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张楚,我想聊点儿不一样的,比如《造飞机的工厂》……

我们今天不聊那张《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而是选择了他在滚石的另外一张专辑《造飞机的工厂》。正如“四大天王”最好的专辑几乎都不来自各自的“天王”时期一样,魔岩三杰的音乐也不能只听“魔岩三杰”时期的作品。愚以为,《造飞机的工厂》属于魔岩旗下的产物,但应该还是和大家理解的魔岩三杰时代是有差异的。

1994年,滚石唱片旗下的魔岩文化为三位来自大陆地区的摇滚歌手分别推出了专辑。即窦唯《黑梦》、何勇《垃圾场(麒麟日记)》以及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段时期后来被乐迷们成为中国新音乐的春天,摇滚成了那个时代的标志。不过相对于何勇瞧不上的“四大天王”,魔岩三杰的艺术生涯实在是显得有些“虎头蛇尾”。四大天王再怎么说后来都各自玩了些突破性的东西,而何勇自那之后再也没出过专辑……窦唯依旧保持着高产,只是越来越“仙”;只有张楚,更符合一个“情怀系”摇滚歌手的状态,我前几年唯一一次去看他的现场,也是抱着圆梦的心态去的。
《造飞机的工厂》与张楚上一张唱片《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相比,尽管只隔了四年的时间。但这四年间,中国摇滚乐的格局开始发生了变化。以魔岩为例,更多歌手和乐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例如高旗与超载、周韧、地下婴儿、王勇等等;听众的审美也从原来“单一”的“摇滚乐迷”细分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有的喜欢金属、有的喜欢朋克、你喜欢民谣、我喜欢布鲁斯……在观众审美需求不断提高的阶段,张楚拿出了有些颠覆他自己的《造飞机的工厂》。这本身就是一个壮举。因为你也不好归类,这算民谣、还是摇滚……
张楚还是自己包办了全碟的词曲创作,编曲则是由张楚和录音乐手们共同完成。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这张专辑的取材选择了更生活化的东西,却又变得有些晦涩难懂了。正如专辑内页的文案说:“片段无法连贯”、“找不到与情人之间的煽情言语”,更像是一出出看似荒谬的、毫无逻辑的拼凑。喜欢张楚的人,则会说《造飞机的工厂》已经从歌上升到诗的层面了。

我搞不懂专辑为什么会叫《造飞机的工厂》,虽然数理化学的不好,但我知道瓶瓶罐罐大概率是化学的范畴,而造飞机是绝对的理工科。张楚的着装也实在看不出像一个科研人员应该有的样子。标题曲讲述了一个玩忽职守的工人,上班期间打牌,最终飞机出事儿了……如此荒诞的剧情,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上演,张楚也是在接这个编出来的故事去讽刺一些事情。至于讽刺的是什么,众说纷纭。这儿就不展开讨论了……多聊可能会得罪人。

其实专辑的幕后阵容并不差,金少刚完成的前期制作、贾敏恕做后期。乐手方面有超载的李延亮王澜,还有当时签约在滚石的专职乐手岳浩崑,都是国摇圈里响当当的人物。之前听岳老师讲过,指南针虽然没有在魔岩呆过,但他是以个人身份和魔岩签约的,专门负责帮旗下的艺人弹贝斯。除了张楚之外,那些年地下婴儿,也是岳浩崑帮忙弹的。之前岳浩崑老师微信上发了张图片,内容是他收到“禁飞无人机”的提醒,我玩笑似回了一句:是不是因为您在《造飞机的工厂》呆过?

《造飞机的工厂》没有得到及时的宣传和推广,成为了一部分人的遗憾,也成为了另一部分人的珍宝。这也是魔岩或中国火开始走下坡路的一个象征。其实这张专辑正是想通过一个相对杂乱无章的方式,来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张楚,其实这些年来,张楚也一直在出新作品,你仔细听了才会发现,原来他从没有活在“情怀”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楚.1997 - 造飞机的工厂【魔岩】
「再见乌托邦」批判根本就不是美,中国摇滚那十年 永远回不来了
134张照片,重现窦唯们的青葱岁月
王晓京| 死于别人的时代
他是窦唯的兄弟,曾与何勇炸翻红磡,23年过去了,谁还记得这位忧郁诗人...
二十年后再看魔岩三杰——纪念94红磡演唱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