来在史学界引起反响,形成了在19世纪末颇有影响的实证主义史学。其主要的史学思想如下:
1、史学的科学化。认为人类社会可以向自然科学那样进行研究,而研究的工具便是实证主义。
2、关注事物间的有机联系,将历史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重视文化史、经济史和群众心理史等。
3、重视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历史研究。
4、在史观上持进化史观,有些史家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想。
实证主义史学的贡献显而易见,它使史学科学化、职业化,开拓史学的研究范围,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史主义
在实证主义大行其道之时,历史主义也悄然兴起。历史主义在严格意义上不是史学流派,但它影响了许多史家的思想,故亦简略提及。历史主义认为人性和理性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和具体历史环境,它关注事物生成的历史连续性,并将它当作个体,注意阐释其特殊价值。
到19世纪,历史主义在欧洲国家的史学家思想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历史主义史学希望在确定真实的历史事实之后,通过寻找到个体事件中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解释从历史中之所以孕育出现实的原因。从而构成极具历史认识论色彩的历史主义史学。
美国史学
美国史学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后发先至,最后引导西方史学的发展。美国史学的早期流派大都受欧洲史学的影响产生,直到特纳的“边疆学派”的兴起,美国的史学才真正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其思想受欧洲正在流行的经济史观的影响,也受到了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的影响,片面强调了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等。
历史哲学
这一时期的历史哲学可以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历史哲学。前者可以以黑格尔、斯宾格勒和汤因比为代表,后者则以克罗齐和柯林武德为代表。现在先来介绍思辨的历史哲学。
黑格尔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历史哲学》一书中。
斯宾格勒
斯宾格勒是文化形态史观的创始人。他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西方的没落》中,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
1、反对线性发展观,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不存在普遍的、永恒的东西。
2、历史就是文化,历史的发展是通过各个文化的兴衰来体现的。文化是一种有机体,存在着生命周期。任何文化都是独特的、等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存在一种共同的历史中心。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
3、对文化进行形态学的对比研究,找出它们在生命周期中的相似之处,并以此预测西方文化的命运。
汤因比
汤因比是文化形态史观的集大成者,其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历史研究》一书中。其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
1、认为历史研究中基本单位时文明。
2、以挑战与应战的模式解释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3、认为所有的文明都是同时代的、具有同等价值。
克罗齐与柯林武德
批判的历史哲学以克罗齐与柯林武德为代表。克罗齐的史学思想主要有:
1、历史就其本质而言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2、历史就是哲学。历史和哲学是统一的。
3、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4、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
5、强调历史研究要“追求主观”,他的主观是从思想或精神的角度谈论主观的,可以说是一种“思想或精神的主观性”。
柯林武德
柯林武德的史学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1、历史事件是行动的结果,行为取决于行动者的思想,思想赋予行动历史意义,
2、历史是一种理性的活动,历史学就是探究理性活动的科学。3、历史知识就是关于历史的系统认识,它实际上是理性实现自我认识的理论形态。
第四阶段
西方史学的第四个阶段包括整个20世纪,可以说是现当代史学。这个阶段又可以以二战结束为界分为前后两段。
战前阶段
在这一段时间中,20世纪上半叶,可以说是新旧史学的交替时期。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有:
1、西方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在取得进展的同时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与此同时,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的向分析的(或称批判的)转变同步。
2、新史学强调扩大失学研究领域,主张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以从整体上去把握,特别是提倡以底层大众的生活为重点。
战后西方史学
