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雅婷:你有病吗?我有药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作者: 庄雅婷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13-4

  咱也八一八庄老师

  #反讽#

  庄老师的刻薄嘴巴毒,可不仅仅只对别人,对自己亦毫不客气。反讽是她经常干的事儿,比如取笔名。“庄雅婷”三个字看着端庄大方,其实是京骂(装丫挺),寓意是希望自己不会迷失,找不着北。至于“北京女病人”这个名字嘛,寓意是每个成年人的心中都千疮百孔,用了这个名字,也算自医医人了。

  #疯狂#

  一般情况下庄老师都是很理性的,但是一旦庄老师不理智起来,绝对吓死人。比如在某次喝嗨的午夜,乘上一辆出租车从上海飞奔到杭州,然后坐在西湖边上……继续喝。

  #窥伺#

  庄老师喜欢的作家是王小波和杰茨费拉德……你或许会说,拜托,很多人都喜欢这两位大神好吧!当然,当然,但是让庄老师感兴趣的是作家对尘世的那种距离感和旁观感。简单说,庄老师痴迷于那种躲在人群中央窥伺观察别人的快感哪!没错,就类似卧底。窥伺的多了,自然眼神是相当敏锐啊。

  #爱情#

  谁说情感专家不能失恋?庄老师耍起文字来一本正经,但其实自个儿遇上了情感问题也是一样的头大。与年轻人不同的是,庄老师不太会去求助,应该做什么和该怎么样,她心里都很清楚。只是愿不愿去做,和能不能做到,这又是另外一码事儿了。在她看来,爱情是一种向上的东西,能激发出人内心美好的东西。到了她这个年纪,爱情从来不是必需品,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

  博客大火的那些年,除了著名的“贵圈”女文青徐静蕾大火之外,草根界也有一位披着“北京女病人”的ID,以言辞犀利,泼辣大胆的文风招揽无数粉丝至麾下。她就是庄雅婷,江湖人称“庄老师”。

  哈!你别以为庄雅婷就是真名了,这只是庄老师写专栏的笔名,人家真名是李静。生于南方长于北方,因而兼具重庆人的火爆脾气和北京的贫嘴。未混文艺圈之前,庄老叱咤的地盘可是遍地是金的金融界,只是忽然某日抚额长叹,顿悟到这种朝九晚五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便霸气地果断辞职!

  宅在家里两年,当起了自由撰稿人。写博客?哎,那只是业余生活啊。谁知道,此类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文风大有市场,庄雅婷就这么诡异地火了,博客还获了多项国内外大奖。出书,是自然而然的事嘛,《那件疯狂的小事》、《那些有伤的年轻人》、《爱你就像爱生病》。《辣笔,小心!:写给爱情的若干问答》本本畅销,拥趸众多。这几年,庄老师又重新杀入职场,目前的官方身份是大牌时尚杂志《嘉人》副主编。

  “你有病吗,我有药。”是庄雅婷前不久在一次新书签售会上对粉丝的卖萌语录,也是身为作者,对新作《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疗愈效果的满满自信。这些年,庄老师用她那犀利的文笔干了不少“抽人耳光”的事,江湖人称“耳光抽醒患者的恐怖医生”,而今一改泼辣犀利作风,寓教于乐和年轻人谈人生、谈情爱,走起了温情治愈路线,简直让捂着“千疮百孔”的心等待搭救的读者们受宠若惊。

  用她自个儿的话来说,那就是“我们要学会跟自己握手言和。”

  辞藻华丽,引经据典,起承转合,娓娓道来?这是你在庄老书中断断看不到的东西。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内省人生,这才是正牌的庄雅婷。

  对于人生的困惑,对于爱情的苦痛,对于个人修养,庄老开出的药单是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追求,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聪颖地洞悉爱情奥妙的精髓,做一个看得懂红尘男女内心戏却看不破红尘的俗人。

  就像书中那句被引用无数次的句子:我们经常不自知的处在候场阶段,而你浪费的是自己的人生啊。凡是等待新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开始的人,是要经历多么苦闷又无法自拔的岁月啊。人生干吗要登台,人生何处不是戏呢。

