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拿乐队“编年史”(上):1968~1978

首先祝大家春节快乐,虎年大吉,虎虎生威。我们今天的话题,也要从“五只虎”开始说起……

昨天温拿乐队在春晚带来了《朋友》和《Sha la la la la》两首歌的联唱,让这支队龄近半个世纪的乐队,再度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就个人看法而言,这是此次春晚最好的音乐类节目,看到五位前辈70岁高龄仍然能在台上表演,我这个从小跟家父听校长长大的90后歌迷,也替他们感到欣慰。



据各种报导来看,温拿乐队有着“超长”的历史。但是若按他们“五位一体”活跃的时间来算,前前后后也就不到10年的时间;若从出版唱片开始算,就是1973~1978这五年。

1978年以后,温拿乐队一直处于不解散、各自发展的状态(所以各种营销号频频使用“解散”一词,愚以为非常不妥)。单飞之后每隔几年,温拿都会重聚一次,为乐迷奉上新的专辑、或举行演唱会。就目前来看,华语乐坛还没有哪个乐队或组合之间的友情,能够维系这么久。

我最早接触温拿的时候,总感觉他们和我概念中的乐队有一些区别:有时五位成员都要拿着话筒在台前唱歌,即使要演奏乐器,也大都是象征性质的,乐池当中有职业乐手负责为他们伴奏;他们早期的作品也基本上是翻唱欧美的英文歌曲;成员们偶尔会在唱歌的同时,做出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所以综上所述,温拿是一支“乐队”、也是一支“合唱团”。

温拿所处的时代,正是香港流行音乐刚刚开始萌芽的阶段,彼时粤语流行曲尚未兴起,香港乐坛的主流还是国语时代曲或是英文歌曲。模仿西方乐队成型的温拿,在当时仍然以演唱英文歌曲为主,有少部分他们自己的创作,主要还是靠翻唱欧美的作品。

总之,在一个不排斥外来新鲜事物的年代,温拿就这样出来了。

说起“温拿”的历史,甚至要早于公认的“粤语歌元年”——1974年。我今天也借“温拿上春晚”的热度,带大家大致梳理一下温拿乐队在70年代的发展历史,可能有疏漏、也可能有错误,欢迎各位及时指正。还是老规矩,话题尽可能围绕着他们的专辑展开,不一定每一张都解读的细致入微,毕竟后面可能还有机会专门做“考据贴”。

“温拿”前身Loosers乐队。

早在1968年,温拿的前身Loosers(失败者)成立,当时的成员共有6人,分别是:彭健新(主音吉他手)、叶智强(贝斯手)、谭咏麟(主唱)、陈百祥(主唱。对,你没看错,就是演员陈百祥)、陈百燊(键盘手)以及陈友(鼓手)。这里有个非常有趣的细节,叶智强原本是“节奏吉他手”,为了顾全乐队的大局,改行弹的贝斯。其实类似的细节,回顾中国内陆的摇滚乐发展史也非常普遍。很多如今国内名胜响当当的大牌乐手,早年也是为了乐队的整体,去改学团队中稀缺的“工种”。

经过了将近两年的磨合,Loosers终于可以崭露头角,在1970年参加了香港某项音乐比赛,取得了该赛冠军。这次比赛,不仅是Loosers第一次登上正式的舞台,也为他们换来了上“无线电视台”(就是TVB)音乐节目《Star Show》演出的机会。这也标志着Loosers从“地下”走到了“地上”。

随后的1971年,Loosers又在香港“青年音乐节”中,赢得观众投票选出的“殿堂特奖”;同一年,Loosers又取得了另一档比赛“海滩流行音乐节”的冠军。终于,Loosers的才华收到了唱片公司的赏识,得到了刚刚在70年收购“钻石唱片”的“宝丽多唱片”(Polydor)的一纸合约。

1972年,德国宝丽多与荷兰飞利浦两家国际唱片业巨头合并,也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宝丽金”唱片(PolyGram)。总部公司的改组,间接导致了宝丽多唱片在香港分部的停业,故此71、72年间,宝丽多并未给Loosers出版唱片,Loosers也把重心放在了现场演出上面,随即展开了小范围的巡回演出。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Loosers的演出足迹还到过宝岛台湾、以及日本冲绳等地,并不仅仅限于香港地区,为后来“温拿”去东南亚巡演打下了基础。

“温拿”前身Loosers乐队,最左为Andrew Oh。

在公司改组的同时,温拿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成员上的变动。原主唱陈百祥、和键盘手陈百燊,兄弟二人退出乐队。新加入了来自新加坡的成员Andrew Oh,负责主唱和萨克斯演奏。提到Andrew的加入,就要引出另一位“温拿”或“Loosers”乐队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经纪人梁柏涛