在战后西方史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大致在50年代中期起,新史学在西方史坛上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主潮。在此过程中,年鉴学派是影响力较大的一个流派,必须予以提及。他们主要的史学思想有:
1、年鉴学派的学者们提出总体史的观念。
2、该学派还明确提出了“问题史学”的原则,要求在研究过程中建立问题、假设、解释等程序,从而为引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3、重视经济与社会史的研究,认为整个世界历史应从物质生活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4、重结构,轻规律。对历史决定论即所谓的历史的内在规律不感兴趣。
西方马克思主义派
战后西方史学界的另一派势力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它的主要史学思想有:
1、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不再局限于革命斗争史和工人运动史,而涉及到广泛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在方法上,也不再拘泥于单一的阶级分析方法,而趋向于多元,尤其在促使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沟通与交融方面,
美国
美国的社会科学新史学派被认为是战后与年鉴学派、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派鼎足而立的三大史学流派之一。它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密切。它的主要史学思想有:
1、采用社会科学或行为科学的方法,史学社会科学化。
2、重视量化分析,史学研究对象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
在战后的西方文化中,后现代主义的崛起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对史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影响主要在史观上,具体的影响如下:
1、后现代主义否认历史学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否定了普遍真理的存在。
2、后现代主义从否认历史著叙的形式入手来动摇现代史学研究的基础。认为历史叙述与虚构的话语、历史与虚构完全相同。
3、将史学与文学相提并论。历史文本变成了一种文学的制造物,
4、后现代主义还突出和夸大语言学的局限性,强调语言的先在性,
5、反对文本的确定意义,突出读者的重要作用。
6、后现代主义还在否定历史发展的逻辑关系,否定历史的时间观念以及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论证。
后现代主义的一些闪光点却是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吸收的。如话语权等观念。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吸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历史的本质。
贰:西方文论的五次转向
(一)希腊时代:人学转向
以智者派、尤其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为代表,希腊哲学从此前研究自然及其本原为重心转向研究人类社会道德与政治状况,也就是从以探究自然规律为主转向探究人类及其心灵(道德)状况。
(二)中世纪:神学转向
随着基督教入主欧洲,人学中心被神学中心取代,整个“知识型”都奠基于唯一的上帝,任何知识系统都被认为由此发源,这导致了以基督教神学为支撑的视上帝为知识本原的中世纪文论的产生及其霸权地位。这时期的代表性理论家有普洛丁、奥古斯丁、但丁(“俗语之辉煌”和文本四层意义等)、“桂冠诗人”彼特拉克、薄迦丘(“注重文采”)等。
(三)17世纪:认识论转向
强调任何知识都与人的理性相关,都需要从理性去寻求解释。这种“转向”为文论提供了以“理性宇宙观”为主导的“知识型”。在此影响下产生的文论流派有新古典主义文论(法国的布瓦洛等)、德国古典哲学时期文论(莱辛、康德、席勒、黑格尔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实证主义以及象征主义等。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语言论转向
正是这种性质的“语言论转向”导致了20世纪形形色色的以语言研究为中心的文论流派的产生,如现代主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阐释—接受文论等。
(五)20世纪后期:文化论转向
它在语言学模型的框架中更加专注于文化及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性别、大众文化、亚文化、视觉文化、网络文化等阐释,为此时期各种文论流派竞相追究文学的文化缘由提供了知识依据。这些流派有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等。
叁:西方哲学的三大转向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发展而来,源远流长。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重大的转向。
西方哲学史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哲学家连续性地思考共同关注的哲学问题的结果。不管哲学家们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如何引申出迥然各异的结论,他们思考的对象却是共同的。
这一对象包含着三个不同的侧面:
第一:个人面对的外部世界以及外部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作为个人反思对象的自我以及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沟通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媒介物,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语言以及蕴涵在语言中的语法、语义、语用和逻辑问题。