  一世流流长,我们都有扪心自问“如何走到这一步”的时刻,欲壑难填,但求无憾。红尘万丈,只管潇洒慢慢走。

  人过了20岁,你将不再是原生态的你,你将成为自己亲手塑造出来的带着各种期许的你。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迷茫反复或倒退,但起码积极正面的心态会让你的大势头依然朝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用各种负面错误的信息暗示自己,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人生就是一场牌局,有时我们会抓一手烂牌,可打得好也会有精彩的过程和翻转的结局。

  没有哪段感情是完美的,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甚至不堪。但这些支离破碎的裂痕支出,可以透过人性中基本的光芒。不要着急着修补,好的关系和感情并不是一个严丝合缝的涂抹矫饰过的物体,而是让更多的光透进来,照耀彼此。虽然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有定力和品位去理解这种事,但,男女关系无非如此,大家就在胡搞乱搞中各自修行吧。

  成熟的人生态度就是学会画一张好看的人生饼图,学会控制每件事情在你生命中的比重:无论感情、工作、孩子、还是猫狗和娱乐,让它们归于你制定的适当比例之中。超出份额的话,很可能就不自知地沉沦下去,被其控制。你,就不再是真正的你。

  你到底是该大胆离开追求理想仰望星空,还是该脚踏实地地把眼下的事情做好呢?挖井是个好例子,你固然可以大胆判断哪口井更容易挖,但一地浅坑绝对不是成功之路。最简单的职业原则其实是这样的:无论这份工作是不是你想要的,无论你是否看得到那人生的尽头,当你走的时候,有人无比惋惜地挽留你,那么,你的未来总会如愿的。

  现实虽然沉重,但诗意永远会让它变得不一样,这是身为女人不能缺少的元素之一。每当我听到那些故事心情就会好很多:一战时期,物资紧缺,女人们会把小腿涂上颜色,假装自己是穿着长筒袜;二战时期,经济低迷,巴黎女人会仔细盘算,从买面包的钱里扣出一个硬币带一束花回家。看《飘》的时候,看见郝思嘉摘下窗帘做了一身礼服,我也会会心微笑。——所以,现实和梦想,和你想要的人生,从来都不冲突好吗?

  一个满腹怨气的人没有人会喜欢。就算你真的受尽委屈,那也是你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经验和教训。有的时候,隐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为了藏拙和藏锋。最后我们都会变成一个主流的人,看起来积极而阳光。虽然内里动机大不相同。但,有百害无一利的事儿,我才不干呢!

  微博热评:

  木-木夕是张小梦:庄老师@庄雅婷 新书《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入手,看完《那些有伤的年轻人》之后深爱上庄老师文字间的正能量。或许从别人眼里看什么是现实,才能更好地反思自己。

  儒雅的温小兴:《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以理性睿智的情感解读人生阅历,总结人生感悟,让人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各种不完美。关于爱情、美学、生活,作者有很多话要说,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态度解读,令人耳目一新。虽然未必肯和从前的自己做朋友,但起码不会让未来的自己太讨厌现在的自己。

  东即:《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这本书,如果想要理解为鸡汤片儿汤话,也不是不可以。所有的目的是学着自己和自己握手言和。与其说教女人怎么做女人,不如说是教人怎么做人吧。学会面对自己,哪怕看到的可能让自己都汗涔涔,但总比小丑自娱被他人取笑强过太多。#伴我入睡的书#

  向上青年G小玉:《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是这两天在看的一本书。老实说我就是为了这个发人深省的问句买了这本书。这一声充满厚重的追问,让我恍然一惊,回头翻看自己的来路,检视自己到底如何走到了这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寸心澄镜 改变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 分享自静心-新浪博客
红尘,输不起
依依红尘
冷眼看人生韵律诗词,欲问红尘有药无,能解相思扣
爱的回顾 陈瑞|相信爱情 庄心妍|红尘叹 陈瑞冷漠|梦未央 陈瑞
远方的叮咛【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