Andrew原是梁柏涛旗下另一组乐队Establishment的成员,该队成员都是清一色的新加坡人。当时乐队要回新加坡发展,而Andrew想留在香港发展,正好赶上Loosers的主唱之一陈百祥退出、另一主唱谭咏麟还处在“半工半读”的阶段,于是梁柏涛就Andrew编入Loosers担任主唱和萨克斯手。

1973年,Andrew最终因为签证到期,不得不返回新加坡。梁柏涛又邀请新的主唱钟镇涛加入,并将乐队名从“失败者”(Loosers)改为“胜利者”(Wynners)。“温拿”正式成军。于1973年底,在刚刚与“宝丽多”合并的“飞利浦”发行了首张单曲唱片《Sunshine Lover》

讲到这里,也就解释通许多朋友一直好奇的另外一个细节,为何“温拿”前身Loosers签约的是“宝丽多”、但体现在唱片上的label却是“飞利浦”:

“温拿”第一张单曲唱片《Sunshine lover》。


1974年,温拿出版了乐队首张大碟《Listen to the Wynners》。昨天在春晚唱的《Sha La La La La》便出自此专辑,翻唱自丹麦乐队The Walker,而The Walker同样也是来自“飞利浦”旗下的乐队。关于这首歌更精彩的解读与考据,请移步至隔壁阅读王江老师的大作,你一定会为王老师的考据的缜密感到佩服!

随着一曲“莎啦啦啦啦”,温拿成为了香港一代年轻人的偶像。当时的“丽的电视”(“亚视”的前身)以温拿乐队为常驻嘉宾,特别制作了电视综艺节目“温拿周记”。随后TVB嗅到了潮流,便把温拿挖了过来,又推出了一档类似的节目,名为“温拿狂想曲”。


74年11月,温拿乘胜追击出版了第二张专辑《Under the lion rock》。这张专辑中大家必须要知道的歌,叫做《Kung Fu Fighting》。看到“Kung Fu”两个字,想必你一定懂它的含义,就是“功夫”的英文单词。这首歌原版是来自美国disco歌手Carl Douglas。对于70年代的西方人来说,中国功夫和Disco都是新潮的事物,《Kung Fu Fighting》这首歌便是诞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而流行音乐对于彼时的华人来说,也是处在摸索的阶段,温拿翻唱这首带有中国元素的英文歌,其意义不言而喻。

2004年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和2008年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都选用了这首歌作为原声音乐。


1975年,温拿乐队的演艺事业步入黄金期。这一年,他们共发行了两张专辑,英文大碟《Love and other pieces》,以及年末发行的《大家乐》电影原声带。关于“大家乐”的详情,大家可以移步至前几天爱地人老师写的推文:即将上央视春晚的“温拿”乐队,第一张粤语专辑是张OST这里就不展开解读了。

但必须强调的是,《大家乐》不仅是以温拿乐队本身发展历程改编而来的电影,其原声带也是温拿首次发行粤语唱片,开始进入当时刚刚走过“元年”的粤语歌市场

《大家乐》以温拿为核心的内容属性,使得它更像是一部用音乐串成的“乐队档案”。其中除了温拿参演之外,还有当时“宝丽多”唱片旗下炙手可热的才女陈秋霞,那首和同样被编入“星光灿烂”的《(点解)手牵手》,也出自《大家乐》。所以,严格来说《大家乐》真的是“大家乐”,不只属于温拿乐队,还有香港乐坛教父级人物黄霑和妻子华娃参与。


至于刘韵,我还可以补充一点,她是《姑娘十八一朵花》的原唱者、她还有一个女儿叫王渭妮,曾是香港城市民歌时代的歌手,后来80年代与方树梁组建过风之Group。风之Group和温拿、谭咏麟同样是宝丽金唱片签约的艺人,并且和谭咏麟同属一位监制叶广权。这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只可惜风之Group解散后,王渭妮便淡出娱乐圈了。方树梁倒是甘愿“零酬劳”留在宝丽金当“学徒工”,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音乐制作人。李克勤的《红日》、草蜢的《宝贝对不起》都是方树梁编曲,后来像薛凯琪的《奇洛李维斯回信》,也是方树梁的作品。


说回温拿,他们也是在这一时期,由完全翻唱英文歌曲逐渐开始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原创作品。黄霑的作品《L-O-V-E》和《今天我非常寂寞》、温拿乐队作曲黄霑填词的《玩吓啦》,都成为乐队日后的代表作品。钟镇涛在1987年的个人专辑《寂寞》中,也再度重唱了今天我非常寂寞