1,第一次转向
学术界普遍认为,苏格拉底将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和社会。色诺芬在那时就指出了苏格拉底与其他希腊哲学家在研究论题上的不同。他说,苏格拉底“不像其他大多数哲学家那样,论辩事物的本性,推想智者们所称的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天上所有的物体是通过什么必然规律而形成的。”苏格拉底“时常就一些关于人类的问题作一些辩论,考究什么事是虔诚的,什么事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非正义的;”后来,罗马时代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西塞罗更明确地把苏格拉底与早期希腊哲学家在研究旨趣上的区别概括为“天上”与“人间”之别。苏格拉底自己也承认,他早年曾学习研究过自然哲学,后来对自然知识不感兴趣了,转而研究人,尽管他还是尊重自然知识的。因此,学术界常把苏格拉底看作西方哲学的转折性人物。
2,第二次转向
通常认为笛卡儿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开创者,也是哲学史上的转折性人物。从笛卡尔起,哲学一下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 也就是转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的东西。换言之,从笛卡尔开始自我觉醒,从此, 哲学家对自我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反思就上升为哲学思考的基础和主题。这里道理是十分简单的,既然哲学乃是思维, 而思维发自自我,那么在自我本身被澄清之前, 哲学对具体问题的研究难道能获得其确定性吗?
如果说古代哲学家致力于求存在论的原理,即求存在的终极原因、终极实体的话,那么笛卡儿的哲学所探讨的首先是关于人类知识的根本原理,即为科学为知识的确定性寻求可靠的根据、基础,成为人类知识这棵大树的根。为此,他将数学方法普遍化,制定新的方法论规则。又以普遍怀疑清理知识的基础,并由此确立
“我思”哲学,以我思为第一原则,以上帝为最高实体、终极原因。那么,笛卡儿在哲学上的转折、转向究竟何在?他的唯理论、实体论有新意。
唯理论的新意表现为:
一,是一种数学几何学的理性主义;二,将理性从肉体之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精神实体。
笛卡儿的实体论的新意表现在把思与在、意识与物质明确地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确立心物二元论。但唯理论和实体论只有与我思论连结起来,才能谈得上哲学转向。笛卡儿的“我思”理论把“思”和“在”与“我”结合在一起,“我思”和“我在”概念的出现,表明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主体性的凸显,标志着主体主义的兴起,在哲学上这是重大的创新。在此之前,哲学家们总是想从“我”之外去追寻最根本的存在,未曾想到从自我之中或从自我出发去解决存在和知识问题。
3,第三次转向
黑格尔把西方形而上学发展到了顶峰。许多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将黑格尔看作西方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们反形而上学,矛头首先指向黑格尔主义。从这个角度看,黑格尔哲学成了康德哲学转向的“逆转”,即把西方哲学重新引向老路,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复辟”。
就黑格尔哲学的整个体系而言,他是在恢复和发展柏拉图主义传统,谈不上转向;而就黑格尔哲学的组成部分而言,已有许多地方突破了传统,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在许多方面被用来批判康德哲学,实际上是在推动哲学转向。如上所述,康德通过对理性的批判考察划定了许多界限,黑格尔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处处都把分离的两面、对立的两端统一或同一起来,关键在于黑格尔把辩证法看作内在于思维规定之中的,而不是外加给思维的。
黑格尔运用辩证思维,不仅看到了理性、思维的矛盾,而且看到了事物的矛盾,把矛盾看作宇宙万物的真正内容和本质,看作事物及对事物认识的根本原则;还看到了矛盾的统一,肯定了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因此,黑格尔把康德所留下的道道鸿沟都填平了,知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现象与本体、理论与实践都是辩证的统一。尤其是,黑格尔主张,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不是彼此割裂的两个实体,它们不过是同一实体(即主体,绝对理念,绝对精神)展开自身、经历了一番辩证运动又返回自身的过程,因此,它们是同一的(实体即主体)。
黑格尔自认为他已克服了近代哲学家们在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问题上的二元论的困境。对逻辑和语言的重视是西方哲学自古以来的传统。通过用逻辑的方式分析语言后,他们认识到传统本体论的命题、陈述、概念、范畴,甚至于本体论问题本身只是一种虚假的预设,是应该予以清除和否定的,哲学中正是有这样的假问题,才会含混不清。
虽然,他们对传统本体论采取这样激烈的否定态度,但在他们实施这种语言转向的过程中,又总是涉及到语言与实在、世界的关系等本体论问题,这个问题又与思想是否与对象具有一致性的认识论相关,实际上,他们仍然保持了知识论的传统,这是“语言转向”的表层含义。更为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语言之为语言表着世界是为我的存在。从哲学转向的视角看,从人的生存的角度从事哲学研究,其意义丝毫不亚于语言转向。他们从根本上反对传统哲学两个世界的划分,认为世界只有一个,就是人生存在其中的、由人的活动建构和生成的人化世界。

现代西方哲学的五次重要转向

第一次转向:非理性主义转向
一、叔本华:悲观哲学

1.人无法逃避死亡,人生最大的恐惧就是面对死亡的忧虑。
2.痛苦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无意识的,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欲望和冲动,而人的主观认识形式和现象界的种种规律并不能勇于把握意志。
3.欲望具有短暂性,不满足时产生痛苦,暂时满足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欲望完全满足就会产生无聊和空虚,比欲望得不到满足更痛苦。人生就是在欲望和实现欲望之间循环往复,人生有如钟摆,摆动与痛苦和无聊之间。
4.叔本华认为佛说的涅槃境界可以解除痛苦,永恒的解脱就是彻底的否定生命意志。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彻底地禁欲,甚至可以断绝生命之源,不惜绝食而死。
5.叔本华哲学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先河。叔本华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对生命意志的倡导标志着一个新的哲学时代的开始。
二、尼采:酒神精神

1.酒神精神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
2.个体生命稍纵即逝,但是隐藏在个体生命背后的生命本体,即生命意志是不断再生的。个体生命必然包含着痛苦和毁灭,但要肯定生命,就必须肯定生命所包含的痛苦和毁灭。酒神精神要求个人站在生生不息的生命本体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个体生命,肯定生命的全体。
3.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宣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
4.酒神精神是在肯定人生悲剧性的前提下,提出如何肯定人生的问题。旨在确定一种对待人生悲剧的积极立场。
三、尼采:超人哲学

1.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尼采提出超人哲学,来挽救人类自身可悲的退化。
2.超人是关于人的进化,人的健全发展的理想象征,超人是充实丰富伟大而完全的人,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3.超人与末人相反,有着强烈的创造欲望与能力和健全的生命本能,旺盛的强力意志,充沛的酒神精神。超人是人类能够且必须创造的最高价值的人格代表。
4.超人哲学用意是给人的生存提供一个目标,一种意义。但是由于脱离人的社会历史进程来考察人性,因而不能为人性的自我超越提供一个现实的方向。
四、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

1.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才是人心理结构的核心,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主要是人的本能冲动,不能直接进入到意识领域,因而长期被压抑,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构成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这些本能和欲望总是伺机从深层上升到表层,渗透到意识领域以求满足。
2.无意识是一切意识行为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是人精神生活的主体。意识仅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冰山一角”,充分注意到无意识地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的精神生活。
3.无意识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哲学和心理学对人的理解,扩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动摇了西方理性主义的根基。
五、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1.人格理论在精神分析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集中体现和代表,他向我们表明,人的精神结构是不平静的,是“各种力量相互冲突的结果”。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中。
2.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活动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
本我:位于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位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一方面是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是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良心”和“道德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3.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自我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否则,人格结构就会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4.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层次性,解释了人格的动力性和整体性;丰富了对人类精神活动本质的认识,深化了对人自身的研究。
第二次转向:生存论转向
六、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

1.生活世界理论是胡塞尔晚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西方近代科学已完全变成了实证科学,科学的危机引发了人性危机和文明危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是为了拯救欧洲的人性危机和文明危机。唯一出路就是重新回归到被现代人所遗忘河疏远了的生活世界。
2.生活世界的基本内涵:
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是丰富而全面的世界,是一切课程性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的世界,具有自明性。通过直观我们就能发现这个世界;
生活世界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是科学世界和一切课题性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生活世界是一个主观的、相对的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可以通过知觉来经验的的世界,是主观的,属于人的世界。
七、海德格尔:有根的本体论

1.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由于传统哲学混淆了存在和存在者,以把握存在着的方法把握存在,致使存在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传统哲学是一种“无根的本体论”。
2.要严格区分存在和存在者,存在者是指某种确定的事物和现象,因“存在”而成其自身,存在是使一切存在者得以成其自身的先决条件,没有存在就没有存在者,存在具有优先地位。存在的各种意义总是通过存在者来表达。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
3.哲学对“存在”的研究不能去追问存在是什么,而应该追问“存在者”怎样存在,即追问存在者存在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存在的意义问题。
4.我们要从存在者入手去追问存在的意义,不能离开存在者去冥想存在。但并非所有的存在都是我们追问存在的意义的出发点,他必须是这样的存在:它的存在是其他存在物存在的基础。它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其自身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通过对它的分析能够导致对一般存在的把握。只有人才是这样的存在者,因此人是“此在”。
八、海德格尔:此在

1.此在具有追问存在的可能,因为它比其他存在者具有状态上的优势和本体论上的优先地位。人能领会自己以及其它存在者的存在。
2.“此在”不是从现实性方面来揭示人,而是从可能性方面揭示人。“此在”所揭示的是一种动态的展开的过程。(就是指正在生成、每时每刻都在超越自己的人)“此在”具有个体的和“我的”性质,而不具有普遍的和“类的”性质。此在指的是个体的人,指每一个“我”。
3.“此在”的本质:去存在——生存。“此在”只有在世界上才能被理解为去生存,此在的本质是它从存在过程中获得的,此在就是存在于此,存在出来的意思。
4.“此在”的基本结构是“在世”。人和世界是不可分割的融为一体的。如果没有“此在”,就没有世界。
5.“此在”的存在状态:“此在”不是自己选择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不由自主的“被抛”到世界上的。“此在”的存在状态是非本真状态,此在在世,沉沦于日常生活。
6.“此在”的情绪状态:“烦”和“畏”。“此在”在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时候,“烦”是不可避免的,此在正是在这种“烦”中体验到自己的存在。“畏”是存在的真实状态,此在畏之所畏的是“死亡”。
7.“此在”的终结是死亡。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而又不可逾越的、确知却不确定的可能性。
九、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