1976年,温拿乐队继续影视歌全面发展。嘉禾邀请他们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温拿与教叔》在当年4月上映。该片以讲述温拿五虎与黑社会组织斗智斗勇的故事为题。但很可惜,票房并未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温拿的经纪人梁柏涛认为是剧本的原因,所以在这之后,他开始严格把关温拿在影视方面的活动。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温拿逐渐减少了影视活动,把重心回到了乐队本身。



温拿的吉他手彭健新,为电影《温拿与教叔》作曲的主题曲《改邪归正歌》,收录于温拿同年发行的英文专辑《Same Kind of Magic》。也是这张英文专辑里,收录的唯一一首粤语歌。专辑中还收录了《4:55(Part of the game)》,也就是后来钟镇涛个人的代表做《让一切随风》的英文版。

无独有偶,被温拿翻唱过的《Reflection of my life》(原唱The Marmalade),后来被香港乐坛80年代的乐队“蓝战士”(Blue Jeans)翻唱成为粤语版,而那首歌正是他们的队歌《蓝战士》




温拿在76年发行的另外一张专辑《The Wynners' Special TV Hits 75-76》,收录了许多风靡全球的英文歌曲。其中翻唱Bread(面包乐队)的《If》,在2013年被周杰伦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天台》选作原声带歌曲。那一年,也是温拿乐队成立四十周年。


关于温拿的1976年,还有个小插曲和大家分享:他们去文莱巡演时,贝斯手叶智强被文莱公主相中,还差点儿成了文莱的驸马。最终由于文莱王室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被迫告吹。

1977年,温拿发行专辑《Making it》,依然是一张以英文歌曲为主,但是其中有加入粤语歌曲的大碟。专辑唯一的一首中文歌曲叫做《耍花招》。而《耍花招》的作曲者除了温拿乐队之外,还有一位今天必须要介绍的老朋友,他不是别人,正是此次春晚临时救场的贝斯手曹荣臻,专辑内页署名的“B.Tso”就是曹荣臻。曹荣臻原本是“玉石乐队”的成员,后面没有进入乐手圈子,转行做起了音响师。如今在内陆也有自己的公司和团队,专门负责许多重大活动的“声光电”项目。

日后谭咏麟的唱片监制关维麟(William Kwan),也开始出现在温拿的唱片中。关维麟还有一个哥哥叫泰迪罗宾、有一个儿子叫关楚耀


1978年,是温拿乐队活跃时期的最后一个年份。这一年,温拿的音乐作品都是与他们主演的电影《追赶跑跳碰》息息相关。分别是《追赶跑跳碰》电影原声带以及在台湾地区发行的“国语版”主题曲《追赶跑跳碰》。这也是温拿第一次国语歌。台湾歌林唱片,此时也开始与“宝记”合作,“引进”了一张《温拿最受欢迎歌曲纪念专辑》到台湾地区。为钟镇涛日后去台湾地区发展,埋下了伏笔……

《追赶跑跳碰》电影原声带中依然有曹荣臻参与创作的作品,分别是《追赶跑跳碰》《心梦》。虽然曹是编外人员,但他对温拿的贡献还是不小,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感慨“温拿五虎只来了四虎”,遗憾也是一种美。更何况,如果不是这种特殊情况,我们也很难见到这位香港乐坛退隐多年的“老炮”,再度拿起乐器,和昔日合作过的歌手、乐手同台表演。



讲到这儿,我这个“编年史”的第一部分,也就差不多告一段落了,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比我清楚:

1979年,谭咏麟发行了首张粤语专辑《反斗星》钟镇涛在台湾地区发行首张国语专辑《我的伙伴》;至于彭健新,则在1981年发行了粤语专辑《二等良民》正式以solo歌手身份出道。陈友则转向了电影行业,成为了著名的导演,甚至还在“二友娱乐”时期当过钟镇涛的老板(所以不要听营销号胡说八道什么“温拿除了两主唱其他人都不火”之类的观点了)。只有叶智强,和歌坛、影坛渐行渐远……

坦白说,相对于温拿,我更熟悉的也是钟镇涛谭咏麟彭健新个人发展后的那些作品;即使是听温拿的歌,我也会更倾向于听他们78年后“重聚”推出的作品,一来是我更喜欢粤语歌、二来是那些作品几乎都是原创。这个系列以后也许会有“(中)”或“(下)”,但是需要我再整理一段时间。

最后,再祝大家春节快乐。愿“温拿五虎”的歌声,陪您度过虎年春节。

℗&©愚人音乐坊 20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祝你生日快乐:“我唱过1000首歌,如今谁还记得我?”
72岁的谭校长,给年轻人留条活路吧
成军45年的华语第一男团, 是如何打破“凉凉”宿命的?
春晚“气氛王”,是年龄加起来356岁的温拿乐队
从“loser”到“winner”,这才是香港最早的神级乐队!
温拿乐队《温拿''88十五周年纪念》 198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