1.存在在思中形成语言。思想是存在的展示,而思想又通过语言显现的。语言和存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存在的理解决定了他对语言的理解。
2.只有本质的语言才是存在的家。本质的语言就是存在的显现,只有通过本质的语言,人才能领悟存在。
3.“人,诗意地栖居”:本质的语言是诗化的语言,人栖居于语言所筑的家中,而思者与诗人是看家人。
4.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是一种本体论的语言观,把语言和存在紧密相连,把语言看做人领悟存在的必经环节,改变了西方传统哲学对语言的理解,实现了语言学转向。
第三次转向:语言学转向
十、伽达默尔:成见与理解的关系

1.人的历史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对于人的存在而言,他的历史特殊性和局限性是无法消除的。理解的历史性具体体现为成见与传统对理解的制约作用。在传统哲学中,成见总是表现为消极的东西,是阻碍人们客观认识对象的先入为主的意见和看法,认识真理的首要前提是消除成见。但伽达默尔试图恢复成见的合理性。
2.成见构成理解的“前结构”,是我们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先决条件。成见并非任意的东西,而是客观的。成见并非都是错误的。相反,成见作为理解的条件乃是真理产生的条件。因此,合法的成见可以产生积极的富有成果的理解。我们的历史性所产生的各种成见不但不是理解的障碍,反而是一切理解的必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想正确对待人类有限的历史的存在方式,就必须正确对待成见,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
3.理解并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外在关系,而是自己与自己的世界的自我领会的内在关系。效果历史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理解的处境,我们隶属于历史,永远处于历史的流变之中。成见为解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界”,把现在的视界与过去的视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视界与传统的视界不断融合的过程为“视界融合”。
4.理解本质上并不是一个以价值中立的立场从而逼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而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是通过视界融合完成的意义生成过程。
十一、维特根斯坦:语言的界限

1.在分析语言如何描述世界的问题时,维特根斯坦发现我们使用的语言存在很大的问题。即便是符合逻辑的语言,也不能令人满意的描述世界,原因是包括逻辑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都是有限度的,这就是语言界限的思想。
2.维特根斯坦明确了语言的界限就是可说与不可说的,在这界限之内的东西是可以言说的,而在界限之外的东西是不可言说的,即保持沉默。
3.维特根斯坦认为即使是不可说的也能通过显示的作用帮助我们理解。他反对将不可说的东西说出来,对待哲学的正确方法也就是这样,除了与哲学无关的问题之外不再说什么。
4.维特根斯坦进而指出传统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就在于试图说出不可说的东西。他的“不可说”清楚了形而上学存在的根基,使之成为无根的浮萍。
第四次转向:后现代转向
十二、福柯:“人之死”与“知识型”

1.福柯关于“人之死”的论断,其实是在“知识型”的考察中得出来的。所谓“知识型”就是组织和决定知识形式和方法的框架,是隐含在知识下面的深层结构,福柯认为,在西方文化的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知识型”。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知识型”不断变换的历史。
2.福柯将近代以来的西方思想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即“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现代时期”。分别对应“相似”知识型、“表象型”知识型、“根源”知识型。“人”的诞生是现代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意味着全部知识归根到底来自于人,人成为知识的王者,处于世界的中心位置。
3.如果说“人的诞生”是“知识型”变化的后果,“现代知识型”造就了“人”,那么,很容易预见一个事实:当代“知识型”再次变化将导致“人”的死亡,“人”将不不再处于创造的中心地位。
第五次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
十三、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1.霍克海默、阿多诺把西方文明理性传统的“启蒙”的内涵扩展为人类一般的进步理想。根本目标是使人类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
2.启蒙辩证法:启蒙走向反面,启蒙的目标是要祛除神话,启蒙理性本身却变成了神话;启蒙要是人摆脱对自然物的恐惧,却陷入对自然总体性的恐惧;启蒙高扬人的主体性,但“被彻底启蒙的人类丧失了自我”;启蒙反对暴政,但启蒙造就了新的暴政;启蒙崇尚理性,带来实惠的进步,却同时伴随着人性的堕落;启蒙“提高人的材质的同时,也是人变得更加愚蠢”,“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
3.启蒙的本质是作为“支配”力量的“主人精神”。达到用理性的正义来取代申花的非正义。而“支配”正是导致启蒙倒退的内在因素。启蒙的工作是从祛除神话对人的支配开始,认为启蒙可以祛除神话,则视世界为透明的和可控的,相信理性不仅可以通过知识掌握世界,也可以通过理性利用世界和控制世界,这就招致了启蒙所要反对的神话和信仰的复辟,即创造了对理性无所不能的新的神话。神话变成了启蒙,启蒙又变成了神话,这就是启蒙的逻辑。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到了以启蒙名义进步的文化工业,实际是对大众的欺骗。旨在追求解放的启蒙如何反而深深陷入了野蛮状态。以便把启蒙从盲目同志的纠结中解脱出来。
十四、卢卡奇:历史性与总体性

1.卢卡奇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历史概念,历史是其哲学的逻辑出发点。卢卡奇用历史的方法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是本体论的,进而是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历史真正被理解为一种方法,一种不仅审视哲学本身,也是审视所有事物的方法,所有问题只有从历史理论出发,才能得以真正解决。站在总体性角度,通过历史的维度来审视一切。
2.卢卡奇从历史逻辑出发,以历史的方法解释存在并进一步解释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本体,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从而社会存在和自然存在统一于历史的方法中。历史性是一切社会存在的根本范畴,而一切存在都是社会存在。
3.历史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运动,历史作为客体不是与主体无关的客体,而是主体的产物;作为实体的历史也可以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卢卡奇认为历史的主体就是人们创造世界的活动。
4.历史的本质是实践,存在本身不是自然客体,而是社会客体,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使得历史具有了主客交互作用的生成性的建构力量,这也表现了历史的本质。
十五、杜威:工具主义与实验主义

1.工具主义是杜威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基本观点是认为思想、观点、理论是人的行为的工具,认为任何思想、概念都既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在,也不是对客观实在的摹写,只能看作是应用的假设。
2.他认为思想、概念、理论等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如果有用,便是真理,否则是谬误。认为“工具”一词最能体现实用主义的实质,因此把实用主义又称工具主义。“有用即真理”。强调实践的功效,结果,否认认识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3.非常强调工具主义的实验科学性。只有经过实验证明,才有价值的观念。所以又称为实验主义。实验主义是实用主义的方法论,称之为“实验探索法”,分五个步骤,胡适转数为:暗示、问题、假设、推理、试验。
十六、萨特:存在与自由

1.对于人的存在而言,他的存在先于本质,实际上说他是自由的,他的存在是自由的存在。自由属于人存在本身的结构,人并不是因为先存在然后才是自由的,人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自由。
2.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使之可能,人的本质悬置于人的自由中,人只要活着,这个自由就是绝对的。绝对自由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3.人应当对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任,我们自己的存在全由自己来决定,人不能逃避自由,不能逃避在任何可能性之间做出选择。人的自由注定人是孤寂的。在自由与责任中徘徊,这就是生之烦恼。
4.人的选择与责任是自由的一体两面,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他人负责。当然,人更大的烦恼来自于人对死亡的不可抗拒的意识。“死”能限制我们的自由,但不能“夺走”我们的自由。
5.每个人都是处于其他的自为的存在,即处于与他们的关系中,每个人都试图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形成“主奴关系”,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处于对立与冲突中,人的社会充满了各种斗争和冲突,最终都可归结为“我”与“他人”的冲突。

  毕光荫,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王涛语文团队古诗文、作文方向教研员。主讲全国大型线上讲座60多场,与全国近 2,000 名语文教师交流教研,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文、古诗文教学体系。精通《史记》,在直播活动中多次开讲《史记》,总播放量超过 100,000 次。与北师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一书,广受好评。连续三年用古文写作全国各地高考下水文,引发了广泛关注,后分别结集录入《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等图书中。策划撰写语文教辅书籍十余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伏尔泰与启蒙哲学
音乐式的哲学
康德对于我们时代的意义
书杰《哲学100问》:一部适合大众入门的极简哲学史读物
思想的启蒙与文艺的复兴
现代性述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